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肇庆市高要区莲塘镇官塘村,拥有二三十年加工历史的花生产业曾因“地摊经济主导、电商引流缺失、种植技术传统”陷入困局——当地花生厂从鼎盛时期的数十家锐减至10家左右,年产值仅2000万元,且80%依赖线下销售。广东理工学院“极智佳创”团队在指导老师党委学生工作部
在肇庆市高要区莲塘镇官塘村,拥有二三十年加工历史的花生产业曾因“地摊经济主导、电商引流缺失、种植技术传统”陷入困局——当地花生厂从鼎盛时期的数十家锐减至10家左右,年产值仅2000万元,且80%依赖线下销售。广东理工学院“极智佳创”团队在指导老师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谢桂袖,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梁慧仪等带领下,深入调研后打造“智慧商农—AI赋能数智化助农商业平台”,该项目曾获2024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立项省级项目、2025年广东理工学院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总决赛银奖、2024年广东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项目软件著作权以及校赛、院赛等各大双创类竟赛荣获奖项十余项。2024年团队共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件,软件著作权15件。在每一项赛事打磨中进一步优化技术落地细节,最终以技术破局农产品滞销难题,推动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
如今,“智慧商农”已构建起“技术+品牌+渠道”三位一体的助农体系:前端依托AI虚拟人直播、数据可视化看板展示产品,并设计“肇小生”专属IP提升品牌辨识度。“官塘花生口感独特却困于销路,我们要做的是用AI技术打通‘田间到餐桌’的数字链路,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专属AI虚拟人直播平台。”项目负责人钟佳欣带领成员扎根官塘村,通过三大创新破解行业痛点:技术层面引入AI虚拟人直播,成本仅为真人直播的5%,且支持24小时不间断服务,大幅降低成本并提升流量获取效率;功能层面开发AI客服“小花”,对接农商专属知识库实现精准答疑,同时运用Echarts可视化技术呈现产销数据,助力农户科学决策;设计层面打造动态IP形象与包装,使“花信风华”品牌曝光量提升300%,产品附加值显著增长。
团队以“跨学科融合”为引擎,集结计算机、会计、机械电子等专业学子,形成“技术开发—市场调研—财务分析”全链条能力。两年来,团队以“老带新+实战化”为核心理念:高年级成员以企业项目标准指导新人,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赛场利刃。目前,平台已帮助官塘花生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带动当地农户人均增收15%,年产值预计从2000万元提升至3000万元以上。谈及未来规划,团队计划深化与科大讯飞的合作,“我们的目标是构建‘数字赋能—品牌增值—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让智慧商农成为乡村振兴的‘数字桥梁’。”项目发起人林佳炜和谢佳成表示,团队正与当地政府对接,拟将成功模式复制到更多村镇,助力万千农民共享数智化红利。(通讯员:钟佳欣)
团队成员比赛过程图片
来源:教育新闻广东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