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持续阴雨天气给河南秋粮收获出了道“难题”:轮式农机无法下地作业,湿粮晾晒烘干迫在眉睫。面对这场与天气的赛跑,河南省上下联动,从农机改装、科学烘干到晾晒保障,打出一套秋粮抢收“组合拳”。截至10月9日17时,全省秋作物已收获873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收获5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南频道
人民网记者 辛静
近日,持续阴雨天气给河南秋粮收获出了道“难题”:轮式农机无法下地作业,湿粮晾晒烘干迫在眉睫。面对这场与天气的赛跑,河南省上下联动,从农机改装、科学烘干到晾晒保障,打出一套秋粮抢收“组合拳”。截至10月9日17时,全省秋作物已收获873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收获5710万亩,收获进度达74.8%。
农机改装+平台调度 助力秋粮快收
日前,在开封市兰考县近30万亩花生种植田里,改装后的履带式抓木机、挖掘机等正化身“抢收能手”。“收割的时候,通过它的咬合力,捧着花生秧往外一拽、一抖,花生就出来了,拔得非常干净。”兰考县鑫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柴高亮说,这些由工程机械改装的收获机,一台可替代30个人左右,一天能作业十多亩地。
为助力秋粮快收,河南各地各显神通。新乡市获嘉县将水稻收割机改装成履带式玉米收割机,农机手韩全山表示,改装后的收割机收获效果不减,能帮助农户减少损失;驻马店遂平县通过区域农机服务中心监控平台,实现“人歇机不歇”统一调度。“平台可实时调配农机,确保哪里有需求,收割机就及时到位。”驻马店遂平县智远区域服务中心负责人杨凯华说。
河南多地农机部门更是提前谋划,兰考县统筹调度1150台各类农机进行抢收;新乡辉县、漯河舞阳等地调集轮式、履带式收割机齐上阵,24小时不间断收割作业。
“俺家200亩玉米,在3台履带式收割机的作业下两三天就收完了。”南阳市社旗县种植大户刘志彬高兴地说。据收割机手张付华介绍,这类收割机干、湿地皆能作业,每小时可收割7、8亩地,作业效率非常高。
烘干、晾晒双管齐下 筑牢储粮防线
10月6日,在开封市杞县五里河镇的低洼农田边,“龙吸水”应急排水设备轰鸣作响,党员干部和村民踩着泥泞,在雨幕间隙抢收玉米。当日,杞县宗店乡蔡马粮行的烘干机房里,多台大型粮食烘干设备正在满负荷运转,刚从田间收割的湿玉米经清理、烘干、冷却等工序,水分快速降至安全储存标准。
目前,在河南省2900个粮食烘干中心里,4963台烘干机火力全开。濮阳范县逸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烘干点内,湿玉米经脱粒除杂后送入烘干塔,烘干后直接通过传输带运至粮库,实现从玉米收获到储存的无缝衔接。该公司董事长王银朋说,烘干塔24小时运转,可以将湿玉米水分降至14%安全标准。
信阳作为水稻种植大市,1698台(套)烘干机械满负荷运行,日烘干能力达10.5万吨。10月8日,信阳市罗山县包氏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烘干中心内,90台烘干机三班倒作业。“前两天又订购了5台,正催着发货,拉回来就投用。”该公司负责人包乃勇说。
荥阳市新田地合作社的烘干点前,售粮车辆排起长队,合作社负责人高兴介绍,自9月29日起已收储4000吨玉米,烘干后直接对接饲料厂,解决农户销售后顾之忧。
除了机械烘干,河南多地还挖潜晾晒空间。兰考县将闲置厂房、仓库、学校、村室等改造成临时晾晒场,粮食收储部门也敞开收购农户湿粮。
10月7日,河南省省长王凯视频调度全省秋收工作时强调,要全力以赴抢收、千方百计烘干晾晒、多措并举开展收购,同时加快保险理赔进度,及早准备小麦播种。
目前,河南省农业农村系统已开通省市县24小时“三秋”农机服务值班电话,为农民和农机手朋友提供作业信息、农机维修等咨询服务,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全力守护秋粮颗粒归仓。
来源:村姑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