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地质研究中,陨石撞击留下的痕迹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远古历史。近日研究人员发现,澳大利亚特有的天然玻璃,可能是未知远古小行星撞击的证据。通过对这些“玻璃陨石”的分析,推测出数百万年前曾发生过一次强烈撞击,但令人困惑的是,至今仍未找到对应的撞击坑,这一谜题该如何
在地质研究中,陨石撞击留下的痕迹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远古历史。近日研究人员发现,澳大利亚特有的天然玻璃,可能是未知远古小行星撞击的证据。通过对这些“玻璃陨石”的分析,推测出数百万年前曾发生过一次强烈撞击,但令人困惑的是,至今仍未找到对应的撞击坑,这一谜题该如何解开?
研究人员表示,仅在澳大利亚发现的一种天然玻璃,可能是一次未知远古小行星撞击事件的证据。
一项针对撞击形成的“玻璃陨石”的新分析表明,数百万年前曾发生过一次强烈的撞击事件,撞击产生的碎片散落在澳大利亚南部地区。但科学家们仍在寻找这次撞击留下的陨石坑。
该研究的合著者、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地球化学家弗雷德·乔丹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些玻璃是澳大利亚独有的,它们记录了一次我们此前完全未知的远古撞击事件。”
玻璃陨石是陨石撞击地球时形成的天然玻璃。撞击产生的巨大能量会使地表岩石熔化,熔化后的物质飞溅到各处,冷却后便形成了玻璃陨石。
大多数玻璃陨石来自五个主要的“飞溅区”,其中一个飞溅区形成于约80万年前,其碎片遍布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地区。
1969年,研究人员对来自这一澳大拉西亚飞溅区的玻璃陨石进行了研究。大多数玻璃的成分相似,但有少数玻璃的年代更久远,化学成分也与其他玻璃不同。
1999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这些特殊的玻璃陨石已有数百万年历史,但此前的估算存在较大误差,而且没有足够信息能确定这些奇特的岩石是否来自另一次重大撞击事件。
如今,在8月29日发表于《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杂志的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对南澳大利亚博物馆收藏的数千颗来自该地区的玻璃陨石,进行了密度和磁性特征的测量。
他们挑选了417颗特殊样本送往法国,经过进一步检测,识别出6颗玻璃陨石,其化学成分与数十年前研究过的那些特殊玻璃陨石一致。
研究团队认为,无论是从年代还是成分来看,这些玻璃陨石都与该地区大多数玻璃陨石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它们很可能不是形成澳大拉西亚玻璃陨石飞溅区的那次撞击所产生的。
相反,它们可能来自一次此前未被发现的撞击事件,该事件发生在约1100万年前。
乔丹说:“这些微小的玻璃碎片,就像是来自地球深层历史的时间胶囊。”
研究团队将这次远古撞击事件产生的玻璃陨石命名为“阿南古石”(ananguites)。其中一些玻璃陨石的发现地位于皮特贾恩贾拉人和扬库尼贾拉人的居住地,这两个族群的人自称“阿南古”(Anangu),意为“人类”,研究人员在论文中这样解释命名的由来。
乔丹说:“更有趣的是,尽管这次撞击肯定非常剧烈,但科学家们至今仍未找到对应的陨石坑。”虽然在附近地区没有发现年代相符的已知陨石坑,但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地点,包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这类火山活动活跃的地区,撞击坑可能被误认为是火山地貌,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掩盖了。
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地球遭受极端撞击的频率,也可能表明,足以形成玻璃陨石的撞击事件,比我们之前认为的更为常见。
乔丹说:“了解大型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时间和频率,也有助于我们评估未来面临的撞击风险,这对行星防御至关重要。”
来源:科学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