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怎么学?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9 11:03 1

摘要:如果从试卷来看,一张小学语文试卷通常会考察学生的这几个方面: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写作。

我上学那会儿,同学之间流传着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到了孩子这一代,大家又都说“得语文者得天下”。

如果从试卷来看,一张小学语文试卷通常会考察学生的这几个方面: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写作。

随着年级的上升,我们也不难发现,卷子里的阅读理解和写作的分值就占了很大的比重,

由此可见,阅读和写作对学习语文来说有多么重要。

小学语文怎么学?无非就是字词、阅读和写作,字词是基础,阅读和写作是根基,

我们将围绕着这3个中心,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以下3个重要的点:

夯实课本、课外阅读和练习写作。

PART1:夯实课本是基础

语文教材是老师带领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范本,其中识字、写字是很重要的一点。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生字分为两类:一个是会认字,一个是会写字,

会认的字在接下来的语文课本当中也会变成会写的字。

那么,书上要求会写的字要会默写,要求会背的唐诗、自然段、日积月累要会背会默。

这个语文老师一般都会布置,让孩子跟着老师的节奏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就行了。

准备一个错字本,用来记录孩子写错的汉字,

当孩子读错写错的时候,我们都及时给他指出来,

为的就是孩子在一开始记忆汉字的时候,就能把这个字记准确。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掌握了这些汉字,除了随堂练习之外,还有一个很直接的方法就是朗读语文课本。

语文课本是个宝藏,把角角落落都给整明白,对学习语文只有好处。

PART2:课外阅读是根基

学语文就是要广泛阅读。

如果说,语文课本的学习是精读,那么,课外阅读就是泛读,二者互补。

你会发现,

有阅读基础的孩子,在一二年级的时候,他们没有因为识字量而厌读的困惑,

接着就是看图写话和写作文的时候,即使没有父母的帮忙,也能写的比较顺畅。

有人说,是多刷题还是多课外阅读?

我们可以看一下孩子的语文卷子,一二年级的语文数学,就已经有新情境融合题,开放性思维,跨学科融合...

到了三年级,语文的阅读理解是不是特别考验孩子的归纳与总结?孩子总是理解不了,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

越往后,试卷儿就不再只考书上的内容了,只会更加灵活,开放,这就非常考验孩子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没有充足的阅读积累,怎么理解题意?怎么架构作文?

我们说阅读和语文的关系,阅读肯定不是为了语文考试,但,阅读最直接粗暴的目的就是应试。

现在有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孩子不愿意读,只能在老师的阅读打卡要求下,每天读一点,

说实话,阅读打卡的好处是,孩子确实多读了一些内容,但是,也会让孩子认为,“阅读是老师布置的任务”

那既然是任务,老师没让读,孩子就不愿意读了,还有一点,阅读打卡的书确实也没有那么让人感兴趣,

那家长平时还是要费点心思,不要限制孩子的阅读,报纸、杂志、儿童文学、科普、漫画都可以让孩子广泛涉猎。

PART3:学会写作是关键

语文的作文绝对是拉分项。

语文是一门语言,那么语言的学习顺序就是听、说、读、写,

写,作为最后一个环节,也代表了孩子进入了一个更高级别的对语言的利用的阶段。

当孩子对写作文很陌生的时候,我就告诉他,

写就是把你想说的话用笔写出来,换了一种表达方式而已 ,写的能力和阅读量也有关系。

一二年级,孩子们写的是看图写话和写话,仿写句子,一般要求是100字以内,

到了三年级,孩子们就要开始写日记写作文了,其中日记不少于200字,作文不少于300字。

辅导过孩子作文的父母都知道,写作太难了,一辅导就想走人有没有?那我们想想这是为什么?

我家孩子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老师老师”喊成“老西老西”,喊着喊着,他就会很自然的说,“老师老师”,

那为什么一到写日记的时候就像挤牙膏一样难?我相信大家一定懂我,答案就是,练少了。

那么,认真对待每一次课堂练笔,老师要求写日记的时候,我们可不可以初稿之后改1遍读1遍,再誊到老师要求的那个本本上去?

平时的话,也鼓励孩子养成一个写日记的好习惯。可以把日记换成悄悄话,写给爸爸的/妈妈的悄悄话,这样,孩子可能就更愿意写了。

有话则长,可以多写两句,无话则短,一两句话就行。重要的是写细节,写真实感受,写着写着就有经验了。

与你共勉,也欢迎你留言。

来源:妇产强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