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在1948年,可口可乐就在上海售出100万标准箱。随后的几十年里,它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
在炎炎夏日,最能让人感到幸福的饮料无疑就是冰镇过的可口可乐。
许多中国网友亲切地称其为“肥宅快乐水”,给予这个美国品牌极高的评价。
早在1948年,可口可乐就在上海售出100万标准箱。随后的几十年里,它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
1984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甚至刊登了一位黄皮肤的中国人手持可口可乐、微笑站立在长城前的画面。
可口可乐在中国究竟有多受欢迎?
该品牌每天在中国能卖出1.5亿杯,累计投资超过90亿美元。将其形容为“进口饮料之王”毫不夸张。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可口可乐说到底只是一种饮料,为何至今没有其他品牌能够取代它?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了解可口可乐的前世今生,以及那份130多年来无人破解的绝密配方。
1886年夏天,美国退伍士兵约翰·潘伯顿从一篇医学杂志上看到了“古柯碱”这一陌生名词。文章宣称古柯碱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约翰本身也是一名药剂师,因此对这种功能性物质产生浓厚兴趣。
他立即大量收购能够产出古柯碱的古柯树叶和树枝,试图研制出一种畅销镇痛药。
经过漫长实验,约翰成功将古柯提炼成深绿色药水。这种药水口感并不好,但确实具备镇痛功效。
于是约翰将药水摆上货架,命名为“古柯克拉”。古柯克拉默默销售了一年多,约翰几乎忘记了这一产品。
直到有一天,一位顾客拎着木桶来到药店,指名要买古柯克拉。
但当约翰取出绿色药水时,顾客却连连摇头,坚称自己要的是深红色的古柯克拉,并声称那种更好喝。
约翰这才意识到其中另有蹊跷。
当晚,他将古柯克拉与多种饮料勾兑,意外制出一种深红色饮品。
第二天销售时,这种饮料大受欢迎。
约翰意识到其潜在价值,立即钻进配药室,花费三个月时间稳定配方结构,古柯克拉也由此更名为“可口可乐”。
1888年一位名叫阿萨·坎德勒的人先后花费2300美元收购了可口可乐的全部股份,后来被誉为“可口可乐之父”。
这种深红色饮料如巨浪般席卷全球,广受欢迎。
然而在整个过程中,可口可乐的配方始终处于高度保密状态。
无人知晓约翰在配药室中做了什么,让原本不起眼的药品蜕变为令人着迷的佳饮。
许多人认为可口可乐的配方并无秘密,因为配料表似乎一目了然。
但实际上,其提纯与加工工艺确实存在秘密工序,这是可乐饮料行业的公认事实。
在可口可乐诞生后的一百多年里,模仿者不计其数。
名气较小的有中国的崂山可乐、非常可乐,稍大的则有百事公司推出的百事可乐。
但无论哪种可乐型饮料,都无法还原可口可乐的独特口感,这也是可口可乐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
那么可口可乐的秘方究竟是什么?自从坎德勒从约翰手中买下全部股份后,他就掌握了这一配方。
作为一名精明的商人,坎德勒深知配方保密性对品牌未来的决定性作用。
为确保安全,他高价租用银行保险柜存放秘方,仅他自己和技术负责人知晓具体内容。
1919年身体不适的坎德勒出售了可口可乐公司,这份珍贵配方转至罗伯特·伍德鲁夫手中。
罗伯特是一位天才销售员,掌握配方后不久,他决定再次转移存放地,将保险柜搬进美国亚特兰大的太阳信托银行公司。
随后他提出“让全世界的人都喝上可口可乐”的口号,不顾股东反对,大刀阔斧地成立国际市场开发部门,将可乐推广至亚洲、南美洲乃至非洲。
事实证明罗伯特的策略大获成功,可口可乐迅速风靡全球,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前线士兵手中也常握着一瓶可口可乐。
从此可口可乐几乎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一度受到美国五角大楼的支持。
二战结束前夕,军用可口可乐的消费总量达到50亿瓶。
此时可口可乐已成为饮料界的绝对霸主,越来越多商界大亨试图求购配方或寻求合作,但罗伯特始终不为所动,坚持将秘方妥善保管。
只有忠诚的董事会高层和尖端技术部门人员才有资格了解配料的真实内容。
绝密配方成为可口可乐的传统,即便在今天,代工厂也未能完全掌握秘方。
作为行业龙头,可口可乐在全球设有数万家加工厂,为何从未有工厂泄露配方?
对此可口可乐方面早已给出解释,在1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公司始终秉承秘方保密理念。
如今只有技术负责人和高层经理知晓配方内容,更为严格的是为确保安全,公司将保险柜钥匙一分为二,由技术负责人和总经理分别保管。
这样即使有人钥匙失窃,秘方也不会立即被盗。
同时两位高层在外出旅行时不得乘坐同一架飞机,以避免意外导致秘方失传。
至于负责生产的加工厂,它们掌握的配料表相对浅显。
决定可乐最终口感的配料全部在总公司实验室中配置完成。
这种配料被称为“7X”,仅占全部材料的1%,却最大程度地影响最终口感。
如今市面上的百事可乐等产品正是因为缺少“7X”而被诟病为“糖水”。
这些信息并非小道传闻,而是由前任董事长穆泰康及副总裁珍妮佛在各类活动中透露,具有较高可信度。
如今可口可乐的对手依旧虎视眈眈,2006年一名内部员工试图盗取秘方卖给百事公司,最终锒铛入狱。
此事足以体现可口可乐对这份秘方的重视程度。
2011年12月8日,公司宣布更改绝密配方的存放地点。
自1925年罗伯特将秘方存入太阳信托银行公司以来,86年时光流逝,可口可乐已成为世界第一饮料,而其背后的秘密依旧未解。
如今秘方被存放在可口可乐世界博物馆,全球游客都能看到博物馆中的保险柜,但柜中内容无人知晓。
2011年节目《美国生活》播出一期内容,宣称破解了可口可乐的绝密配方。制作人卡尔·霍恩高调接受采访,讲述制作过程。
他们通过采访可口可乐公司相关人员、查阅历史资料,并在汽水专家马克·潘德格拉斯特的指导下,最终在琼斯汽水公司帮助下制成一种可乐饮料。
卡尔·霍恩称,在大众实验中,约60%的人认为他们生产的就是可口可乐。
然而正当人们以为秘方被破解时,时任可口可乐发言人凯利·特瑞斯勒指出,卡尔·霍恩制作的并非真正的可口可乐。
特瑞斯勒表示节目组在制作前已与公司接触,尽管饮料味道相似,但所用配方绝不可能是可口可乐当前使用的。
一百多年来,试图破解秘方者远不止卡尔·霍恩一人。面对模仿者,可口可乐早已见怪不怪。
尽管如此,此次事件仍对可口可乐的声誉造成一定影响。
许多人认为其秘方或许并不神奇,高调宣传和保密可能只是一种营销手段。至今我们仍无法确定可口可乐的秘方是真实存在,还是营销策略的一部分。
但无论如何,可口可乐已成为全球最成功的饮料公司,其物美价廉、多年未涨价的产品确实为全世界带来了快乐。
希望可口可乐秉承初心,继续以美味产品创造商业成功,也提醒消费者适量饮用,避免因贪杯而损害健康。
来源:财经月月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