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万吨级舰,德国F-126型护卫舰,或因技术和资金问题下马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9 22:49 1

摘要:虽然如今的德国海军早已没有了往日的辉煌,甚至其精心打造的MEKO护卫舰也是今不如昔。但好歹还是在F-126护卫舰项目上,有机会为德国人海军挽回些许尊严。

虽然如今的德国海军早已没有了往日的辉煌,甚至其精心打造的MEKO护卫舰也是今不如昔。但好歹还是在F-126护卫舰项目上,有机会为德国人海军挽回些许尊严。

作为全世界第一型排水量超万吨的护卫舰,与之前的F-125/126护卫舰相比,不仅排水量大幅增长,而且武备也突破了“巡逻舰”级别。F-126是德国首款搭载美制“宙斯盾”作战系统的德国护卫舰,并辅以一个小型X波段雷达增强其作战效能。16单元的MK-41垂直发射单元,可以发射“标准”-2、“标准”-6和“改进型海麻雀”等防空导弹,当然也可以配备“标准”-3系列防空导弹。此外,F-126型护卫舰上还将装备2座四联装NSM Block 1a巡航导弹(海军打击导弹,用于反舰和对地攻击作战)导弹反射装置,2组21单元“海拉姆”近程防空系统等。

由于对F-126护卫舰各项指标极为满意,所以德国人骄傲的对外宣布,该舰“是我们威慑力量和北翼防御的关键”。而且为了能够顺利建造F-126型护卫舰,德国人不仅为建造6艘该型护卫舰斥资100亿欧元,甚至还抛弃了在建造F-125护卫舰中屡犯错误的布洛斯·福斯造船厂(隶属于蒂森克虏伯海洋系统),选择了荷兰达门造船集团作为建造工作的承包商。或许是因为对F-126项目极为满意,所以德国人还以它为基础,准备研制作战能力更为强大的F-127型护卫舰。

但是乐观的德国人并没有想到,精挑细选出来的达门集团,还是出了问题。按照F-126护卫舰的建造时间表,该级舰的首舰在2023年12月首次钢切割,2024年6月进行龙骨铺设,到了2028年7月正式服役。但是荷兰达门集团遭遇了资金和技术问题,F-126护卫舰的建造工作将至少延期40个月,需要到2030年代中期才有可能交付。而讽刺的是,此次负责建造的是达门集团旗下的德国造船厂,汉堡的Blohm + Voss造船厂和沃尔加斯特的Peene造船厂。

如此看来,德国人在工业制造上的严瑾,以及所谓的工匠精神,目前看已经荡然无存。对此深感无奈的德国人,已经在议会上开始讨论F-126护卫舰的“B计划”,也就是彻底终结该项目。但问题是,德国人为F-126项目投入了巨额资金,的各项研发和制造费用已经达到了18亿欧元。所以,德国人现在不得不与达门公司进行谈判,但问题是资金可以投入,技术问题该如何解决目前尚不清楚。根据目前的消息可知,是达门集团的设计和生产系统不兼容有关,导致图纸和零件向分包商的转移瘫痪。

正是因为这些问题,使得德国人即便想将整个建造工作转移回所谓德国的公司也极为困难。而且,德国的造船企业在日前经过了一系列的吞并和重组之后,根本无法确认由哪家企业具备接手F-126护卫舰整体的设计和建造工作。更何况,德国目前想要将此项目转移给德国企业,还要面临着政治压力,因为德国方面必须小心的维护与荷兰的关系。

为此,有人提出了暂时的过度方案。就是在F-126护卫舰服役之前,可以快速的建造几艘Meko-200型护卫舰,用于接替已经老去的F-123型护卫舰。等到F-126型护卫舰服役之后,再将这些过度产品推向二手舰艇市场,专售给德国的西方盟友,或者其他正在升级海军的中小国家。只是,再开工新建Meko-200型护卫舰就能规避德国制造工艺等方面的问题吗?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为此投入的资金有人埋单吗?

其实,德国人已经顾不上细节性的问题,因为他们担忧的是,一旦F-123护卫舰被迫退役,F-126又无法及时填补空缺,那么德国海军的实力将出现断崖式的下滑,同时会导致其在承担的北约赋予的任务时“心有余而力不足”。

来源:观察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