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复杂胆管结石的处理一直是胆道外科领域的难题,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尤其对于多次术后腹腔严重粘连的患者,手术分离如同“雷区排爆”;而常规ERCP内镜取石又存在诸多限制,难以处理肝内胆管结石及特别巨大的胆总管结石。如今,随着经皮肝穿刺胆管取石术(PTCL)的
复杂胆管结石的处理一直是胆道外科领域的难题,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尤其对于多次术后腹腔严重粘连的患者,手术分离如同“雷区排爆”;而常规ERCP内镜取石又存在诸多限制,难以处理肝内胆管结石及特别巨大的胆总管结石。如今,随着经皮肝穿刺胆管取石术(PTCL)的出现,这一困局迎来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近日,哈医大一院微创胆道外科成功为腹腔内肠管与胆总管致密粘连患者实施PTCL超微创取石术,目前患者已回归日常生活。
62岁的患者张先生(化名)十年间,经历了三次胆道结石手术——从最初的开腹手术切除胆囊并留置T管,到五年前的ERCP取石,胆总管结石仍复发。半月前,当直径超过2厘米的结石再度堵塞胆管,引发腹痛和黄疸时,他面临的,是传统开腹手术因腹腔广泛肠管粘连而极度危险,ERCP又因结石过大无法施行的难题。
当张先生抱着最后希望来到哈医大一院微创胆道外科时,李之拓医生看着厚厚一叠既往病历和最新的影像资料,显示患者腹腔内肠管与胆总管致密粘连,形成了一道危险的“隔离带”。
“传统开腹手术需要分离粘连,稍有不慎就会损伤肠管导致肠瘘,而ERCP器械无法取出如此大的结石,”李之拓医生说,“这种情况下,PTCL是最佳选择。”
“PTCL不是简单穿刺,而是建立一条直达结石的‘微创隧道’,”李之拓医生向张先生解释,“它让我们能够从肝脏‘抄近路’,安全避开腹腔风险区域,为那些被视为‘手术禁区’的复杂病例重新带来希望。”
在与患者充分沟通后,手术在徐彤麻醉师的静吸复合麻醉下分步实施。首先,在超声科蔺祥喜医生帮助下实时超声引导,将穿刺针经皮肤精准刺入肝内2级胆管;其次,逐步扩张穿刺道至铅笔粗细(约4—5毫米),置入特制鞘管,建立通道;紧接着,通过软质胆道镜及硬质胆道镜联合观察胆管,采用激光碎石+网篮取石技术清除结石。最后,留置纤细引流管,确保患者胆汁通畅。
全程仅耗时90分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第3天患者即康复出院,术后1个月复查显示胆总管结石完全清除,腹部仅留下一个铅笔头大小的引流创口。
PTCL技术以其创伤小、效率高、康复快、并发症少的显著优势,正重塑着胆道结石的治疗格局。该技术通过超声精准引导,仅用约4—5毫米的“铅笔孔”通道,便能建立直达肝内胆管的“微创隧道”,完美避开腹腔粘连区域,实现精准碎石取石。它不仅适用于肝内胆管结石、高龄体弱无法耐受全麻手术者,更为既往多次腹部手术、腹腔粘连严重及ERCP失败的巨大胆管结石患者,提供了全新的微创治疗选择。
从开腹手术的巨大创伤,到ERCP的尺寸限制,再到PTCL的精准微创,这项技术飞跃的背后,是哈医大一院微创胆道外科始终秉持的“以微小之创,愈胆道之伤;秉仁爱之念,承大医之道”理念。作为黑龙江省率先独立成科的胆道专科,科室已形成完备的胆石症微创诊疗体系,年均完成各类胆道手术200余例,其中复杂手术占比达35%,持续为东北地区胆道疾病患者提供着优质诊疗服务。
史超 苑斯淇
来源:哈医大一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