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陈平原×严峰:AI时代,文学如何教育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3 17:11 2

摘要:陈平原,现为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讲座教授、北大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所长 。关注的课题包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

2025年8月17日15:00-17:00

●活动地点

上海图书馆东馆(合欢路300号)7楼阅读推广区

●嘉宾

陈平原、严锋

主讲人

陈平原

陈平原,现为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讲座教授、北大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所长 。关注的课题包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与文字等。

严锋

严锋,毕业于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业余为随笔专栏作家、音乐评论家、资深电脑游戏玩家、IT产品评论家。

活动简介

世界史上,每次特别重大的科技进步,都会伴随一定的价值重组、社会动荡,以及知识结构的变迁。如何直面AI的突飞猛进对文学教育的致命冲击,这牵涉到文学教育的宗旨、目标及方法,而后才是具体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以及课堂重塑。人文学科如何审时度势,回应冲击,站稳脚跟?且听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与复旦大学严锋教授畅谈“AI时代,文学如何教育”,为什么学,该如何教,有哪些独门绝技是AI代替不了的?

相关图书

《AI时代的文学教育》

作者:陈平原 主编

从ChatGPT横空出世到Deepseek震惊全球,短短几年间,人工智能从一个高深的专业领域,变成一个狂欢的全民话题。受其深刻影响。作为大学教授,尤其是人文学者, 对此自然格外敏感。

世界史上,每次特别重大的科技进步,都会伴随一定的价值重组 、社会动荡 ,以及知识结构的变迁。这回自然也不例外。有鉴于此,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组织专家团队,畅谈“AI时代的文学教育”,内容包括对于文学创作 、文学批评 、文学研究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于文学教育的宗旨与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论文要求与学术伦理等的重新思考。

主办方

上海图书馆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民晚报·夜光杯读书会

本文来自【北京大学出版社】,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