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老兵陈光建:“著书立说是在自渡,捐赠图书是在渡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8 07:27 2

摘要:去年九月三十日,雪域老兵吧平台发布了拙文《老兵捐书记》,在文章结尾,我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再向图书馆捐赠自己编著的书。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为提高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又是一年过去,应该向首长和战友们汇报了:我没有食言,今年再

得闲天与著书缘

陈光建

去年九月三十日,雪域老兵吧平台发布了拙文《老兵捐书记》,在文章结尾,我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再向图书馆捐赠自己编著的书。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为提高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又是一年过去,应该向首长和战友们汇报了:我没有食言,今年再一次向国家图书馆,以及多所大学和中央美院等艺术院校捐赠了去年岁末出版面世的新作《广鉴铭心》。

时下流行A I,虽存异议,但其基于程序所能搜集的信息资料,对事实的陈述不带个人情绪,比较客观。你在网上输入“陈光建《老兵捐书记》”,A I搜索会出现以下文字:

陈光建……1970年代服役于西藏步兵第十一师,退伍后自学英语并坚持阅读。非科班出身却完成专业古籍文献整理,体现老兵的文化使命感。延伸意义:陈光建的捐赠不仅是书籍传播,更反映了退役军人对知识共享的重视,以及从“保家卫国”到“文化守护”的角色转变。

人性的弱点之一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所以常有因羡慕而生嫉妒,揣度抹黑,琢磨如何贬损他人者。《老兵捐书记》发布后,许多首长和战友给予了热情的鼓励,令人感动。也有个别人居心叵测地留言:卖不出去的垃圾书。(后被平台屏蔽)这种恶意贬损他人者,恰好暴露其内心的狭隘与无知。前贤有言,“世上只有一善,那便是知识。只有一恶,那便是无知”。一册书的价值,绝不是一句抹黑所能诋毁的。

按照A I的叙述,《广鉴铭心》

是作者的一部书画收藏集,内容聚焦于当代书画作品的鉴赏与珍藏,并通过捐赠方式传播文化价值。

书籍内容与主题:

《广鉴铭心》主要收录了草禅书屋珍藏的彭先诚、秦天柱两位当代书画家的作品,包括《骑猎图》《昭君出塞》《案头清供》等画作。书名“广鉴铭心”寓意“广泛鉴赏并铭记于心”,体现了作者对书画艺术的深刻热爱与收藏理念,强调通过艺术珍品传递文化记忆。

出版背景与过程:

该书于2024年12月面世,经四川省委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通过,由四川美术出版社正规出版。作者自费承担出版费用,采用限量印刷并宣布绝版,以避免书籍打折销售影响其价值。出版过程严格遵循“三审三校”制度,确保内容符合出版规范。

捐赠与社会影响:

作者将书籍捐赠给国家图书馆,各美术院校、部分大学及省市图书馆,以促进文化传承。捐赠过程中,图书馆均制作了精美证书并致谢忱。作者认为,“著书立说是在自渡,捐赠图书是在渡人”,强调书籍作为思想载体的社会效益。

人生得意,不过心想事成。兴奋之余,感慨颇多。认识两位画家的之前,我不可能预想今生有此书的出版面世。因为,人生如下跳棋,你如何跨过前面的障碍,充满未知。

一九七六年,我从西藏边防部队退伍回成都,分配到四川省外运公司工作。自己保持了在部队养成的阅读习惯,工作之余,成为省、市图书馆的常客。 一段时间,喜欢老舍先生的文字,读他的小说《恋》,开头就是“在成都的西龙王街……”,成都没有西龙王街,想是“西玉龙街”的笔误。民国至解放初,那条街上有几家古玩书画店。老舍先生文字的带入感极强,多读几遍,觉得自己就是小说中的主人公庄亦雅了。改开前,下班经过忠烈祠西街,街口有一摆售旧物的小摊,摊主姓刘。所售之物有古钱币,瓷器,以及一些旧物。关于“铁大观,铜靖康”的古钱币知识,就是从他那里听来的。受其影响,我也曾集过一段时间古钱币,秦半两,汉五铢,乃至宋代,明代,清代的年号铜钱,集了几册。后来,刘先生患肝癌去世。有人说摩挲铜钱久了会影响肝脏,遂放弃了此项爱好。一九七八年改开后,也曾在猛追湾,二仙庵,指挥街,青石桥,草堂,以及后来的送仙桥古玩旧货市场徘徊流连。以自己以工代干,一个月不到四十元的工资收入,绝不可能收藏古玩字画。以致在文物商店,或书画店悬挂的名家字画前,曾有过与庄亦雅相同的贪念:以后发了财,第一时间将那些令人动心的书画买下来,这可是有钱人的标志啊!

可惜,我至今没有发财。每当看到那些关于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画作收藏者的传奇故事,唯有羡慕而已。这些书画大家,都是有定论的,其作品的艺术水平得到历史的肯定,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一个时期的标志。

在人生的某一偶然时机,我有幸接触当代书画。在流通过程中,前人论书论画的著作,以及大量美术杂志提高了自己的鉴别能力。与彭、秦二位老师相识既久,萌生了收藏其书画的想法。当时只是认为他们的书画作品艺术水平很高,一些画作上偶然的水墨效果,就是画家本人也无法复制。且能得到其画作的机会极少,故而无法说服自己出让。因喜爱以致痴迷,经年累积,居然大观。奈何囊中羞涩,只能撙衣缩食,尽最大可能珍藏这些铭心的书画佳构。清末成都围棋高手,无锡邓元鏸痴迷顾复初书画,集顾复初画作七十幅,编为《顾画录》流传。旧时文人大多有收藏前人书画旧物的习惯。我想,这应该是中华民族进化而来的文化自信与自觉。因仿邓元鏸编《顾画录》之例,将自己珍藏的彭、秦二位艺术家的书画作品辩识整理,编为《广鉴铭心》一书,以荐爱家。

四川美术出版社的选题申报中,有关于《广鉴铭心》一书的简介:这套书为草禅书屋主人陈光建珍藏的现当代著名艺术家彭先诚先生和秦天柱先生的书画作品结集,分为《月映千江﹣﹣草禅书屋珍藏闲牧山馆书画》《俯观鱼戏﹣-草禅书屋珍藏半醒斋书画》两册。《月映千江》中收录 了彭先诚(四川省诗书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 贴专家)的书画作品46幅,《俯观鱼戏》中收录了秦天柱(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 川省诗书画院副院长)的书画作品85幅。书中收录的书画作品画面意境深远、技法精湛,大部分从未面世,系画家铭心之作。书中还附有作者的观画感想、艺术随笔等,内容丰富。本书的出版有助于传承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展示四川地区艺术家的艺术风貌。

珍藏闲牧山馆和半醒斋书画,是我的个人喜好,而传承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展示四川地区艺术家的艺术风貌,却是社会责任。个人喜好与社会责任在这册书中有机结合,正是《广鉴铭心》的珍贵之处。

此书面世,纯属偶然,一切随缘。仔细想来,这可能与自己少年时曾当过无线电收发报运动员,青年时曾在西藏边防部队当过工兵有关。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胜负欲,和顽强的竞技精神。工兵则是一个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为大部队开辟道路的兵种。在这种力争上游,一往无前的精神面前,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这代人,少年时,唱的歌是“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听话要听党的话。”青年时,学习雷锋,争当先进,没有人以落后为荣。在部队生活中,训练和开饭前都要唱歌,那首“说打就打,说干就干,练一练手中枪刺刀手榴弹,……,不打倒反动派不是好汉,打他个样儿叫他看一看!”的歌,至今清晰记得。最难忘的是连队拉歌,拉出了排山倒海,压倒一切的气势。这次输了,下次一定要争回来。在写给党支部的决心书最后,我们都会无一例外的写下“说到做到,绝不放空炮。请党组织在训练和工作中考验自己”的誓言。这些歌词和誓言,早已深入骨髓,成为我们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精神动力。

又是九月,记起金克木先生的诗句:生命是九月里的蟋蟀声,一丝丝,一丝丝,随着西风消逝去。金先生记录了自己对生命逝去的无奈之感。比之金先生的多愁,其实,我更喜欢“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的豪迈,前人和我们一样,都在争那口气。而这些诗句,正是他们沉淀的人生智慧。原来,人的智慧可以以诗书画,或是书籍的形式流传,影响后世。或许,这就是人生的意义吧。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的老师在收到所捐《广鉴铭心》后,回复说,“你捐赠的图书很有价值”, 有这句话, 此生何憾!

日前,去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捐拙著《广鉴铭心》一书,见资源建设部的墙上,挂有白求恩大夫的画像图片,下面印着他的一句话:我唯一的希望是能够多有贡献。面对这句话,我驻足良久,发人深思。“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毛主席《纪念白求恩》一文中的话,至今还能背诵。扪心自问,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又能为亲爱的祖国做出怎样的贡献?

退休以后,自己能支配的时间较多,实在不忍虚掷。于是,我选择了著书,虽然枯燥寂寞,却乐在其中。偶见前人对联,有“得闲天与著书缘”句,这老而得闲的时间非常有限,你必须与它赛跑,想做的事得抓紧做,尽已所能,以不负吾辈生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宝贵年华。

陈光建:四川成都人,祖籍安徽嘉山。1971年入伍,1976年退伍。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十一师三十三团直属特务连文书兼军械员。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清远堂遗笺》一书作者,《印鉴-易均室辑拓印谱两种》特邀编委。《成都文物》,《文化成都》自由撰稿人。

来源:雪域情怀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