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水间净心铸魂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9 10:08 1

摘要:“多少次唤醒才能让他迷途转方向,多少次勉励才能让她扬帆再启航……”近日清晨,位于桂林市七星区金鸡岭畔,《金鸡向阳》的旋律如每天冉冉升起的朝阳在广西桂林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称“戒毒所”)悠扬响起,歌声饱含戒毒民警的执着坚守和戒毒学员重生的坚定步履。

“多少次唤醒才能让他迷途转方向,多少次勉励才能让她扬帆再启航……”近日清晨,位于桂林市七星区金鸡岭畔,《金鸡向阳》的旋律如每天冉冉升起的朝阳在广西桂林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称“戒毒所”)悠扬响起,歌声饱含戒毒民警的执着坚守和戒毒学员重生的坚定步履。

面对毒品的致命诱惑与“戒—吸—戒”的循环困局,戒毒所强化责任担当,以精准施策破解矫治难题,用温情信任融化心灵坚冰,靠社会协同织密禁毒防线,走出降复吸与防初吸并重之路,既让迷途者校正人生航向,又守护群众远离毒害,在桂林山水间谱写着禁毒为民的乐章。

精准把脉开良方,分级矫治破“复吸”迷局

“戒毒如治病,找不准病灶,再好的药方也难见效。”该所所长张文道出了戒毒工作的关键。

每位学员的吸毒原因、成长背景、家庭环境各不相同,“一刀切”模式在实践中不可行。戒毒所探索出“三步走”精准矫治法,为学员量身定制“戒毒药方”,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第一步望闻问切,摸清病因。学员入所后,民警第一时间开展“一对一”摸底,梳理其吸毒历史、复吸诱因、家庭关系、社会经历等。据此制定的每一份“个人矫治档案”,都清晰标注学员的“症结”,以便后续精准矫治。

第二步分级归类,精准定向。戒毒所针对性推出“红、橙、黄”三色分级管理机制,红色是高风险,为复吸次数多、家庭支持薄弱、戒毒意愿摇摆者;橙色是中风险,为初次强戒、对未来仍感迷茫、认知有偏差者;黄色是低风险,为家庭支持大、戒毒意愿坚定、自我约束力强者。不同颜色有不同管教策略与矫治重点,让每份努力都精准落到关键处。

第三步因材施教,对症开方。针对不同分级学员,民警从法治意识、亲情意识等多维度发力,让矫治因人而异、直击人心。杨某事业受挫,为解压而染上毒品。针对其学历高、认知力强,民警将矫治重点放在强化荣辱意识上,让他观看《长津湖》等影片,参与“国家荣誉与个人责任”主题辩论。他忏悔道:“以前认为吸毒与他人无关,看到战士们为国家献身的壮举,才明白个人荣辱与国家命运相连,吸毒毁自己、害家庭,也危害社会!”

文化浸润心灵,技能赋能重生。2024年以来,戒毒所精心打造“陈继文文化戒毒工作室”,提炼“文化戒毒1286工作法”,将书画、诗词创作等融入矫治,让笔墨丹青成为“心灵良药”。在技能培训室,学员小王专注地勾勒桂林山水,他说:“以前总想着吸毒的短暂快感,浑浑噩噩。练字绘画才知道静心做事最充实,也才明白生活本来的滋味。”

为帮助学员出所后站稳脚跟、远离毒圈,戒毒所与多家学校合作开设职业画师培训班,让学员掌握素描、水彩、国画等技能,更在创作中重拾信心。“以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以后可以靠画画谋生,再也不碰毒品。”学员李某说着,眼中闪烁着光芒。

温情帮教解心锁,尊重信任唤“新生”希望

王某入所时,因妻子提出离婚而心灰意冷,抗拒管教。该所政委付正华与其妻沟通,详细讲述王某的努力转变,耐心劝她给他一次机会,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她被打动了,主动撤销离婚诉求。王某说:“是戒毒所挽救了我的家庭!”

“学员入所时都上了心锁,对未来失望,对民警抵触,觉得全世界都歧视自己。”管教民警陈继文深知,毒瘾难戒,心瘾更难除,心理隔阂与情感缺失往往是导致吸毒的隐形杀手。

阳某的转变是心灵救赎的生动例证。出身优越的他因好奇而吸毒,入所后对民警冷言相向。民警寻找与他的共同话题,慢慢拉近距离。得知父子矛盾是他心中最大的疙瘩后,民警多次登门做他父亲的工作,讲述其进步,劝说接纳他。他父亲终于来到所里,看到他递上的悔过信,瞬间红了眼眶,紧紧抱住他。阳某说:“民警对我不嫌不弃,让我觉得这里不是牢笼,找回了自己!”

比阳某更无助的是林某。他入所后,妻子将未满周岁的婴儿丢在戒毒所门口后失联。看着啼哭的孩子,林某崩溃了:“我管不好自己,还害了孩子,不配当爸爸!”关键时刻,民警们自发捐助,凑齐奶粉、尿不湿等婴儿用品,女民警还轮流给孩子冲喂奶粉、换尿布。征得林某同意后,戒毒所将孩子暂时安置在福利院,还定期看望。出所时,林某抱着孩子泣不成声:“是你们救了我儿子的命,也给了我重新做人的勇气。我要是再吸毒,对不起天地良心。”他戒断毒瘾后,生活重回正轨。

“我们要帮他们既戒身瘾,更戒心瘾,无毒一身轻,带着希望走向社会。”张文说,为了巩固戒毒成果,戒毒所建立“出所回访长效机制”,对出所学员随访跟帮。近3年,民警回访400多人次,帮助解决就业、心理等难题150多件。

全民禁毒筑防线,普法宣传守“无毒”家园

6月26日国际禁毒日当天,戒毒所开放日格外热闹。学员与民警同台献艺,原创歌曲《为爱重生》唱出挣脱毒瘾的决心,情景表演《迷途返航》再现学员重获新生的历程,一个个节目让现场观众深受震撼。在技能培训室,学员的书画作品挂满墙,“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格外醒目;在电教室,VR技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毒品危害。“毒品猛于虎,一沾毒成千古恨,一定要远离毒品!”市民刘女士参观后感慨道。

墙内解瘾困,墙外筑防线。“禁毒不是一家之事,也不仅是墙内的事。让更多人识毒防毒拒毒,才能从源头减少吸毒人员,让社会更安宁。”基于此,戒毒所主动延伸职能,打破高墙界限,将墙内矫治与墙外防范相结合,以普法宣传为桥,以全民参与为基,凝聚力量织牢全社会防毒拒毒的严密网络。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禁毒宣传的重点。6月20日,桂林市第二十中学师生走进戒毒所,开展“拒绝毒品、青春无悔”主题教育。民警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播放禁毒视频,向学生们普及《禁毒法》《戒毒条例》。

除了请进来开展体验式宣传,戒毒所还主动走出去,将禁毒知识送到群众身边。不久前,民警走进桂林市第二技工学校,为1200多名学生带去生动的禁毒专题普法课。他们展示“奶茶粉”“跳跳糖”等新型毒品的伪装形态,并结合案例讲解毒品对身心、家庭的危害,还通过禁毒知识问答与学生互动,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戒毒所还依托禁毒宣传教育基地、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警示教育基地,联合多警种开展“一站式”普法教育。2023年以来,该所制作的多堂“每日课堂”课件被公安部监管局评为精品课件,收到群众、学生的普法心得近4000份。

温暖的阳光下,戒毒学员进行着康复训练,脸上洋溢笑容与自信。奔流的漓江,见证着金鸡岭下的坚守与希望。《金鸡向阳》的旋律又一次响起:“那些藏蓝的守望,定格成影像,岁月流淌,警旗飘扬……”(曹长青、吴敏、熊昌志)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