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度相关部门多次强调过禁止饮用恒河水,甚至将卫生监测机构对恒河水的采样报告公之于众,据数据统计,每100毫升的恒河水里就有10万个大肠杆菌,远超卫生标准的800倍。
估计大家没少听到关于恒河水的故事,当地人对恒哥可谓是极其虔诚,称恒河水为圣水,每天都要沐浴在河里进行参拜或是祷告。
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印度人也需要依赖恒河水生活,所以恒河也与当地人的吃喝拉撒息息相关。
印度相关部门多次强调过禁止饮用恒河水,甚至将卫生监测机构对恒河水的采样报告公之于众,据数据统计,每100毫升的恒河水里就有10万个大肠杆菌,远超卫生标准的800倍。
无奈的是,有太多印度老铁不信邪,嘴硬说河水是流动的,本身具备净化功能,细菌什么的压根不存在。有位官员也是这种说法的忠诚拥护者。为了验证水质没有问题,他当场喝了一杯纯天然恒河水,当然,这哥们下午就被送进ICU了,得的是重金属混合性肠胃炎。
有位日本网红听闻恒河水的鼎鼎大名,远道而来想要体验下圣水的洗礼。于是,她学着当地人的模样,在河里泡了一个小时,回国后高烧不止,送到医院发现体内竟然有六种耐药菌。
印度政府每年都要拨大量的钱款去治理污水,可好好的圣水,为什么还是变成了致命的毒水?如果将恒河在不同时间节点遭遇到的事件集中在一起,就变成了这样一幅奇怪的画面。
有些家属将逝者的骨灰撒在恒河水的上游,当地人认为,去世后要回归到母亲的怀抱;居住在中游的印度人,每天洗衣做饭用的水都来自恒河;至于水的下游,一群人在河里洗漱沐浴,有些甚至还会捧着喝上一口。
这种宗教传统与卫生需求的冲突,倒是反映了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割裂。
印度城市的公共设施也同样匮乏,垃圾桶里的杂物堆积如山,也不见有人来及时清理,至于公共厕所,更是要走上好几公里才能找到一个。于是,印度遍地是垃圾,人们随处大小便,就成了外国游客对印度的印象。
为了挽回印度的国际形象,政府开始大面积铺设公共设施,据统计全国约有1亿间厕所投入使用,可奇怪的是,大小便现象仍旧没能减少。过去是没厕所,现在几百米就有一间,为什么印度人还是要在露天环境下释放自我呢?
采访当地人这才知道,他们认为在野外上厕所是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这样的解释让人听了哭笑不得,不过拿印度人如何对待恒河水来看,这样做倒也在情理之中。
有个博主曾在孟买直播,视频中一位大妈站在摊位前,正准备材料加工奶茶,画面一开始还算正常,可没几秒就变得逐渐抽象起来。
大妈先是光手去奶茶桶里抓了一把粉末丢在杯子里,接着按照比例搅拌完毕后,将制作奶茶的量杯丢在一个桶里。估计是要清洗一遍,可桶里的水早已浑浊的和奶茶一个色,要说奶茶是从这个清洗桶里打出来的我都信。
可你要说大妈不爱干净吧,可人家给你递奶茶时用的右手。
餐饮文化上,东方用筷子,西方用刀叉,而印度却用自己的手。在我们看来,用手吃饭和不卫生是挂钩的,但印度用手吃饭,其实是深厚的文化传统。
印度人饭前一定要洗手,哪怕是街边的小摊贩也会提供洗手的水和肥皂,如果用餐前不洗手,是会被人瞧不起的。而用哪只手吃饭,这里面也大有讲究。印度人有着严格的规定,上厕所用左手,吃饭用右手。
在整个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用手吃饭的文化要比使用筷子的历史更悠久。从小被培养用手的印度人在进食过程中,并不会像我们猜想的那样,手上到处是食物残渣,他们用手的娴熟程度一点也不比我们用筷子差。
03固化的阶级制度——种姓印度还有一个很奇葩的现象,内部有着一套非常固化的社会阶级制度一一种姓。
这套制度源于几千年前的雅利安人,最高贵的种姓是婆罗门、接着是贵族的刹帝利、经商的是吠舍、基层的劳动者叫首陀罗,甚至最底层的工作者也有自己的鄙视链。
修厕所的看不起扫大街的,扫大街的看不起通下水道的。如果有家大企业招聘员工,面临两位同样优秀的人选,管理人员就会偷偷去调查谁的种姓更大,以此来决定胜出者。
在中国,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已经逐渐退出舞台,可在印度,男性在社会拥有较大的优势。有些家庭一连生了四个女儿,只因没有生到儿子就要继续生。在印度,最恶毒的诅咒是"愿你生个女儿"。
印度制造假药的"美名"也是享誉国际。
在抗癌、抗病毒和慢性病的药物上,进口的专利药价格十分昂贵,许多患者无法支撑长年累月的药费。于是,印度瞄准时机,研制出物美价廉的仿制药,这些药一经上市销售火爆,甚至能与专利药平分秋色。
前有环境随处可见的脏乱差,后有假货泛滥,名气大到享誉国外,也难怪大家谈起印度就连连摇头。
以上种种,都在强化着我们对印度的刻板印象,这似乎是个不讲究卫生,到处脏乱差,造假售假猖獗的国家。尽管我们看到了不少奇葩现象,但印度也有其优秀的一面。
作为全球软件外包领域的老大哥,承接了全球60%的软件外包业务。更令人震惊的是,美国硅谷的科技公司里,有三分之一的领头人都是印度裔,这其中就有谷歌和微软的现任掌门人。
印度目前总人口约14亿,平均年龄仅28岁。
在中国劳动力面临老龄化呈逐年递增趋势时,印度将在2030年,预计新增1亿个比中国年轻10岁的劳动力,由此可见,印度的前途不可限量。
如果有机会出国旅游的话,你会选择印度,这个奇葩的国家吗?
来源:康复科医师安恒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