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秋晚会嘉宾名单来了,央视排面最大,湖南台还是汪涵控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7 08:50 1

摘要:又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团圆。这时候,中秋晚会变成了很多人家庭里少不了的“标配”。无论是老一辈守着电视,还是年轻人抱着手机关注节目动态,央视和湖南卫视这两场晚会,谁也绕不开。每年都在搞,但今年这两台又整出了不少新花样。谁更懂观众,谁更会挑嘉宾,谁的招数新鲜,

又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团圆。这时候,中秋晚会变成了很多人家庭里少不了的“标配”。无论是老一辈守着电视,还是年轻人抱着手机关注节目动态,央视和湖南卫视这两场晚会,谁也绕不开。每年都在搞,但今年这两台又整出了不少新花样。谁更懂观众,谁更会挑嘉宾,谁的招数新鲜,谁能让全家人都找到想看的内容,这些成了全民讨论的重点。

这一次,央视把晚会的主舞台搬到四川德阳,全都是实景山水,大屏上就是月亮在山间流动,空气里都是烟火味。节目被分成《山月满》《是吾乡》《一轮秋》三大块,其实就是讲家乡、讲月亮、讲团圆。舞台大气,给人感觉不是一台晚会,而是一整部山河叙事。央视这种风格每年都让人很有安全感,老少咸宜,几乎不会踩雷。无论你是六十岁的退休教师,还是刚奋斗一年的大学毕业生,总能找到一点代入感。

央视的明星阵容也是一如既往的厚重。韩红、沙宝亮、任贤齐都来了,这几个人就是实力的保证。韩红唱功不用多说,只要一开口就能安抚镜头外的无数心。沙宝亮这一代人都能回忆起他的高光时刻,新粉看他演戏,老粉还等着他唱老歌。任贤齐自带青春回忆,70、80后的青春几乎刻在他的歌里。今年不出意外,应该还是要带来那些经典曲目。毛不易、周深两人是现在的“流量密码”,毛不易歌词里的人生态度,周深那种干净高音,能稳稳吸住年轻观众。沈腾、闫妮、蒋欣这些演员也全是老熟人,演唱和控场都已经被观众验证过很多次了。

央视并不只是靠老中青艺人的混搭,更是在每个年龄段、每个圈层都给观众了自己的选择。陶玉玲这些老艺术家,易烊千玺这些新生代,全覆盖。播出渠道也是覆盖全国乃至海外的主流平台,不论家里装电视还是用手机,都能随时找到直播入口。平台丰富,观众怎么坐都行。海外直播甚至连美国、阿联酋都照顾上了,这种排面今年估计没台能比。

湖南卫视这边,套路和央视完全不同。湖南卫视选了山西长治做主场,节目元素里特意强调了本地特色。不光舞台有滑翔伞飞天,歌手还会穿梭在街头唱歌。视觉整体特别新颖,很多人看惯了舞台灯光,这次在街区的环境里体验晚会,感觉像参加城市派对。主持人上,汪涵第一次做中秋晚会的“主心骨”。他主持的大场面见得多,风格稳妥里带点新意,观众自然更有期待。

湖南卫视邀请的嘉宾更清楚地冲着“青春”去。苏有朋来带队,和组合唱《红蜻蜓》,老粉必然情怀加分。陈楚生是湖南卫视的“常客”,三度唱中秋,温柔路线依然很受欢迎。周深又和湖南卫视合作,来回跑场子,既维持流量,也增加曝光。新鲜面孔沈月挑战飘浮场景,演绎形式上比静态舞台要再走一步。马克西姆来了,还特意去长治弹钢琴,国内晚会越来越多“国际元素”,观众也愿意看。

更有意思的是,湖南卫视这次请了本地奋斗者,比如“云端民警”申飞飞等代表。节目很会带情感,除了唱跳外,加强了观众和嘉宾之间的情感联系。用地头本地人拉近距离,这招看起来不光是烟火气,更有人情味。

时间安排上,湖南卫视比央视早半小时播出。很明显想赶在央视流量大潮到来前先锁定一波观众。不过最终还是要看节目,靠提前播出吸一波关注,实际能不能留住观众,还得看节目质量和新意。观众心里也有杆秤,央视靠大气衬托,湖南卫视更注重青春感和地域特色,口味不同,全凭观众选择。

央视和湖南卫视的中秋晚会,其实各有侧重。央视整体排面和节目丰富度更强,气势和覆盖面都巨大。湖南卫视更懂年轻人,互动感和地方化路数更清楚。全国观众也越来越多样化,只有多种风格的节目,才能让不同圈层、不同年龄段都不冷场。现在的中秋晚会,早不是以前一家人凑饭吃月饼那么简单了,变成了全家人电视或手机屏幕前的轻松交流场。爷爷奶奶喜欢央视的老歌,爸妈爱看明星和演员,年轻人刷屏抢合照,大家窝在一起,哪怕因为外面下雨赏不到月亮,心里也觉得这个节还是圆的。

看得出来,央视这几年比较注重用实景烘托仪式感,把晚会做成一场全民共享的家庭仪式。山水实景,夜幕月光,这些视觉画面让观众瞬间被代入氛围里。湖南卫视则是推崇热闹和参与感,把舞台、嘉宾、城市和普通观众全都糅合在一起。谁走得更远,现阶段还不好说,但能够做到各自特色鲜明,已经可以嗅出未来晚会的发展方向。

中秋节每年只有一次,国家认同、家国情怀、青春梦想、个人奋斗,这些内容都能被包进这一晚的节目里。央视用象征和叙事打基础,湖南卫视用温度和互动拉情感。嘉宾各有分工,观众不用担心自己没得选。晚会带给家庭的不只是歌舞和话题,更是每年这个节日里的一段固定回忆。

今年中秋如果你还没决定看哪台晚会,不如和家人商量,试着切换来回,体验一下两种不同氛围。你会发现,不同年龄、兴趣的人,在同样一个夜晚,因为同样一场晚会,有了久违的交流和微笑。饭桌上聊的内容,可能会因为谁唱了一首老歌、谁在路灯下弹了一曲钢琴,留下新的家族回忆。

未来晚会会不会更本地化、更多创新?大概率会。毕竟观众层次越来越细分,谁能抓住某一类人群的情感需求,谁就更有胜算。携手大平台还是深耕本地,这种双线并行可能会成为常态。每个家庭,每个观众,都会在不同晚会里找到留住自己的理由。

海外那部分观众这几年也是嘴上不说,其实关注度很高。央视这次直接拓展到了美国、阿联酋等海外频道,把中华传统节日的氛围输送出去。以后很可能会把更多在海外生活的中国元素加进晚会内容,让地球另一端的观众也能有参与感。

短视频社交平台会不会把晚会取代掉?目前来看,不会。晚会是仪式感,是时间节点上家庭的情感聚合点,短视频碎片化更像零散补充。真正让人记住的,还是一家人在电视前的笑声和互相打趣。

今年,无论天公作美还是下雨无月,这两个晚会都早早安排好了各种内容。你在哪个城市,在家还是异地,陪家人还是一人独处,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节目。中秋的意义,其实就在这平常一晚的“团圆”里。

爱看哪个台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一天我们愿意挤在一起,因为一台电视,一场晚会,多一点交流和回忆。等到明年,你还会记得今年的笑声。

有空,就多陪陪家人。享受这一年一度的共聚时光,体验下央视的厚重和湖南卫视的青春,说不定,这个中秋就留下你们一家的独家故事。

你觉得,哪台的晚会更像你们家的“团圆”?

来源:卫卫综艺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