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3集的主题是“花语”,嘉宾包括花道师陈鹳潼、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黄晓丹、马家辉和窦文涛。这期节目通过嘉宾们的对话,探讨了花道艺术、美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花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圆桌派》第八季前两集仿佛是热身,老友聊天慢慢进入状态。而《花语·焉得思如陶谢手》圆桌派第八季的第三集直接封神,堪称本季播出以来最好看的一集!
第3集的主题是“花语”,嘉宾包括花道师陈鹳潼、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黄晓丹、马家辉和窦文涛。这期节目通过嘉宾们的对话,探讨了花道艺术、美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花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黄晓丹属于熟人了,她曾在窦文涛锵锵行天下3江南篇里出现。一个温婉的江南女诗人。黄晓丹研究方向为明清女性文学及诗学,其主讲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儿童文学。老友相见,真的让人梦回窦文涛在江南访奇石的日子。
而另外一位陈鹳潼居然是一个插花大师。但她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从事摄影与艺术创作,作品在各大艺术机构和画廊展出。从事多年家居产品拍摄工作, ELLE DECORATION中国版北京区摄影师,曾与多本杂志出版刊物合作拍摄。
自2011年她偶然接触池坊花道研习池坊花道至今。已经获得池坊准一级教授资格,并获得日本京都池坊总部授权开设池坊北京教室传授池坊花道。
陈老师沉浸式的插画,仿佛世界只有她和花。她的插花过程不仅是一种技艺展示,更像是一种静静的禅修。
嘉宾们围绕花道展开讨论,探讨了花道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她聊日本的花道,也聊中国的文人花。日本强调留白与线条感,中国重“写意”,追求“天人合一”。黄晓丹从古典文学的角度,分享了花在文学中的象征意义,如荷花的高洁、梅花的坚韧等。
节目不仅停留在花道的艺术层面,还深入探讨了花在生活中的角色。嘉宾们分享了自己与花的故事,比如马家辉讲述母亲因短视频而展露真切笑容的故事,以及窦文涛对花道在生活中应用的思考。不得不说,这次的马家辉中间确实有点接话水平低了一些。更应该找许子东老师就更好了。
节目不仅是一场关于花道的讨论,更是一场美学教育。嘉宾们的对话让观众感受到花道的美,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陈鹳潼坦言自从学习了插花以后,她感觉生活特别美好。
花道强调的是“无用之美”,即通过插花这种看似无用的行为,来寻找生活中的宁静与和谐。这种美学实践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不要忘记停下脚步,去感受和创造生活中的美好。
陈老师说在插花的时候,仿佛整个世界都不存在。而弄好了后,慢慢地看着这个作品慢慢凋零,这种物哀的过程也让她更加热爱生命。
花道更是一种宇宙观,它代表了时间与空间的延展,花期各不相同,代表的季节也不一样,那么当你眼前的花呈现的时候,它的时间感,它带来春夏秋冬的告示。
陈老师在插花前都要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准备材料。而且她说,在花道里有很重要的一句话,春天说从黄色开始的。而花道的错落有致,层次感,这种空间结构不仅是物理层面的布局,更是对人类在宇宙中位置的哲学思考,空间的留白能引发观者对“无限”的想象。
窦文涛这次真的请对人了。《花语·焉得思如陶谢手》圆桌派第八季第三集封神!2个小时一会就看完了,真的太惬意了。有空也去野地找找材料,自己在家插花玩!
来源:长安游侠jk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