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高诗岩在辽篮受质疑,说他是最差后卫,最刺痛他的是太无情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8 02:02 1

摘要:“被自家球迷喊‘队史最差’那年,他连食堂都不敢去,三年后却用亚洲杯抢断把辽宁后卫线缺人的痛点撕得血淋淋。”

“被自家球迷喊‘队史最差’那年,他连食堂都不敢去,三年后却用亚洲杯抢断把辽宁后卫线缺人的痛点撕得血淋淋。”

高诗岩的噩梦从2018-19赛季开始。

那赛季他场均只捞到11分钟,命中率34%,三分22%,辽篮贴吧里最高亮的一条评论是:“上他就是四打五。”

更扎心的是,球队后来真把他下放到发展联盟,跟一帮十八九岁的小孩打午场比赛,观众席稀稀拉拉,连转播机位都没有。

有人以为他就这样沉了。

2020年租借去山东,巩晓彬第一句话:“小高,你放开扔,扔不进算我的。”

这句话像开关。

当季他出场时间飙到36分钟,联盟第一;抢断2.8次,联盟第二;对吉林那场,他最后90秒连抢两次发球,直接把对手反扑摁死,赛后技术台统计:那两次抢断价值6分,等于白捡一场球。

辽宁球迷开始睡不着了。

2023-24赛季郭艾伦只打了3场,赵继伟场均39分钟,替补席没人能运球过半场。

有记者在沈阳主场外随机问球迷:“如果小高还在……”话没说完就被打断:“别如果了,心窝子疼。”

数据更疼。

CBA官网高阶显示,高诗岩2022-23赛季“助攻创造得分”是18.4分,相当于山东队每百回合靠他直接产出一半火力;而辽宁替补控卫群同一数据只有5.7分,差距大到不用放大镜。

国家队层面,乔尔杰维奇把他当“变速齿轮”。

2025亚洲杯决赛前,教练组内部录像课只剪了两段替补镜头:一段是赵睿强突,一段是高诗岩在第三节最后2秒从底线蹿出拍掉韩国小外援的横传,球直接变快攻,中国队反超1分进末节。

赛后更衣室,老乔用中文重复三遍:“能量,高!”

有人问他恨不恨辽宁。

他说:“恨啥啊,没那两年坐冷板凳,我学不会看录像到凌晨三点。”

山东队跟队记者透露,他手机相册里至今留着一张2019年辽篮主场空无一人的照片,每次赛前热身,他会划出来看一眼,再把手机塞进更衣柜最底层——不是怀旧,是提醒自己:再不想回到没人喊你名字的日子。

故事到这儿,最该被拎出来的是普通打工人的共鸣:

被否定、被比较、被边缘化,几乎是每个职场新人的必修课。

高诗岩把“冷板凳”转成“加练清单”:

——命中率低,他就把训练馆三分线缩半米,每天投够400个,投完再退回正常线投200个,手感像被重新校准;

——组织差,他借来山东青年队录像师,把每回合拆成三秒片段,自己画箭头,一晚上能画满A4纸30页,第二天再跑战术,队友笑他“纸上谈兵”,两周后全队失误率降了3个百分点。

所以,当辽宁球迷在论坛里哀嚎“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时,其实真正该问的是:

一个被贴上‘最差’标签的年轻人,凭什么能把冷嘲热讽变成燃料?

答案不玄:给他球权,给他时间,再给他一点点“算我的”式信任,就够了。

CBA最不缺的就是天才,缺的是能把天才放在对土壤里的人。

高诗岩用三年把“最差”改写成“刚需”,下一次如果他在沈阳主场接球,全场呼声会不会变成“回来吧”,没人知道。

能确定的是——那个不敢去食堂的年轻人,已经不需要再向任何人证明:他能把自己从深渊里捡回来,也能把球队从泥潭里拖出去。

来源:aaa体育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