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郑(619年四月初五~621年五月十一日),唐朝初年王世充所建立的政权,国号郑,年号开明,定都洛阳。政权鼎盛时期控制的核心区域为河南省北部及中部地区。历1主,存世约2年,被唐所灭。
郑(619年四月初五~621年五月十一日),唐朝初年王世充所建立的政权,国号郑,年号开明,定都洛阳。政权鼎盛时期控制的核心区域为河南省北部及中部地区。历1主,存世约2年,被唐所灭。
王世充郑国政权鼎盛时期疆域
王世充(?—621年),字行满,本姓支,原为西域胡人,寄居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其祖父支颓耨早逝,其父支收跟随改嫁到霸城王氏家,由此改姓王。
王世充
开皇年间,王世充按战功被授予仪同,接着提升为兵部员外郎。
隋炀帝大业年间,王世充被提拔为江都丞,兼任江都宫监。
隋大业九年(613年)六月,鸿胪卿、礼部尚书、楚公杨玄感趁炀帝亲征高句丽,国内空虚之机,在黎阳起兵叛乱,进攻东都洛阳。
隋炀帝杨广
隋大业九年(613年)七月十一日,余杭人刘元进以反对隋廷征调江南百姓征伐高丽为号召,起兵响应杨玄感。
隋大业九年(613年)八月初二日,吴郡人朱燮、晋宁人管崇也举兵造反,拥兵十万,自称将军,侵犯江东。十月,朱燮、管崇共同迎接刘元进为盟主。刘元进占据吴郡,自称天子,朱燮、管崇都被任命为尚书仆射。
隋大业九年(613年)十月,隋炀帝派大将金紫光禄大夫、左屯卫大将军、东平(今山东郓城县东)太守、谷城郡公吐万绪和光禄大夫、高唐县公鱼俱罗出兵镇压。后因谗言,二人被隋炀帝猜忌撤职。随后,隋炀帝任命王世充率军继续攻打刘元进、朱燮。刘、朱二人兵败战死,王世充平定吴郡。
隋大业十二年(616年),王世充升任江都通守。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瓦岗军李密、翟让猛攻东都洛阳,隋炀帝命左御卫大将军、涿郡留守薛世雄(唐初名将薛万彻之父)率领江都通守王世充领兵增援。河北义军领袖窦建德率部偷袭,薛世雄兵败身死,王世充接任援军总指挥。九月,王世充率军赶到洛阳,在洛口被李密击败,虎贲郎将杨威、王辩、霍举、刘长恭、梁德、董智等战死,王世充率领余部返回河阳,驻扎在含嘉仓城,招收残部。
窦建德
隋大业十四年(618年)五月,炀帝驾崩的消息传到洛阳,王世充等拥立隋炀帝之孙、越王杨侗继皇帝位,年号皇泰,史称皇泰主。王世充被皇泰主封为郑国公,与司空、陈国公段达,内史令、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左骁卫大将军、鲁国公元文都等其他六人共同辅政,被称为“七贵”。
隋皇泰元年(618)六月,宇文化及的叛军到达洛阳郊外,皇泰朝廷招降李密,授李密太尉、尚书令,命令他讨伐宇文化及。
不久,王世充发动兵变,诛杀共同辅政的内史令、涿郡公卢楚,左骁卫大将军、鲁国公元文都,黄门侍郎赵长文,内史侍郎郭文懿等人,独揽朝政大权。后李密击败宇文化及,驻扎于偃师的北山。王世充派军突袭李密,李密兵败退守洛口。
李密
唐武德二年(619年)三月,皇泰主被迫封王世充为相国,统管百官,封为郑王。
唐武德二年(619年)四月初五,王世充派遣哥哥王世恽到含凉殿逼迫皇泰主禅位,废杨侗为潞国公,监禁于含凉殿,自己僭位为帝,建年号开明,国号为郑,定都洛阳。立儿子王玄应为皇太子,儿子王玄恕为汉王。
唐武德二年(619年)五月,礼部尚书裴仁基以及他的儿子左辅大将军裴行俨、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秘书丞崔德本等计划谋杀王世充,重立杨侗为帝。因事情败露,全部被王世充诛杀并灭三族。
唐武德二年(619年)六月,王世充在其兄王世恽鼓动下,派侄子王行本带毒酒赐死了杨侗。
皇泰主杨侗
唐武德二年(619年)八月,王世充大封宗室、功臣,封叔父王琼为陈王,兄王世恽为齐王、太傅、尚书令,兄王世伟为楚王、太保,兄王世衡为秦王,堂弟王世辩为杞王,侄王虔寿为蔡王,侄王弘烈为魏王,侄王行本为荆王,侄王琬为代王,侄王仁则为唐王,侄王道诚为卫王,侄王道询为赵王,侄王道棱为燕王,侄王太为宋王,侄王君度为越王,同姓王隆为淮阳王,王整为东郡王,王楷为冯翊王,段达为司徒。
唐武德二年(619年)十月,王世充率兵攻打黎阳(今河南浚县)。十一月,窦建德攻入王世充的殷州(今河南获嘉县),屠杀抢劫当地居民报复,郑、夏两国关系紧张。
唐武德三年(620年)二月,王世充的殿中监豆卢达投降李唐朝廷。
武德三年(620年)夏四月,怀州总管黄君汉率军大破王世充太子王玄应于西济州(今河南济源市)。
唐武德三年(620年)七月初一,李世民率领唐军出关征讨王世充,王世充的郑国各地守将纷纷不战而降。
唐武德三年(620年)八月,怀州总管黄君汉遣校尉张夜义,夜里以水军从孝水河而下,攻克回洛城(今河南偃师北)。同月,邓州投降。九月,唐辽州刺史、上谷郡公王君廓率部攻克頧辕县(今河南偃师东南),向东攻占到管城(今河南郑州)而回,于是河南的各个州县纷纷投降归附。
唐武德三年(620年)九月,唐陕州道行军总管罗士信(《隋唐演义》中罗成的原型)攻克王世充的硖石堡(今河南渑池西),得胜后又攻克千金堡(今河南洛阳县北)。同月,郑显州总管田瓒以所部25州降,尉州刺史时德睿以所辖杞、夏、随、陈、许、颖、魏七州投降,濮州刺史杜才干杀郑滑州行台仆射邴元真献濮州降唐。
唐武德三年(620年)十月,左屯卫将军张镇周降,管州总管杨庆以管州降,荥州刺史魏陆以荥阳降,汴州刺史王要汉以汴州降,阳城县令王雄也率诸堡来降。洛阳周围郡县全部落入李世民手中,洛阳成了一座孤城。
唐武德四年(621年)正月,益州道行台左仆射、赞皇县公窦轨与陕东道行台右仆射、兵部尚书、蒋国公屈突通率军巡视驻军营寨,突然与王世充军遭遇,作战不利,幸得李世民率军前来援救,大败王世充,活捉郑冠军大将军陈智略,王世充只身逃走。
唐武德四年(621年)二月,王世充率领军队出方诸门,被唐军名将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恭、翟长孙等,在谷水(今河南渑池县渑水及其下游)击败,并进而包围洛阳宫城。王世充派代王王琬和内史令长孙安世以联姻方式向窦建德求援。
程知节(程咬金)
唐武德四年(621年)二月,王世充的郑州司马沈悦投降,并与唐左卫将军、上谷郡公王君廓里应外合,乘夜率兵偷袭虎牢关(在今河南荥阳),俘虏荆王王行本及郑州长史戴胄,攻占虎牢关。
唐武德四年(621年)三月,唐纳言、左武侯大将军窦抗率军在虎牢关击败准备驰援王世充的窦建德军队,窦建德本人也被车骑将军白士让俘虏。
唐军围困洛阳城,王世充严刑酷法,人心惶惶。后城内缺粮,尚书郎卢君业、郭子高等皆饿死于沟壑。
唐武德四年(621年)五月十一日,王世充率文武官员到唐军军营门前向李世民投降。郑国灭亡。
司徒段达、吏部尚书杨汪、大将军单雄信、阳公卿、郭士衡、郭什柱、董浚、张童仁、朱粲等十多人,都绑赴洛水的小洲上斩首示众。
唐武德四年(621年)七月九日,李世民将王世充、窦建德押往长安,被免死,贬为庶人,与兄弟、子侄流放蜀地。暂时安置在雍州光德坊廨舍,唐定州刺史独孤修德为父报仇,诛杀王世充、王世恽、王世辩等。王世充的儿子王玄应和哥哥王世伟等人在流放途中阴谋叛乱,也被处死。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