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农民将面临近450亿美元的巨额亏损,如果在下一个播种季到来以前,美国政府的补贴没有办法及时到位,将会有大批美国农民面临破产威胁,尤其是种植大豆的美国农民。
一攻一守,两招打破美国封锁,中国用实际行动告诉美国:你的牌对我不管用了。
根据美国媒体的消息,美国农民将面临近450亿美元的巨额亏损,如果在下一个播种季到来以前,美国政府的补贴没有办法及时到位,将会有大批美国农民面临破产威胁,尤其是种植大豆的美国农民。
美国农业之所以出现这种几乎席卷全国的资金危机,是因为在美国的收获季,曾经美国最重要的买家之一的中国主动关上了大门:迄今为止,美国豆农在秋季没有接到任何一笔来自中国的订单,除了大豆,高粱等经济作物对华出口量也呈现暴跌的态势。
从某种角度讲,我国停止从美国进口经济作物的策略,是对美国特朗普政府贸易战、关税战的反制,不仅打了整个美国农业一个措手不及,也让美国政府陷入了一场执政危机,如果特朗普没有办法处理好这场农业危机,他最坚定也最重要的支持者——美国农民群体,很有可能和他翻脸,从支持者变成反对者。
但是,停止采购美国经济作物只是中国的第一招。
根据《联合早报》的消息,中国正在“启动备用方案”,建立一种以物易物的贸易机制,用来和被美国制裁的国家保持贸易关系,以物易物是人类社会最原始的贸易方式,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需要货币这种一般等价物进行结算,之所以将这种古老的贸易方式搬出来,是因为美国的制裁让很多国家手中的美元成了废纸,也没有办法正常使用美元来参与国际贸易。
到目前为止,中国以物易物贸易的主要对象是俄罗斯和伊朗。
根据报道,中国汽车制造商将半成品车辆直接出口到伊朗,在伊朗完成组装后销售,伊朗方面需要支付的不是美元,而是中国需要的铜和锌。这种贸易方式此前也曾出现在中俄两国的贸易中,当时俄罗斯曾用小麦换取中国的汽车,用部分生产原材料换取中方的技术服务等等。
事实上,在建国早期我们也曾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与他国进行贸易,只是当时中国是需求方而非供应方,现在,中国已经一跃成为世界重要的工业大国,不仅能够满足内部需求,还有足够的实力对外出口。也正是这份底气让中国可以无视美国的制裁与威胁,依旧和伊朗、俄罗斯保持密切的贸易往来。
从某种角度看,中国和伊朗、俄罗斯的以物易物贸易,是针对美国制裁的一种防守措施,这种措施可以完全规避美国制裁带来的贸易结算问题。只是,这种贸易方式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
国与国之间的以物易物不同于人与人之间的以物易物,双方参与贸易的企业都需要有国家的背书,在取得一定资质以后才能在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贸易,这里面的一系列复杂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贸易周期远超正常贸易的周期,整体效率并不高,所以以物易物的贸易方式,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事实上,中国和俄罗斯、伊朗的贸易从本质上就是在探索规避美元的贸易机制,虽然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方案,但却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其实,“去美元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几乎所有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都在尝试寻求本币结算,或者除美元以外的其它货币进行贸易结算,美国的金融霸权正在崩塌。
来源:凤凰吴欣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