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收入角度看,2024年霸王茶姬实现收入124亿元,净利润高达25亿元,净利润率超过20.3%,盈利表现十分亮眼。
奶茶行业颇为热闹,又一头部品牌完成上市,这次是霸王茶姬。
根据披露信息,2024年全年霸王茶姬的交易GMV达到295亿元。
这一水平在中国奶茶咖啡行业中,仅次于蜜雪冰城和瑞幸咖啡。
从收入角度看,2024年霸王茶姬实现收入124亿元,净利润高达25亿元,净利润率超过20.3%,盈利表现十分亮眼。
过去两年中,霸王茶姬堪称“印钞机”,2024年门店数量同比增长超过80%,从三千多家迅速扩张至约6500家。
此前分析显示霸王茶姬作为奶茶行业的后起之秀,能够实现弯道超车,凭借的是原液鲜奶茶,通俗称为茶拿铁。
其野心不止于成为奶茶品牌,更希望成为能代表中国茶的茶品牌,这一点可能构成其与其他奶茶品牌最大的差异。
为什么霸王茶姬看上了纯茶这个赛道?这要从其上市之路说起。
此前分析指出,蜜雪冰城和古茗也在今年开年后陆续上市,但二者均选择港股,而霸王茶姬却奔赴美国上市。这对奶茶品牌而言非常反常识。
首先奶茶行业最火爆的市场在中国,许多欧美人甚至不了解奶茶,因此奶茶品牌赴美上市看似不合理,国外投资人可能难以理解。
其次当前中美关系不佳,国际环境下赴美上市风险更高。若选择香港上市,作为本土市场,安全性会提升许多。
尽管如此霸王茶姬仍义无反顾选择赴美上市,背后是其国际化野心,旨在成为中国茶的代表。
全球范围内,茶和咖啡是最大的两个饮料类别。咖啡源于欧美,茶则源自中国。
在纯茶领域,若未来出现能与星巴克媲美的品牌,很可能来自中国。
霸王茶姬上市时有一处细节:股票代码为CHA,对中国消费者而言,拼音拼写其含义不言自明。
2025年上市后,霸王茶姬计划全球扩张,其美国首店已选址洛杉矶。
除了国际化布局,霸王茶姬在国内市场也开始探索第二曲线,这一战略符合向纯茶靠拢的方向。
公开信息显示霸王茶姬近期在上海推出两个新品牌,其一为茶姬现萃,主打浓萃茶与咖啡的结合;其二为CHAGEE MODERN TEA,已在上海五角场开设首店。
据悉,这些新品牌门店还会直接销售茶叶类产品。
是否看好霸王茶姬进军纯茶赛道?对其布局纯茶领域的野心,观点认为目前仍处早期阶段,难以得出明确结论。
但从大方向和格局来看,看好并欣赏这一尝试,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大部分奶茶品牌难以凸显茶味,而霸王茶姬主推的原叶鲜奶茶属于茶拿铁,茶味本身较重,因此将发展重心放在纯茶方向更符合逻辑,也更具优势。
第二点纯茶行业尚处发展初期,未来空间巨大。
例如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近两三年已成为百亿级大单品。
但十年前刚推出时,许多人认为其口感类似隔夜茶水,因此初期接受纯茶口感的人不多。
许多人认为饮用含糖饮品更符合人性,但实际上,外国人的奶茶通常是将立顿茶包泡水后加鲜奶,并不加糖。
历史分析显示广州十三行在清朝中叶崛起,源于欧洲对中国茶业的巨大需求,而当时广州十三行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合法关口。数十年间,欧洲人源源不断到广州采购茶叶。
由此可见霸王茶姬将未来战略定位于纯茶,野心在于发扬光大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
第三点霸王茶姬涉足纯茶领域符合未来老龄化社会趋势。
消费者随年龄增长,可能更倾向健康饮品如纯茶,因含糖奶茶口感甜腻且不够健康。
日本考察显示,便利店中无糖纯茶产品是主流,含糖罐装奶茶难觅踪影,原因在于日本高度老龄化社会中,消费者健康意识高,更倾向于选择健康纯茶。
日本已是深度老龄化社会,而中国未来十年也将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
尽管纯茶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但审视霸王茶姬,并非高枕无忧,未必一定成功。
前述纯茶战略对应长期方向,但在上市关键节点,霸王茶姬自身面临诸多挑战。
例如去年开店过快,导致当前单店销售业绩下滑,这是快速发展品牌的常见阵痛。
纯茶赛道仍有更大发展空间,该行业中不只有霸王茶姬。
另一值得关注的选手是近期申请香港上市的企业巴马茶叶,截至2024年底,在全国开设约2500家门店,目前是中国茶叶市场销售额第一,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
总结而言,非常看好纯茶领域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机遇。
投资了新锐中国茶品牌一念草木中,这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纯茶品牌。在纯茶领域中显得年轻有朝气,客户群平均年龄比巴马茶叶等中老年品牌年轻十岁以上。
同时投资了长沙东茅街茶馆项目,许多去长沙旅游的游客曾光顾于此。茶叶领域不仅是一种消费品,更代表着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相信未来中国纯茶领域,无论是由奶茶行业拓展的霸王茶姬,正在上市的高端茶叶品牌巴马茶叶,还是其他新锐品牌,都将持续发展,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来源:财经月月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