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又然影像志|选辑:《七个人的故事会·概况》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8 07:27 1

摘要:《又然文存》附编(李又然年谱)③又然年谱·李又然:1906-19841938年·戊寅(32 岁)1月7日、8日、9日,李又然在武汉,为胡风主办的木刻展览帮忙。1月8日下午,由《七月》 杂志社举办的 “抗敌木刻画展览会” 在武昌民众教育馆开幕,展览布置成上下两室

《又然文存》附编(李又然年谱)③
又然年谱·李又然:1906-1984

1938年·戊寅(32 岁)

1月7日、8日、9日,李又然在武汉,为胡风主办的木刻展览帮忙。1月8日下午,由《七月》 杂志社举办的 “抗敌木刻画展览会” 在武昌民众教育馆开幕,展览布置成上下两室,除金宗武派来的湖北通志馆的职员,江丰、艾青、田间、李又然、萧军、萧红、马达等帮助照料会场。因会场限制,只展出了 8、9、10 三天。没有卖票,没有签到,大约到了近万人。这是抗战时期在国统区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的木刻展览会。

1月8日,胡风日记(胡风1938年在武汉的日记刊载自《新文学史料》季刊 2016年第4期总第153期,原标题为《胡风日记·武汉一年·续一》 ,下同) :“晨,被艾青等敲醒,跳起来就吩咐买东西,布置会场。共布满上下两室。照料的有江烽(江丰——辑注者注) 、艾青、田间、王淑明、李又然、萧军夫妇、端木、马达、婉君等。”

1月10日,胡风日记:“晨,艾青、田间、李又然来。未起床时蒋牧良来。黄明来,乃一温静的年青人, 说是在军队里依然做不成事, 想到八路军或湖南后方去。 到展览会打了一转。”

1月27日,李又然与艾青、萧军、萧红、聂绀弩、端木蕻良等抵达山西临汾和运城(日后,萧军将此行及人物写成纪实文学或非虚构体小说《侧面——从临汾到延安》一书,其中“长个子 R”为李又然) ,任民族革命大学三分校讲师兼教官,很快,晋南失守后,李又然与徐懋庸、钟敬之一起走。

2月15日,在临汾,聂绀弩致信在武汉的胡风(摘自《聂绀弩全集》第九卷·序跋/书信、第十卷·运动档案/附录/武汉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下同) :“到此多日,已由萧君函告,想已察及。一路之上,据我观察,端木情绪最劣,处事为人亦有问题。艾青、又然在私人问题上闹纠纷,毫无较大眼孔。比较起来,萧君夫妇尚有做事能力及意志,且不甚涉及私人恩怨,实为难能可贵者。现艾青、又然均被派赴运城分校,萧君亦拟于日内赴运,我与端木及萧夫人在此工作,惟前工作尚未分配,仅出席几次课外文艺活动指导,情形甚佳。”

2月19日前后,端木蕻良致胡风信,由山西临汾寄至武汉。盖因1938年1月底,端木蕻良和聂绀弩、萧红、萧军、李又然、艾青、田间等人应邀前往临汾,到阎锡山创办的民族革命大学任文艺指导。 这是他们到达临汾后的第一封信,主要是向胡风介绍初到的情况,“此间工作尚好,学生水准甚高,对来的七人观念尚好。”

2月27日,胡风日记:“上午过江,在汉润里吃饭后到市商会去参加钱亦石追悼会。会迟开一小时,几位照例的演说,大家闹到左右才散会。得艾青信,说‘对民大乏味’。复端木,封寄了几十份刊物。” (因此时艾青、端木都与李又然等在山西)

2月末,李又然回忆说:“ ‘你同我们一起走! ’丁玲远远走过来这么说。那时韩侯岭失守,临汾震动,民大师生大批大批走了,我也准备走。我正独自站在街上⋯⋯丁玲是敏感的人,善于观察人的人,看我神情忧郁,有心事,就走过来这么说。我记得她眼中含着泪。那时我们还不认识,只在座谈会上见过一面。

3月初,李又然与徐懋庸、钟敬之抵达西安,住旅馆,次日三人一起前往七贤庄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主任林伯渠接见,同意可去延安,回旅馆等汽车。

3月4日,李又然与徐懋庸、钟敬之一起,经曹聚仁胞弟曹艺(曹聚义、李儵,当时为国民党汽车兵团的一个营长) 介绍, 准备随国民党官员去延安参加三八纪念会的大卡车赴延安;经请示八路军办事处主任林伯渠同意,并为李又然、徐懋庸、钟敬之三人,开出给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张国焘的介绍信。

3月6日、7日,大卡车开至旅馆门口,李又然与徐懋庸、钟敬之、傅子静及两名国民党官员六人乘车,当晚至洛川,四人住进旅馆,两名国民党官员住另外处。次日,六人继续乘大卡车前行,车刚开出洛川北门即坏,司机打电话到西安,请求再派车来洛川。

3月7日,在西安,聂绀弩致信在武汉的胡风:“我现在住在西安,和萧红、端木住在一块儿,我们又和丁玲她们住在一块儿。艾青、又然也都住在西安。总之,我们都从临汾运城出来了,只有萧军跟学校一同走了。”

3月初,李又然与徐懋庸、钟敬之抵达西安,住旅馆,次日三人一起前往七贤庄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主任林伯渠接见,同意可去延安,回旅馆等汽车。

3月4日,李又然与徐懋庸、钟敬之一起,经曹聚仁胞弟曹艺(曹聚义、李儵,当时为国民党汽车兵团的一个营长) 介绍, 准备随国民党官员去延安参加三八纪念会的大卡车赴延安;经请示八路军办事处主任林伯渠同意,并为李又然、徐懋庸、钟敬之三人,开出给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张国焘的介绍信。

3月6日、7日,大卡车开至旅馆门口,李又然与徐懋庸、钟敬之、傅子静及两名国民党官员六人乘车,当晚至洛川,四人住进旅馆,两名国民党官员住另外处。次日,六人继续乘大卡车前行,车刚开出洛川北门即坏,司机打电话到西安,请求再派车来洛川。

3月7日,在西安,聂绀弩致信在武汉的胡风:“我现在住在西安,和萧红、端木住在一块儿,我们又和丁玲她们住在一块儿。艾青、又然也都住在西安。总之,我们都从临汾运城出来了,只有萧军跟学校一同走了。”

3月10日,李又然与徐懋庸、钟敬之、傅子静及两名国民党官员六人乘新派来的大卡车奔赴延安。住第一招待所即西北旅社。很快,李又然受到毛泽东的单独接见,并由丁玲介绍成为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驻会成员。

3月12日,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刊登启事:一、征稿:凡文化方面的文章及诗歌、速写、报告、短篇小说等都欢迎。二、征求工农兵文学通讯员。三、 《边区文化》增加问答栏,读者有什么问题当详写回答。

3月27日,在汉口,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即“文协”成立,推举蔡元培、周恩来、罗曼·罗兰、史沫特莱等十三人为名誉主席团成员,邵力子、冯玉祥、郭沫若等十余人为主席团成员,45人为理事会理事。举办《抗战文艺》期刊。之后延安成立分会,举办《谷雨》双月刊。

3月下旬,丁玲回延安汇报西北战地服务团工作,约停留半个月,住陕甘宁边区政府招待所。在毛泽东、张闻天等欢迎李又然、聂绀弩、徐懋庸等文化人来延安的宴会上,报告西战团近期工作。这一节李又然回忆说:“最早,边区政府招待文化人,毛主席立在大门旁边迎接。周扬介绍:‘这是李又然同志。’主席握手,如此亲切,所以决定找他去。宴会将要开始的时候,聂绀弩提议:‘请毛主席讲话! ’主席缓缓站起来:‘同志们请吧,没有什么好吃的! ’说了坐下。——这样的时候,主席如果非讲话不可,绝不多讲一句话。”

日后,周健强著《聂绀弩传》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年8月第一版) 。据作者称,此为聂绀弩口述稿改作第三人称而成,清晰证实了这一幕存在:“有一天,毛泽东、丁玲、李又然、聂绀弩,还有康生和另外几个人,同桌吃饭。饭菜摆好了,聂绀弩笑着提议:‘请毛主席讲话! ’大家立即鼓掌。毛主席在掌声中慢慢悠悠站起来,含笑环顾众人,等都安静下来,才说:‘请同志们吃饭吧!没有什么好招待。’他一字一板、慢条斯理地说完就坐下了,引来满堂笑声。

来源:李兰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