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出苗后,做好这5点,根系扎得深,蒜苗猛长,很多人不知道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8 07:30 2

摘要:很多人种大蒜时容易犯同一个错误,那就是苗一出齐就急着大水大肥,结果根系浅,抗寒差,过年时冻死一片。

种过大蒜的人都懂,出苗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出苗以后的管理更重要。

苗子出得再齐,如果根系没长好,后期肯定长不旺,蒜头也长不大。

很多人种大蒜时容易犯同一个错误,那就是苗一出齐就急着大水大肥,结果根系浅,抗寒差,过年时冻死一片。

其实会种大蒜的老农都知道,苗期管理只要做好这5点,根系扎得深,蒜苗猛长,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今天我就把这3点操作分享出来,希望对您种大蒜有所帮助。

控水是关键,旱出来的根系才发达

大蒜出苗后的浇水方式,直接决定根系能扎多深。很多新手生怕苗子旱着,土表一发白就浇水,这反而害了它。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出苗后只要土壤不干,就坚决不浇水。

至于怎么判断,我一般会抓一把根部的土壤,如果能握成团,说明湿度够,就别浇;如果土松散握不成团,再考虑浇水。这种"控水促根"的方法,能逼着根系向下找水,自然就越扎越深。

第一次浇水要等到苗出齐后,选晴天上午用小水慢灌,让水慢慢渗入土壤。切记不能大水漫灌,否则会造成土壤板结,根系无法呼吸,长出来的都是浮根,太阳一晒就打焉了。

松土比施肥更重要

松土是大蒜苗期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很多菜友没有松土的喜欢,害怕松土会伤害大蒜的根系。

其实,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我一般会在苗高10厘米左右进行第一次松土,这时杂草刚萌芽,松土既能除草又能保墒。

松土深度约3厘米,不要太深,用小手锄轻轻划破表土就行。注意远离苗株,避免伤根。松土后土壤透气性增强,根系发育明显变好。每次浇水或雨后,等地皮发白时松土效果最好,能有效防止土壤板结。

记得有年我偷懒没松土,结果开春后发现蒜苗长势明显不如及时松土的地块。现在我把松土当成苗期必做功课,虽然费工,但效果实实在在。

追肥要巧,苗期重在养根

大蒜刚出苗的一段时间,苗都比较弱,尤其是一些老品种大蒜,更是细弱,以至于有的菜友觉得是缺肥了。

其实,大蒜苗期需肥量不大,不需要施重肥。但如果底肥不足或苗子太多于细弱,我们可以在3叶期轻追一次提苗肥。我通常用尿素兑水浇一次,浓度一定要稀,不然很容易烧苗。

当然,也可以施用腐熟的稀薄人粪尿或饼肥水,但一定要充分腐熟,否则易招蒜蛆。施肥后要注意观察,如果叶片转绿、长势加快,说明肥效发挥了;如果叶片发暗、叶尖干枯,可能是肥量过大,要立即浇水缓解。

防虫是保根的关键

蒜蛆是苗期最危险的害虫,主要危害根系。预防的关键是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我发现草木灰对防蒜蛆效果很好,每次雨后都会在根部撒施一层。

如果发现植株生长缓慢、叶尖枯黄,要立即扒开根部检查。发现蒜蛆可用90%敌百虫800倍液灌根,但要注意用药安全。实际上,对于种菜爱好者小规模种大蒜,我更推荐物理防治,比如在蒜地周边种上几行薄荷,其气味能驱避成虫产卵。

适时镇压,控上促下

对于播种较浅、长势过旺的蒜苗,可以在越冬前进行适度镇压。用手或小石磙轻压畦面,使根系与土壤更紧密接触,同时抑制地上部分徒长,促进养分向根系输送。

镇压要选在晴天午后进行,这时叶片较软,不易折断。通过控上促下,能让根系更发达,提高越冬抗寒能力。

当然,如果你的大蒜长势正常,这个操作可以省掉。

其实,我们自个种一小块自吃的大蒜,管理比较起来很轻松,只要把握好控水、松土、追肥、防虫这几个环节,你的蒜苗一定能根系发达,苗壮叶绿。有了深扎的根系,开春后自然长势旺盛,为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只是切莫偷懒,听之任之,那样再好的方法也是徒劳。

你觉得呢?

来源:自然农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