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里人是不是也曾糊涂过,楼下的小区麻将馆每天都有人搓麻,商场里的台球厅里也是一片打球的人景象,这些地方,到底算不算“娱乐场所”?要是碰到点儿纠纷,能用《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来维权不?最近官方终于弄明白了,结果让不少人都大吃一惊——麻将馆、棋牌室、台球厅、保龄球馆
家里人是不是也曾糊涂过,楼下的小区麻将馆每天都有人搓麻,商场里的台球厅里也是一片打球的人景象,这些地方,到底算不算“娱乐场所”?要是碰到点儿纠纷,能用《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来维权不?最近官方终于弄明白了,结果让不少人都大吃一惊——麻将馆、棋牌室、台球厅、保龄球馆,竟然都不归法律上的“娱乐场所”范畴!这究竟是为什么?背后又有啥法律支撑?
说到王大哥遇到的烦心事儿,他在小区门口开了个棋牌室,基本上就是方便邻里街坊下下棋、搓搓麻将,每小时每桌收20块钱的服务费。前段时间有人举报他是“违规经营娱乐场所”,说他没有办理《娱乐经营许可证》。王大哥当时吓了一跳,赶紧跑文化和旅游局打听情况,工作人员却跟他说:“你这个棋牌室不属于娱乐场所,不需要办那个许可证。”王大哥满脸困惑:“每天有人在这儿玩,怎么就不算娱乐场所了?”
其实不光是王大哥,这个问题曾经在2022年就有人问过。有位王女士给市场管理司留言,问:“以麻将馆为主要经营的棋牌室,算不算《娱乐场所管理条例》里面说的娱乐场所?”很快,官方就回复了,核心也就是一句:“《娱乐场所管理条例》里面的娱乐场所,指的是那些以营利为目的、向公众开放的歌舞、游艺场所;像棋牌、麻将这种类型,因为没有文化内容,不属于条例的管理范围。”
咱们再仔细捋一遍相关法规,《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二条里面明确写着,娱乐场所以从事“歌舞、游艺等活动的场所”林林总总;另外,《娱乐场所管理办法》更详细,把歌舞娱乐场所定义成“提供伴奏音乐、歌曲点播或者舞蹈场地的地方”,而游艺娱乐场所则是“使用游戏游艺设备提供服务的场所”。这么一分析就很明白了,像KTV、夜总会这种能唱歌跳舞的,游戏厅里有抓娃娃、投篮的,这些都归属于条例管理范围;反倒麻将馆只摆麻将桌,棋牌室都是棋牌,没有歌舞,也没有游艺设备,自然不算!
像台球厅和保龄球室,情况跟麻将馆差不多。早在2022年4月,姜先生就问过:“营业性的台球厅和保龄球室是不是归文化和旅游部门管理,还能不能用《娱乐场所管理条例》来查?”官方的答复很明确:这类场所,像台球和保龄球,根本不在条例管辖范围内。就是说,这些地方的经营,没归专门管娱乐场所的部门负责,有啥问题的话,就得找当地政府或其他相关部门出面解决。
事情一传出去,网友们都议论开了。有在开棋牌室的网友感慨:“终于等到官方的说法了!以前有人说我这是违规的娱乐场所,现在总算可以放心继续经营了。” 也有常去台球厅的网友打趣道:“怪不得台球厅不用像KTV那样半夜关门,原来它不属于娱乐场所范围啊!” 不过,也有网友担心:“既然不算娱乐场所,那谁来管理这些地方的卫生和安全呀?要是真的出点事可怎么办?”
其实大家没必要太担心,官方回复也说明了这点。说如果地方党委政府觉得需要文化和旅游部门来管这些场所,会根据“三定”方案(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来安排,属于政府交办的任务,各地会自己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比如,有些地方会要求麻将馆进行登记备案,同时规定营业时间不能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台球厅也会定期检查消防设备,确保顾客的安全。换句话说,这些场所虽然不算“娱乐场所”,但也不是没人管,只是管理部门和依据不同罢了。
再举个例子,李大姐在县城搞了个保龄球馆,之前有人投诉说噪音太大,影响旁边的店铺。要是算娱乐场所,就得找文化和旅游局来处理;但因为保龄球馆不属于娱乐场所,最后由城管部门出面协调,让李大姐加装了隔音棉,问题很快就弄好了。这就说明,不管是不是娱乐场,只要在经营上出现问题,总会有相应的部门来处理,消费者不用担心维权没人管。
不过得提醒各位经营者一句,别以为不归娱乐场所范畴就能随便来搞事。拿麻将馆来说吧,不能搞赌博,要是有人在里面赌钱,公安肯定还是会查处;台球厅也得保证安全措施,要是顾客因为地面滑倒摔伤了,老板照样得负责。这么说,官方把这些场所划出娱乐场所范围,主要是为了明确管理界限,绝不是给你们“开后门”,该遵守的法律法规还是得乖乖守着。
咱们老百姓日常要明白这些,有啥用呢,就比如去KTV消费,碰到商家违规经营了,凭《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还能维护权益;可要是遇到麻将馆里的事,就不能这么用这个条例了,只能找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打12345市民热线。搞懂这些差别,在维权时才能对号入座,不会瞎折腾,少走弯路。
说到底,官方说麻将馆、台球厅啥的不算娱乐场所,主要是为了让法规执行得更准,更不至于“一刀切”。各种经营场所有各自的特色,管理也得有区别,这样才能既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又保障消费者的利益,让市场更有秩序。大家要弄明白这个法律界限,不管是开店还是在外头消费,都能心里有数,少些疑虑,多点安心。
来源:金融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