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 10 月 11 日客战爱沙尼亚、14 日主战国以色列的世预赛关键战临近,意大利队主帅詹纳罗・加图索(Gennaro Gattuso)在科维齐亚诺训练基地开启战术革新 —— 不仅正式试验三后卫体系,更根据对手特点敲定两套差异化首发阵容。此前加图索执教意大利
随着 10 月 11 日客战爱沙尼亚、14 日主战国以色列的世预赛关键战临近,意大利队主帅詹纳罗・加图索(Gennaro Gattuso)在科维齐亚诺训练基地开启战术革新 —— 不仅正式试验三后卫体系,更根据对手特点敲定两套差异化首发阵容。此前加图索执教意大利队的前两场比赛均采用 4-4-2 或 4-2-3-1 进攻阵型,如今为应对波利塔诺、扎卡尼伤缺的困境与对手差异,他明确表示 “放下自我”,以球队利益为重调整战术,力求两战全取 6 分冲击世界杯资格。
三后卫体系提上日程:伤病倒逼 + 防守隐患促变革
加图索此次战术调整,既有伤病因素的客观推动,也源于对球队防守问题的主动修正。攻击手波利塔诺(Matteo Politano)、扎卡尼(Mattia Zaccagni)伤缺,导致边路人员轮换受限,加图索只能启用斯皮纳佐拉(Spinazzola)与皮科利(Piccoli)作为替代;而九月世预赛 5-4 险胜以色列一役,即便包含两粒乌龙球,单场丢 4 球的表现仍暴露防线漏洞,让他意识到体系优化的紧迫性。
“一名教练必须能应对所有情况,我得把个人偏好放一边,选择对球队最有利的方案。” 加图索在训练沟通中强调,尽管个人不偏爱三后卫,但 “球队需要什么,我就会推行什么”。他进一步剖析防守逻辑:“近年多数球队防守侧重‘参考点’而非‘区域’,这是全新训练模式,我们需找到平衡 —— 现代足球中单纯人盯人已难以应对复杂局面。”
训练分组初显轮廓:锋线稳双前锋,两套阵容锁定对手
在科维齐亚诺基地的战术训练课上,加图索将球员分为橙、绿、蓝三组演练,三后卫与四后卫体系的人员搭配同步推进。从分组看,巴斯托尼(Bastoni)、卡拉菲奥里(Calafiori)始终是防线核心,托纳利(Tonali)、巴雷拉(Barella)稳居中场,基恩(Moise Kean)与雷特吉(Mateo Retegui)的双前锋组合则全程锁定锋线,这几人也成为两套阵容的 “铁打主力”。
据《米兰体育报》披露,加图索已为两战设计明确首发方案:客战爱沙尼亚(10 月 11 日):采用攻击性 4-4-2 体系,最大化边路冲击力。预计首发:多纳鲁马(Donnarumma);迪洛伦佐(Di Lorenzo)、巴斯托尼、卡拉菲奥里、迪马尔科(Dimarco,斯皮纳佐拉替补待命);坎比亚索(Cambiasso)、巴雷拉、托纳利、拉斯帕多里(Raspadori,高位边路活动);基恩、雷特吉。这套阵容中,拉斯帕多里的边路站位是关键,可利用其在马竞练就的边路突破能力,配合迪马尔科的前插,形成左路双重威胁。
主战国以色列(10 月 14 日):切换为三后卫体系,3-5-2强化防守稳定性。预计首发:多纳鲁马;曼奇尼(Mancini,科波拉替补)、巴斯托尼、卡拉菲奥里;迪洛伦佐(坎比亚索替补)、巴雷拉、洛卡特利(Locatelli,克里斯坦特替补)、托纳利、迪马尔科;基恩、雷特吉。三后卫配置可弥补此前防线漏洞,中场新增洛卡特利的拦截能力,同时保留双前锋的进攻火力,兼顾防守与反击效率。
此外,十月新增的国家队新人也在阵容轮换中占据位置:坎比亚吉(Cambiaghi)凭借攻防全能属性,成为边路重要替补;尼科卢西・卡维利亚(Nicolussi Caviglia)则在训练中演练中场低位组织,为洛卡特利、克里斯坦特提供轮换支持。
两战目标明确:先取爱沙尼亚立信心,击败以色列锁附加赛
尽管战术与阵容存在差异,但加图索对两战的目标始终统一。首战客战爱沙尼亚,他希望以 4-4-2 的攻击性阵容实现 “开门红”,为战术调整积累信心;次战主场对阵以色列,作为锁定附加赛资格的关键战,三后卫体系的稳定性将成为胜负关键。“两套阵容都是为了赢球,针对不同对手做调整,是对比赛最基本的尊重。” 加图索强调,目前球员体能较九月显著提升,且通过训练已初步适应战术切换,“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训练成果转化到比赛中”。
从战术试验到阵容敲定,加图索正以 “务实求变” 的思路推动意大利队前行。对蓝衫军团而言,此次世预赛两战不仅是冲击世界杯的关键战役,更是战术体系升级的 “实战检验”—— 若能在两套阵容中都实现胜利,将为球队后续征程注入强劲动力,也印证加图索 “放下自我为球队” 的执教理念成效。
来源:台球有料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