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6 款大众途昂Pro 以“Pro 家族”称谓,强调其在智能化与家用全能化上的升级。上市之初厂家公布了多种配置,官方指导价区间和“限时一口价”策略成为舆论焦点——官方指导价区间在约 29.99–35.99 万元,而上市初期部分渠道以 25.99 万元起的一
2026 款大众途昂Pro 以“Pro 家族”称谓,强调其在智能化与家用全能化上的升级。上市之初厂家公布了多种配置,官方指导价区间和“限时一口价”策略成为舆论焦点——官方指导价区间在约 29.99–35.99 万元,而上市初期部分渠道以 25.99 万元起的一口价进行直售促销。整体定价策略和直销话术显然是面向“把智能化与大空间作为核心诉求”的家庭买家。
途昂Pro 的定位依然是“大7座家用+长途旅行”市场,但它把“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上升为与动力、空间并列的卖点。2026 款推出时,上汽大众把部分高阶智驾功能以非常低的选装价甚至“顶配赠送”的方式下放,意在削弱豪华品牌在辅助驾驶上的差异化溢价,从而吸引想要更现代化用车体验,但预算不想上探 BBA 价位的家庭用户。短期内这种“智能化下放 + 直售/一口价”会形成明显话题效应,但长期还要看经销渠道的持续让利与售后策略。
视觉上,途昂Pro 放弃了过去那种厚重的“德系硬派”味道,前脸采用更扁平、更宽幅的处理;分体式灯组与贯穿灯带、熏黑饰板形成整体“面幅”感,视觉上更接近目前流行的新能源家族风格。下包围处的梯形/网格装饰、两侧大导流槽以及隐藏式排气(在部分工况下为饰件处理)共同营造出“既稳重大又有年轻感”的调性。
侧面保持接近现款的短前悬/长车体比例,但隐藏式门把手与更锐利的腰线,是为了颜值和风阻做出的妥协。总体来说,设计更容易被 30–45 岁的“有孩子但注重面子”用户接受。5158mm 的车长、2980mm 的轴距使其在同级里仍属“宽体大空间”范畴;隐藏式门把手可能在日常使用便利性上引发争议(冬天手套、积雪等工况)。
尾部贯穿式尾灯像素化处理、尾标改写 TERAMONT PRO,后包围采用隐藏/假装双出排气设计,视觉上更精致但实用性中性。
内饰风格向上并向家族化靠拢:中控采用横向联屏布局(含 15 英寸级别中控屏 + 全液晶仪表,且副驾娱乐屏成 Pro 家族特征之一),大量软质材料、翻毛皮与缝线细节提升触感。中控与副驾的联动、多屏协同与 8155 车规级芯片的加持,使车机响应与应用生态更接近同价位新能源车型的体验。
途昂Pro 标配/选配的 IQ.Pilot 系统把“日常能用”的辅助驾驶做到更厚道:官方与行业媒体宣传其达到了 L2+(或接近的分级),并提供无高精地图的端到端高快 NOA(高速领航辅助)功能——厂商在上市策略上把这类功能的门槛压低,部分高配甚至直接赠送或仅需小额选装。短期来看,这对习惯依赖简单 ACC+LKA 的用户是明显体验升级;但需要强调的是,L2+ 仍然需要驾驶员持续监控,且在复杂城市场景或边缘工况(雨、雪、工地临时路况)下系统会被迫降级,这一点媒体也多次提醒。
座椅支持多向电调、加热/通风甚至带按摩(高配),并配有哈曼卡顿等品牌音响可选,目标是把“商务感”与“家庭舒适”兼顾。尺寸直接决定了它在第二排与第三排的乘坐表现:第二排可实现相当舒适的腿部伸展,第三排对成人长途并不算优越但短途和儿童使用很合格。后备箱与座椅放倒后的灵活性仍是途昂家族的优势之一。
动力方面,途昂Pro 继续搭载第五代 EA888 系列 2.0T 发动机,分为低功率与高功率调校:低功率约 157 kW / 340 N·m;高功率可达约 200 kW / 400 N·m(具体数值依据不同版本与调校略有差异),匹配 7 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并提供 4MOTION 四驱系统作为选装或高配标配。这样的动力组合在日常超车与高速并线中都能给出足够的中段推力,高功率版的百公里加速表现明显更活泼。
底盘方面,途昂Pro 在操控质感上仍延续大众“偏向扎实”的调校风格,但有媒体与试驾反馈指出:在 100 km/h 以上胎噪与底盘传来的细碎振动较为明显;前悬在连续小颠簸时滤震略显硬朗(考虑到车重与乘载定位,这既是优点也是短板)。DCC 可变阻尼悬架的存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舒适度与操控之间的取舍,但同级竞品中在 NVH 表现上还有更细腻的对手。
优点(核心卖点):空间与实用性,5.1 米级车身与近 3 米轴距,三排布局对家庭用途友好;后备箱与座椅布局灵活。智能化下放,IQ.Pilot、8155 芯片与较低的 NOA 选装门槛,使其在同价位燃油车中拥有非常高的“智驾/座舱体验”性价比。动力选择与品牌保守,EA888 的成熟度与 4MOTION 四驱为其提供良好的动力和越用性能。
缺点(需要注意的地方):部分路况下的胎噪与细碎振动需进一步优化,对于追求“静谧旗舰感”的用户可能会扣分。从稳重到偏年轻化的设计转向,可能会让传统“大众老粉”与追求极端运动感的用户都各有微词。隐藏式门把手等“潮流”配置在极端使用环境下的实用性,值得实际体验后确认。
如果你是“以三代同堂、长途出行为主”的家庭:途昂Pro 的空间和座舱舒适性值得优先考虑,建议重点看高配或带 DCC 的版本以获得更好的长途舒适性。如果你更看重“静谧与豪华感”而非智能化:可以在同价位考虑部分豪华品牌二手或换购新能源中高级 SUV。
如果你想以较低预算获得较高的智驾体验:途昂Pro 在上市初期的“智驾下放 + 一口价”策略非常适合入手,但要关注经销商的实际交付与售后能力。
途昂Pro 是一次“以智能化撬动家用细分市场”的典型尝试:它把曾经属于新能源或豪华车的体验(大屏、快速车机、L2+ / NOA)带进了燃油大七座车的价位带,这对提升家庭用车的整体体验有明确正面作用。问题在于:当“智能”成为卖点之一,用户对软件与 OTA、售后算法迭代的期待也会随之提高——而经销商与厂家的服务节奏是否能跟上,是决定这款车能不能成为长期爆款的关键。
来源:大超汽车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