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母亲出过一次车祸后,父亲就在家照顾母亲,家里还有个弟弟,因此在没上大学期间,Y是比较辛苦的,既要承担家里家务,又要照顾弟弟。
国庆放长假第一天,早起带着俩娃回了老家,晚饭过后,我们去游乐场看跳舞,期间遇到了儿时玩伴Y。
Y也带着闺女看跳舞,期间我们简单地闲聊了几句,了解到她闺女比二宝小了差不多一岁。
这些年Y常年在南京待着,虽然不怎么联系,但也会从老妈这边了解到她的一些情况。
Y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俗称肥胖症,后来上大学之后,病也慢慢的好了。
母亲出过一次车祸后,父亲就在家照顾母亲,家里还有个弟弟,因此在没上大学期间,Y是比较辛苦的,既要承担家里家务,又要照顾弟弟。
这些年Y一直在南京上学,据说读到研究生,还是学的法律专业。
前两年经过老家邻居的介绍,跟我小学的同学结了婚,现在两人都在南京工作,婆婆帮忙带孩子。
别看轻描淡写的几句话道出Y的经历,但背后的艰辛是无人感同身受的,现在也她也是苦尽甘来。
很多人总说“命运不公”,可Y的经历反而印证了巴尔扎克说的那句话:“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
这世上从来没有凭空而来的逆袭,那些靠自己打拼出来的传奇,往往是咬牙硬扛的坚持。
印象深刻地是河北沧州的庞众望,从出生起就被苦难缠绕:
父亲患精神分裂症,母亲下肢残疾靠轮椅行动,3岁就跟着长辈捡废品补贴家用,6岁确诊先天性心脏病,母亲推着轮椅带着他,挨家挨户借钱才凑够4万手术费。
可他从未向命运低头,8岁起每天放学捡废品还债,在垃圾堆旁写作业,10岁便扛起家务照顾父母,墙上贴满的奖状成了破旧土房里最亮的光。
2017年,他以理科684分的成绩获清华大学自强计划降分录取。
如今已是精密仪器系博士研究生,还把300万科研奖金悉数捐出,设立助学金、建电脑教室、救助先心病患儿,把自己受过的苦都变成了照亮别人的光。
Y亦是如此,她没把肥胖症当人生差评,也没把家庭重担当摆烂理由,反而像攒零钱一样攒力气,把别人抱怨的时间,都用来啃书本、拼学业,那些熬不下去的时刻,终究成了托举她向上的阶梯。
反观现在很多人,稍微遇点挫折就喊太难了,工作累一点就想躺平,生活有点不顺就怪运气不好,感叹命运不公。
可比起Y和庞众望曾经的困境,我们遇到的大多是擦伤而非重创。
尼采说:“那些杀不死我的,会使我更强大。” 这位哲学家自己饱经磨难,却用如此坚韧的话语鼓励着我们,庞众望的经历正是这句话的话的最好诠释。
他曾因家境贫寒被异样目光注视,曾害怕有负众望而内心煎熬,却在清华师生的温暖守护下,在科研探索中找到自我,最终立下科研报国的志向,用三项国家发明专利、多篇SCI论文回应了所有期待。
同样在苦难中淬炼出力量的还有贝多芬、海伦凯勒,这些故事都在证明,苦难从不是命运的终局,而是成长的试金石。
Y的苦尽甘来,从来不是运气突然降临,而是她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把苦难熬成了底气。
就像庞众望在日记里写的:“既然苦难选择了你,你可以把背影留给苦难,把笑容交给阳光”。
他们都用行动诠释了:生活从不会无缘无故偏爱谁,你扛过的苦、读过的书、拼过的劲,最终都会变成人生里的加分项。
毕竟,真正的幸运,从来都是越努力越幸运的必然结果。那些看似迈不过去的坎,咬咬牙跨过去,都成了人生的勋章。
你一定也有过“快撑不下去”的时刻吧?可能是赶项目到凌晨的疲惫,或是扛着压力没人懂的孤独……
现在回头看看,那段难捱的日子,是不是已经变成了你最硬的底气?评论区聊聊你的故事,我会认真陪你梳理,给你最贴心的建议!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