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广州五年级孩子自杀,他的遗书让女老师陷入“死局”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9 09:15 4

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雪妈说故事

2023年2月7日,广州五年级的小孩小付在留下遗书后,从学校的6楼一跃而下,不幸身亡,而且还导致其班主任陷入“死局”。

这个孩子究竟经历了什么事情,才会毫不犹豫的从6楼一跃而下呢?为什么其班主任又会因此陷入“死局”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来之不易却陪伴短暂

小付的母亲罗女士因为身体原因,所以一直没办法怀孕,而结婚多年,一家人求子心切,所以她只得选择通过试管受孕。

终于,在罗女士38岁的时候,成功生下了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小付。

因此在知道了自己千辛万苦才拥有了的孩子竟然在学校出事之后,崩溃万分,强撑着身体想要搞清楚好好的孩子为什么在学校出了事,于是一纸诉状就将学校告上了法庭。

法院一审判决校方应该承担40%的责任,赔偿罗女士一家32万余元。

对于这个结果,罗女士并不能接受,认为自己孩子的离世完全是因为班主任的知情不报,于是再一次向法庭提出了诉讼,要求追究班主任“过失致人死亡罪”。

但是真的是其班主任的行为导致了小付的死亡吗?似乎并不是。

据小付班主任刘老师的描述,在小付出事前,她在办公桌上发现了小付留下的纸条,上面写着:刘老师,您觉得我要自杀吗?假如您看到了。

刘老师在向年级级长通报了纸条的事之后,立马在当天下午5:30约谈小付,对小付进行沟通和心理疏导。

通过交谈,刘老师得知小付的心理压力是来自于他的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小付的母亲经常会否定他的努力,对小付进行辱骂。

而经过这次将近一个小时的开导,小付的语气也放松了很多,而且心情也平缓了下来。但是小付又再三恳求道,希望刘老师不要将这件事情告诉他的父母。

刘老师看着没有自杀欲望的小付,再三考虑之后,还是遵守了二人的约定,可是她没想到自己这个举动也将自己陷入了如今的“死局”当中。

在当晚的8点25分左右,小付在刘老师的办公桌上留下遗书,大约在9分钟之后就从宿舍的六楼一跃而下。

在遗书里,小付对班主任刘老师一直以来照顾自己表达了谢意,也和刘老师做出了告别,同时,也表达了对父母的感谢。

根据小付的遗书来看,可以说小付的遗憾离世和班主任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是小付的妈妈罗女士却坚持认为是刘老师工作的不细致导致了现在的结果。

认为刘老师在明知孩子有轻生意向的时候,不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就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对学生的不负责。

可是就算是第一时间告知家长,真的能够解决孩子具有轻生意向的问题吗?似乎也并不是。

就小付来说,自杀的念头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这次真正付诸实际之前,小付就曾经在日记里两次表达过要“自杀”的念头。

可是无论如何,当小付给刘老师留下纸条的那一刻,刘老师就被迫陷入了这个“死局”。

无论刘老师当初是否选择将小付有轻生念头的事情告知家长,她都无法从这件事情中全身而退。这并不是空口谈论,都是有实际案例佐证的。

实践得真知

其一,就是现在这种情况,老师在开解过小付之后,在小付没有自杀念头的情况下,为了保持他情绪的稳定,替他保守了秘密。

结果当天晚上小付就跳了楼。无论是出于哪种意愿,对于家长来说,老师就是知情不报,瞒着家长的行为,是不能逃脱责任的。

其二,就是老师违背了和学生的约定,将此事告知了家长。

就以李雪琴为例,她大学的时候曾经患重度抑郁,因此找到了心理老师谈话。

心理老师保证会保密的内容,最终还是被家长知道了,结合她后续的成长来看,心理老师的这种“背叛”行为导致了她病情进一步恶化。

而就小付这件事情来说,倘若刘老师告知了孩子的家长,难道小付不会被责骂吗?

而这种情况下,倘若孩子选择了自杀,那么老师告知家长孩子具体情况的这件事情是不是也意味着老师造成了孩子死亡?

其三,在疏通孩子的心理状况后上报学校,然后由班主任和校领导共同出面去让家长带孩子回家休学。这种做法可以说是最大的避免学校责任的方式。

但是从那个老师而言,倘若最后真的发生了悲剧,那么这个老师是否会从心里面产生一种自责,认为是自己工作能力的不到位?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不会对班主任追责吗?似乎也不一定......总而言之,当孩子向老师给出求助纸条的那一刻,就将老师画在了圆圈内,难以破“死局”。

在当下的教育大背景下,老师如何能在尽好自己责任的同时,保全自身呢?这似乎是无解的,当然,这并不是替老师诉苦的意思,而是对当下一个很普遍的社会现象进行探讨。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会将孩子出现一些小问题就都归结于老师职责的不到位,老师身上的枷锁也越来越沉重,在日常生活中对待学生更是谨小慎微。

当学生的活动范围仅仅被局限在教室中时,更束手束脚的其实是老师。这样的被舆论压力和时代压力所裹挟的老师真的能教育出勇猛果敢的孩子吗?

我们不得而知......更让人悲哀的是像小付这样类似的新闻还有很多,当老师无法自主的在三尺讲台上授课时,这种教育困局该如何打破?戴着枷锁的老师又该如何打破教书和育人的隔阂?

来源:雨夜流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