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蓝玉惨遭剥皮,死前悔恨未在拥兵20万时自立,帝王心术反噬子孙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9 20:28 1

摘要:洪武二十六年,南京城的诏狱里头,那股子潮湿发霉的味道混着血腥气,怎么也散不掉,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人影被铁链子锁在墙角,他就是大明的开国功臣,凉国公蓝玉。

洪武二十六年,南京城的诏狱里头,那股子潮湿发霉的味道混着血腥气,怎么也散不掉,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人影被铁链子锁在墙角,他就是大明的开国功臣,凉国公蓝玉。

锦衣卫头子蒋瓛念完那份说他要谋反的诏书,告诉他要被“凌迟”的时候,蓝玉没求饶,也没骂人,反倒是抬头一阵狂笑,那笑声在牢里头飘荡,说不出的悲凉和后悔,“我蓝玉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在捕鱼儿海,拥兵二十万,却没有自立为王!”,这临死前的喊话,每个字都带着血,把一个功高盖主的名将走到绝路的心情全说出来了,这到底是疯话,还是看透了皇帝心思之后,最绝望的自白。

想弄明白这话里的意思,得把时间倒回去五年,回到那个让他名声冲到顶点的捕鱼儿海,那是1388年,大明朝都建了二十年了,可北元那帮人还是个大麻烦,朱元璋手一挥,让蓝玉当大将军,带着十五万好兵,往大漠北边去,非要一次性解决问题。

蓝玉也没让老朱失望,他就像个鼻子特灵的猎豹,在那么大的沙漠里,硬是找到了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的主力在哪,那天早上风沙特别大,明军跟从天而降一样,突然就出现在捕鱼儿海,也就是今天的贝尔湖边上,那时候北元朝廷还以为太平无事呢,那些蒙古的王公贵族压根就没想到明军能跑那么远,直接打到老家来。

蓝玉一声令下,十五万大军跟老虎下山似的,杀声震天,这根本就是一场没悬念的突袭,北元军队一下就垮了,到处乱跑,这一仗,是蓝玉给大明开国以来打得最漂亮的一场胜仗,他抓了北元皇帝的二儿子、太子妃、公主这些皇室成员还有王公贵族三千多人,普通兵和老百姓抓了七万七千多,抢回来的牛羊马匹、金银财宝堆得跟山一样,数都数不清。

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就带了十几个亲信跑了,没多久就被自己手下给干掉了,这一仗打完,北元政权算是彻底没了,蒙古草原自己跟自己斗了好多年,再也没力气威胁大明了,好消息传回南京,整个京城都炸了锅,朱元璋高兴坏了,亲自在奉天殿见蓝玉,把他比作汉朝的卫青、唐朝的李靖,当场就封他做“梁国公”。

可就是一个小细节,给后来的悲剧埋下了种子,朱元璋让写诏书的文官,特意把“梁”字改成了“凉”字,一个字,意思差远了,“梁”是顶梁柱的意思,可“凉”,就有点冷冰冰的警告味儿了,这是朱元璋在提醒蓝玉,别因为功劳大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不然君臣关系可就要“凉”了。

可惜,那时候的蓝玉正高兴呢,好像没明白皇帝的意思,或者说,他根本不在乎,捕鱼儿海的大功劳,让他彻底飘了,班师回朝的路上,他干了件让朱元璋气得不行的事情,大军走到喜峰关,天都黑了,守关的士兵按规矩关了门,不敢随便开,蓝玉竟然放纵手下,用战斧硬是把关门给劈开了,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这在把规矩看得比天大的朱元璋眼里,简直就是不把他放眼里,跟造反差不多了。

回到京城,蓝玉越来越狂,他仗着自己是国舅,姐姐是蜀王朱椿的妃子,女儿是蜀王世子的妃子,又是太子朱标的大舅子,这双重身份让他在朝廷里到处收小弟,安插自己人,活脱脱成了军队里的老大,他家里养的家奴、干儿子有好几千人,这些人仗着蓝玉的势力,在外面抢老百姓的地,欺负人,有御史上奏弹劾,蓝玉不但不收敛,还把来调查的官员直接从府里赶出去。

有一次,蓝玉喝多了跟朋友抱怨,“难道我就不能做太师吗?”,这话传到朱元璋耳朵里,更是把他吓了一跳,太师,三公之首,是当官的顶点了,在朱元璋看来,蓝玉这不是简单地要官,这是在想更高的权力了,他开始在蓝玉身边放人,锦衣卫天天盯着他,一张看不见的网,已经悄悄收紧了。

真正把蓝玉推进深渊的,是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的死,朱标是朱元z倾注了半辈子心血培养的接班人,人很仁厚,在朝里威望也高,跟蓝玉这帮淮西将领关系特别好,朱元璋本来的计划,是让蓝玉这把最快的刀,在自己死后,继续保护朱标,守着大明江山。

可朱标一死,朱元璋的计划全乱了,他只能立朱标的儿子,才十五岁的朱允炆当皇太孙,一个文绉绉、没啥经验的小年轻,怎么管得住蓝玉这种战功赫赫、手握重兵又脾气大的猛虎,朱元璋一想到这事就睡不着觉,他看看越来越老的自己,再看看翅膀硬了、权势滔天的蓝玉,一个冷酷的念头在他心里慢慢冒出来,为了大明江山,为了孙子的皇位,这把剑,必须折断!

机会很快就来了,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使蒋瓛突然上奏,告发蓝玉要谋反,证据是蓝玉手下一个军官,说蓝玉准备在朱元璋出去祭天的时候动手,这份供词是真是假,现在谁也说不清了,但在当时的朱元璋看来,这已经不重要了,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动手的借口。

一场席卷朝廷的大清洗就这么开始了,朱元璋用最快的速度下令抓了蓝玉和他的人,还亲自审问,在锦衣卫的酷刑下,案子越扯越大,牵连出了一个公爵、十三个侯爵、两个伯爵,还有好几万的文武官员,凡是跟蓝玉有过交往,或者被认为是“蓝党”的,几乎一个都没跑掉,这就是历史上的“蓝玉案”。

这场血腥的风暴,把明朝初年的开国功臣差不多杀光了,而风暴中心的蓝玉,被定了“谋反”大罪,判了凌迟处死,还被剥皮填上草,挂起来给天下人看,他家三族亲戚,不管老的少的,全杀了,那个曾经为大明立下不世之功的将军,最后落得这么个下场。

当冰冷的刀一片片割下他的肉时,他会不会想起当年在捕鱼儿海,自己是多么风光,又是怎么一步步走到这条死路上的,“后悔在捕鱼儿海没有自立为王”,这话,可能不是蓝玉真有过这想法,在那个年代,一个将军想靠二十万军队就自己当皇帝,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这更像是一种极端的讽刺和绝望的喊叫,他后悔的,可能不是没造反,而是后悔自己看错了人,信错了皇帝,他用半辈子的打打杀杀,换来的不是荣华富贵,而是猜忌和屠刀,他终于明白,在皇帝的绝对权力面前,什么君臣感情、赫赫战功,都是浮云。

朱元璋通过“蓝玉案”,彻底为孙子朱允炆扫清了所有可能存在的威胁,他以为给大明江山上了道保险,但他万万没想到,正是因为他把能打仗的将军都杀光了,才导致几年后,他另一个儿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朝廷竟然没一个能打的将军可用,建文帝朱允炆面对自己叔叔的精兵,节节败退,最后把皇位都丢了,这不能不说,是历史开的一个巨大玩笑。

各位朋友,回头看这段历史,您觉得蓝玉的悲剧,到底是他自己作的,还是朱元璋的帝王心术太狠了,如果当年蓝玉在捕鱼儿海真的造反,历史又会变成什么样,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您的看法。

参考资料:

《明史·卷一百三十二·列传第二十》

《明太祖实录》

吴晗,《朱元璋传》

来源:心素如简一点号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