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9 09:37 1

摘要:“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点,通常在每年公历 10 月 7 日至 9 日到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 195°,标志着秋意已从凉爽转向寒凉。

“鸿雁来宾、菊有黄华

雀入大水为蛤”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点,通常在每年公历 10 月 7 日至 9 日到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 195°,标志着秋意已从凉爽转向寒凉。

节气

“鸿雁来宾、菊有黄华

雀入大水为蛤”

寒露-二十四节气之一

寒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

从节气起源来看,寒露的命名直白地道出了其核心特征 —— 相较于白露时节 “沾衣欲湿” 的温润露水,寒露时的水汽凝结物已带着明显的寒意,即将迈入凝结成霜的阶段,这也是二十四节气中首个在名称中出现 “寒” 字的节气,堪称气候转折的重要里程碑。

寒露节气

对农人而言,寒露是秋收、秋种、秋管的 “三秋大忙” 时节。农谚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生动描绘了此时的农事图景:北方棉田迎来集中收获期,“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 的俗语催促着农户精收细摘;南方则忙着收割晚稻、采摘石榴山楂,果园里需及时施肥,田间要做好冬小麦的播种准备。从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的播种口诀,到 “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的收获节律,寒露的气候特征早已深深融入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节气

“鸿雁来宾、菊有黄华

雀入大水为蛤”

寒露-物候现象

古人以五日为一候,将寒露十五天划分为 “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 三候,既精准捕捉了时节更迭中的自然现象,更蕴含着对天地运行规律的细腻感知。

一候鸿雁来宾

自白露时节起,鸿雁便陆续踏上南迁之路,它们或排 “一” 字,或列 “人” 字,成为秋日天空最具诗意的动线。到了寒露初候,抵达南方的已是最后一批鸿雁,古人以 “先到为主,后至为宾” 的礼仪观念,将这批晚来的迁徙者称为 “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寒露时节,随着寒气渐盛,往日活跃的雀鸟纷纷隐匿踪迹,而海边却突然涌现出大量蛤蜊。古人观察到蛤蜊外壳的颜色与条纹竟与雀鸟颇为相似,便生出 “雀鸟入水化为蛤蜊” 的想象。

三候菊有黄华

古人认为 “天地万物皆负阴而抱阳”,而菊花偏偏在阴气最盛的时节绽放,这种 “逆时” 而生的特质,让其被赋予了坚韧不屈的品格。

节气

“鸿雁来宾、菊有黄华

雀入大水为蛤”

寒露-传统习俗

登高望远,遍赏红叶是寒露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此时秋高气爽,能见度极佳,山间层林尽染,红叶如火似霞,正是登高揽胜的好时节。古人认为登高不仅能欣赏秋日美景,更能 “避灾祈福”,在开阔视野中疏泄秋愁。

品】

品菊赏菊,共饮菊酒的习俗则与 “三候菊有黄华” 的物候密切相关。寒露时节菊花盛开,古人会举办 “菊花会”,邀友共赏菊花品种,品评花之优劣。文人墨客更是借此雅集,吟诗作赋,留下诸多传世佳作。

吃芝麻是北方常见习俗,民间有 “寒露吃芝麻,到老没白发” 的说法,芝麻可制成芝麻糊、芝麻饼等,口感香甜且营养丰富。南方则流行吃花糕,“糕” 与 “高” 谐音,寓意 “步步高升”,花糕以糯米粉为原料,搭配枣泥、豆沙等馅料,软糯可口。此外,吃秋菜(如荠菜、马齿苋等)也是多地传统,人们认为秋日野菜能清除体内积热,顺应 “秋养收” 的养生原则。

节气

“鸿雁来宾、菊有黄华

雀入大水为蛤”

寒露-

《读书读书》

这是一本关于“读书”“买书”“藏书”这一读书人雅事的集子,由陈平原编写,共收入了林语堂、老舍、周作人、王力、叶灵凤等24位知名学者、作家的48篇文章,带你分享他们的读书智慧和心得。读书是一辈子的乐事,正因为其乐无穷,才引得一代代读书人如痴如醉。随便翻翻,也许在书中,你也能发现自己的影子。

《世故人情》

这是一本由钱理群选编的文集,所谓“世故人情”主要是一种人生智慧与政治智慧。全书节选了22位在现当代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大家如鲁迅、老舍、聂绀弩、郁达夫、叶圣陶等人的散文和小品文,通过选入的这46篇文章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个鲜活而又充满情趣的精神世界。选文短小精炼,意旨深远,语言幽默,是诸多大家人生经验的凝练总结,是他们长时期的思考琢磨融铸成的智慧隽语,给人启发。真诚,不做作。

《闲情乐事》

本书里收入的基本上都是“闲文”,由陈平原选编,搜集了周作人、林语堂、丰子恺、梁实秋、贾平凹等23位作家的所谓“士大夫趣味”作品,所收的43篇文章涵盖了“食”“衣”“住”“行”等更对中国文人口味的消闲之事,最后殿以一组忙闲之辩的文章。每一篇都是作家个体性情的自然流露,都是“生活的艺术”的散文小品。“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生的精义就在于如何把握“忙”与“闲”之间这个颇为微妙的“度”。

《乡风市声》

本书选录了老舍、鲁迅、茅盾、叶圣陶、钟敬文等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名家作品,以风情趣闻为主题,来传达文化的精华,是一本极有阅读趣味的文化读物。

《说东道西》

本书中收录了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大家的散杂文。他们以全球意识、博大情怀,站在平等、独立的角度,用平和的语调,洒脱的态度,自由无羁的评说东西方各民族文化的优劣得失,也表现了自尊自重、敢于自我批判的健全的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同时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幽默感,这些幽默包孕着慈爱与温馨,包含着苦涩,这样的幽默,丰厚而不轻飘,既耐品位,又引人深思!

《生生死死》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