《声鸣远扬》导师争执,模仿与原创之争谁能赢?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0 05:24 1

摘要:10月6日江苏广电大楼的录制现场,当选手何亦可演唱《Here we are》时,舞台造型和演唱风格与华晨宇高度相似,瞬间点燃了两位导师的争论。

"一开始不唱旋律节奏一打就开始念词,这种处理方法的观感很不好!"萨顶顶在《声鸣远扬2025》华东赛区预选赛现场,语气坚定地指出。

"这有什么不好吗?对新人来说,被看到是首要的。"蔡国庆温和地回应。

10月6日江苏广电大楼的录制现场,当选手何亦可演唱《Here we are》时,舞台造型和演唱风格与华晨宇高度相似,瞬间点燃了两位导师的争论。

现场气氛一度紧张,选手被两位导师的争执吓到,双手不停搓动。

"这操作直接梦回2011年快乐女声,建议再加一个伍洲彤。"一位现场观众感慨道。

社交媒体上,关于这场争执的讨论迅速发酵。"好老套的剧本,根本不像蔡国庆的性格啊"、"综艺节目里导演安排的最常见的剧本吧,都是拿出场费而已"、"我站萨顶顶老师吧,zszz克隆羊活不了多久,还是得找自己的风格",这些评论反映了观众的多元态度。

"这可不是临时起意,节目组早就设计好了这场'争执'。"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声鸣远扬》作为江苏卫视今年重点打造的音综,需要在众多音乐节目中脱颖而出。"

数据显示,2024年综艺市场中,72%的观众表示"导师间的争执"是他们选择观看某档综艺的重要原因。《声鸣远扬2025》正是看准了这个市场趋势。

有意思的是,这不是萨顶顶第一次在节目中表达对"模仿"的反对。早在预选赛中,她就曾对选手模仿周深表示不满:"模仿是大学生做的事。"而阿云嘎则持相反观点:"艺术就从模仿开始。"

"节目组想通过这种'冲突'来增加话题度,让观众有讨论的点。"一位资深综艺制作人分析道,"毕竟现在的音综同质化严重,需要一些新鲜元素。"

音乐教育专家李明教授指出:"音乐创作的初期,模仿是必经之路。但到了一定阶段,必须找到自己的声音。"

"选手在舞台上展示自我,不应该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萨顶顶在采访中强调,"真正的艺术,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表达,而不是简单的复制。"

蔡国庆则从选手成长角度出发:"预选赛阶段,对新人来说,能被看到、被认可是最重要的。等到正式比赛,再谈风格和原创性也不迟。"

从江苏卫视赛区的34名选手数据来看,60%的选手在选曲时选择了经典歌曲,而只有40%的选手选择了原创作品。这反映出当前音乐选秀中,模仿经典作品仍是主流趋势。

"真正的音乐人才,应该既懂得欣赏经典,又能创造新声音。"余笛在后台对记者说,"这正是《声鸣远扬》想要传递的理念。"

目前,《声鸣远扬2025》已进入六大赛区的激烈角逐阶段,江苏卫视赛区的六强选手即将奔赴长沙,与其他赛区的30位选手同台竞技。对于这场"争执",你更支持哪位导师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来源:春哥V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