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了还在纠结!电视机到底还有没有购买必要啊?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6 04:45 1

摘要:“杠上花!”“幺鸡!”麻将牌相互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如同一股喧嚣的浪潮,无情地淹没了春晚主持人那饱含热情的拜年声。在2025年的这个春节夜晚,电视机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身份危机。它孤独地立在客厅一角,屏幕里的春晚热闹非凡,歌舞升平、笑语欢声,可却无人投去关注

#现在的电视机只是个摆设,你认同吗##现在有智能手机,家里的电视机还开过吗#

“杠上花!”“幺鸡!”麻将牌相互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如同一股喧嚣的浪潮,无情地淹没了春晚主持人那饱含热情的拜年声。在2025年的这个春节夜晚,电视机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身份危机。它孤独地立在客厅一角,屏幕里的春晚热闹非凡,歌舞升平、笑语欢声,可却无人投去关注的目光。

回想起来,上次打开电视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大家似乎都习惯性地将它开启,却并非是为了认真观看节目。环顾四周,亲戚们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的人围坐在麻将桌旁,全神贯注地盯着手中的牌,嘴里不时喊出兴奋或懊恼的话语;有的人则低着头,手指在手机屏幕上飞速滑动,沉浸在短视频和王者荣耀的洪流中;年轻一些的更是直接坐在电脑前,专注地与朋友联机三角洲,键盘敲击声和游戏中枪声的音效交织在一起。电视机仿佛成了一个被遗忘的摆件,仅仅是客厅布局中的一个装饰,失去了它原本作为家庭娱乐核心的重要意义。

2025年的电视机市场,正处于一场深刻而艰难的转型之中。相关权威数据清晰地揭示了这一严峻的现实。在中国城市家庭中,有线电视的使用率已经跌破了40%,这意味着超过六成的家庭对有线电视失去了兴趣。而在95后这一充满活力与个性的年轻群体中,情况更为糟糕,仅有15%的人仍然将电视作为主要的娱乐设备。曾经,电视机是家庭娱乐的中心,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欢乐时光。然而,时代的变迁让这一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智能电视的开机率也呈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从2022年日均2.5小时的观看时长,锐减至2025年的1.2小时。如今,智能电视更多时候只是充当着智能家居的中控屏,人们通过它来控制家中的灯光、空调等设备;或者作为一个投屏工具,将手机或电脑上的内容投射到大屏幕上。曾经那个承载着无数家庭欢乐回忆的电视机,如今却在时代的浪潮中逐渐失去了它的光芒,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困境。

在当下的视听领域,电视机正面临着双重困境。其一,为内容迁移的困扰。在如今的流媒体时代,爱奇艺、芒果 TV 等主流视频平台呈现出明显的观看终端倾向。超过八成的用户更青睐于借助手机或平板来畅享各类精彩内容,而选择电视端的会员占比竟不足三成。这一数据的巨大落差,清晰地反映出内容消费场景已逐渐从电视端向移动端转移。其二,是技术滞后之痛,在画质追求日益严苛的当下,电视技术的发展却未能跟上步伐。4K/8K 这类代表着高画质水准的片源极度匮乏,犹如在美食盛宴中缺乏珍馐佳肴。同时,HDR技术作为提升画面质量的关键因素,其普及率至今仍未过半。如此一来,观众本应沉浸于高画质内容所营造的震撼视听体验中,却因技术的掣肘,只能面对低画质的观看感受,两者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极大地影响了观看的愉悦感和沉浸感。

如今,电视的主力消费人群结构呈现出复杂的态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爱奇艺等视频平台以及综艺节目的受众。尽管当下电视剧档期也存在一定热度,然而与十多年前那种全民追剧、万人空巷的盛景相比,着实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平日里热衷体育赛事的观众而言,他们往往仅在比赛正式开场的时段才会开启电视机,赛事之外,电视机便被闲置一旁。

此外,游戏玩家群体本也是电视的重要使用人群。过去,他们常常借助游戏机在电视上畅享游戏乐趣。但如今,手机游戏以其便捷性和丰富性,不断挤压着他们的娱乐时间,使得他们只能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段里,才偶尔使用电视搭配游戏机进行游戏。

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归因于近年来投影仪与智能手机的双重冲击。下面,我们先来剖析投影仪的崛起态势————2025年,家用投影仪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同比增幅高达120%。随着露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租房场景的日益普遍,消费者对于便携设备的需求愈发强烈。这种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年轻人更加倾向于选择能够随时收放、易于携带的投影设备。

诚然,投影仪目前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白天光线充足的环境下,其画质表现往往差强人意;安装调试过程也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然而,这些痛点并未阻挡其市场份额的扩张。凭借着能够提供大屏观影体验的独特优势,投影仪成功吸引并分流了一部分追求沉浸式视觉享受的消费者。

近年来,智能手机已然成为家庭设备中的娱乐霸主。抖音、快手、西瓜视频、B站等竖屏平台,以其独特的魅力,平均每日占据用户3.2小时的宝贵时间。这种碎片化的娱乐模式,如同一场悄无声息的革命,彻底重塑了人们注意力的分配格局。大英寸手机的广泛普及,更是让小尺寸电视的处境雪上加霜。其7英寸以上的显示面积,宛如一把利刃,直接消解了小尺寸电视在家庭娱乐中的存在意义。曾经,电视是家庭娱乐的核心,承载着一家人的欢乐时光。然而,在智能手机的强大攻势下,小尺寸电视正逐渐失去其原有的地位,面临着被边缘化的严峻挑战。

当然,近年来电视行业也在进行集体反思,并在定位上做出了一些转变。首先是技术层面的细分。OLED 及 MiniLED 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借助万元级的定价策略,打造出近乎专业影院级别的视觉效果,精准瞄准一小部分对高品质视听体验有极致追求的人群,并为他们提供与之适配的电视解决方案。除了三大运营商所提供的差强人意的电视盒子之外,还有像网飞等平台的服务,可与高性能电视进行搭配,进一步丰富用户的观影选择和体验。

即便电视行业在技术定位等方面有所转变,但在电视内容这一核心领域,仍难以避免地陷入困境。近十年来,电视台收视率呈整体下滑态势。近三年,国产剧在豆瓣的平均评分仅为 5.2 分,表现平平。与此同时,综艺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新意与亮点。如此种种,使得观众纷纷回流至经典老剧的点播中,去重温往昔的精彩。在快节奏观赏体验方面,电视更是远远逊色于手机短视频和网红直播。电视内容缺乏能瞬间抓住观众眼球的爆点,供给乏力,这一状况也暴露出传统电视台与流媒体平台在内容创新上的双重困境。双方似乎都在寻找新的突破点却又举步维艰,难以创作出既能迎合当下观众多元需求,又独具特色、引人入胜的优质内容。

时至今日,电视机仅在特定场景下存在刚性需求。尽管电视市场整体呈现萎缩态势,但在以下场景中,它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其一,对于影音发烧友而言,电视机依旧是他们的首选。85英寸以上的OLED电视搭配杜比全景声系统,能营造出手机和投影仪都难以企及的沉浸式视听体验。那细腻逼真的画面质感,配合环绕立体的音效,仿佛能将观众带入到另一个真实的世界中。

其二,在家庭互动方面,电视机作为大屏纽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温馨的亲子观影时光,到阖家团圆的春节相聚时刻,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共同观看节目,这种共享的社交属性让客厅重新成为情感交流的核心场所。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分享感受,加深彼此的情感联系,电视机成为了凝聚家庭情感的重要媒介。

其三,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无论是PS5Pro、Xbox Series X这类专业游戏主机,还是高性能ITX迷你主机,与4K144Hz电视的组合,相比专业电竞显示器更具震撼力。在这样的搭配下,游戏画面的高分辨率和高刷新率得以完美呈现,游戏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清晰展现,每一次动态场景的切换都流畅无比,给玩家带来更加身临其境的游戏体验。

总体而言,在当下电视尺寸的抉择中,55英寸以下的电视机正在逐渐缓缓退出主流市场的舞台,65至75英寸的电视则逐渐成为新的消费标尺。可以说我们的电视机正逐步从大众皆可触及的消费品,演变为精准贴合细分需求的场景化工具,这个工具的价值评判标准也从“是否需要拥有”转变成了“是否契合所需”。

2025年的电视机,早已卸下全家围坐娱乐中心的光环,摇身一变成为满足特定需求的场景化利器。它能化身为游戏玩家热血激战的战场,让玩家沉浸于紧张刺激的虚拟世界;也可成为影音发烧友沉醉其中的圣殿,以极致的视听效果带来无与伦比的享受;更能充当维系家庭情感的坚韧纽带,在温馨的时光里凝聚家人的情谊。

这种转变宛如智能手机时代对功能机的颠覆性变革,并非单纯的取代,而是对娱乐场景进行了全新的划分与界定。在碎片化娱乐大行其道的当下,我们或许不应再执着于纠结电视机存在的必要性,而是要转而思索:在个人化娱乐风靡的时代,我们是否依然渴望有一块屏幕,能让全家人的目光在此交汇,共享温馨与欢乐?而这一问题的答案,就隐匿于每个人独特的生活场景与细腻的情感需求之中。

来源:走进科技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