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18日,新疆一职工在自家棉花地里干活时,忽然瞥见旁边的马路上卧着一个小东西,他走近一瞧,是一只“小鸟”。
新疆一农民在自家棉花地旁发现了一只从未见过的“怪鸟”。
调查身份后,连专家都大吃一惊,这竟是消失96年的“濒危灭绝种”!
这只鸟的罕见程度,仅仅只有一张标本图片。
那么这“怪鸟”到底啥来头?
棉花地旁发现“怪鸟”
2025年8月18日,新疆一职工在自家棉花地里干活时,忽然瞥见旁边的马路上卧着一个小东西,他走近一瞧,是一只“小鸟”。
这鸟长得有点像鹰,但又和平时常见的鹰不太一样,它一只翅膀软趴趴地垂着,虚弱地躺在沙土里一动不动,看样子像是受伤了。
再加上当地警方经常进行野生动物保护宣传,人们耳濡目染,这名职工很快就意识到,这只鸟可能是保护动物。
他不敢耽误,紧忙掏出手机给派出所打了电话。
“警察同志,快来!在我家附近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看着像只鹰,应该是野生保护动物。”
电话那头的民警一听,立即驱车赶到了现场,警车停在那片棉花地旁,刚下车民警就看到了那只趴在沙土地上的小鸟。
民警走近观察,发现这只小鸟果然很特别,羽毛是浅沙皮黄色,上面还带着暗褐色的波浪形斑纹,趴在地上时活像一片枯树叶。
要不是一旁的职工指认,根本看不出来沙土里还藏着只鸟!尽管它受伤蜷缩在地上,但那尖锐的喙部,却暴露它猛禽的身份。
这小鸟警惕性非常强,一察觉民警靠近,哪怕翅膀受伤抬不起来也要扑腾着,扬起尖锐的喙,朝着民警的方向狠狠猛啄。
还一直“吱吱吱”地叫,那模样又惊又怕,民警也不敢轻举妄动,本来这小鸟伤着了就怕人,如果硬抓它,一挣扎容易加重伤势。
于是民警们赶紧从警车上拿来了纸箱,里面还垫了软和的棉布,甚至还特意用小刀在纸箱上戳了几个透气孔,这样小鸟待在里面就不会闷着。
然后他们慢慢蹲下来,有人轻声安抚着,趁着小鸟扑腾幅度变小的瞬间,几个人配合着轻轻把它捧起来,小心翼翼地放进纸箱里。
盖好盖子后,民警仔细检查了一圈箱子,确保盖严实了不会让小鸟受到惊吓,之后才稳稳端着箱子,驱车回到了派出所。
一进门,几个民警围着纸箱里的小鸟左看右看,愣是没认出来到底是啥品种。
难道是消失96年的它?
于是他们立即在网上搜索新疆本地珍稀鸟类资料,突然弹出来一张标注着“1929年标本采集”的图片,让所有人震惊。
因为图片里的鸟,无论从体型大小、羽毛颜色还是喙部形状,都跟纸箱里的小鸟一模一样!中亚夜鹰
于是民警立即对这张照片展开了调查,发现照片中的鸟叫做中亚夜鹰,是新疆特有的罕见鸟类。
1929年英国鸟类专家在皮山县发现了唯一雌鸟标本后,96年来从未再有过活体记录,被列为世界濒危物种。
难不成箱子里的小鸟真的是它?
民警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赶紧拨通了当地野生动物保护救助的电话,把这只鸟的外形和受伤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工作人员。
民警刚说到“好像是中亚夜鹰”,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就“炸了锅”,声音变得非常激动。
“什么?疑似‘中亚夜鹰’?这可近百年没有再出现过了,我们也只是在为数不多的资料中见过标本图片。
为了弄清楚这只鸟是否为“中亚夜鹰”的活体。
工作人员叮嘱民警小心护送,不要剧烈晃动纸箱,在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快速度送来鉴定。
等小鸟送到救护站后,工作人员一边检查小鸟的伤势一边核对关键的辨识点。从体型特征、羽毛纹路、肢体形态一一确认后。
工作人员这才敢确定这就是消失96年的中亚夜鹰!
救护站从事几十年的老员工,看着这来之不易的中亚夜鹰,感慨道,能亲眼看见中亚夜鹰重新出现,真是不容易啊。
那么绝迹近百年的中亚夜鹰,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珍贵的中亚夜鹰
中亚夜鹰是夜鹰科夜鹰属的一种中国特有鸟类。它们体长仅19厘米,跟成年人手掌差不多大小,体重约60克,捧在手里相当于一个鸡蛋的重量。
虽然它们体型娇小,但被惹急了会用尖喙猛啄,展现出惊人的攻击性。它的身体呈流线型,飞行时几乎无声,是典型的夜行性捕食者。
目前,中亚夜鹰并没有明确的分布记录,专家推测它们或许在一些中亚地区的国家干旱或者半干旱区域有分布。
因为中亚夜鹰对栖息地有着明确偏好,更倾向于生存在干旱环境,喜欢有起伏的灌丛沙丘,既能提供隐蔽场所,又方便夜间起飞捕食。
它们还喜欢红柳、梭梭等耐旱灌木形成的天然“遮阳棚”,因为中亚夜鹰白天完全静止时,连呼吸都放轻,活像块被风化的石头。
而2025年发现的那只夜鹰,要不是因为翅膀受伤扑腾,民警根本发现不了它藏在棉田边。
除此之外,农田周边的沙土地区也是个不错的栖息地。这些地方有许多飞虫为中亚夜鹰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另一方面,它们白天紧贴沙地保持体温,稀疏的植被和农田周边的隐蔽角落是他们躲避天敌的安全场所。
专家推测,这次能够在新疆发现活体中亚夜鹰,应该是新疆荒漠治理工作见效了,环境越来越好,昆虫数量增加,为它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再加上这只中亚夜鹰因为翅膀骨折导致无法正常飞行,被迫降落到农田附近,正好被人发现,得到了及时救治。
如今这只罕见的“暗夜精灵”已经被安排在救助站安心养伤,每天都有人定时定点的喂养照顾。
工作人员表示等这只中亚夜鹰完全康复后,将会根据它的生存习性,放生在一处人烟稀少、植被茂密的自然区域,让它好好生活。
来源:陈三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