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睡醒”了!M1-M2剪刀差收窄背后,A股要重演牛市行情?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8 06:22 1

摘要:2025年8月的金融数据刚刚出炉,一个专业术语——“M1-M2剪刀差”正悄然收窄至-2.8%,创下近一年新低。这个看似晦涩的金融指标背后,是超过33万亿元居民存款的流向抉择,是股市行情可能启动的关键信号,更是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风向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北京一家证券营业部门口,退休教师李阿姨看着滚动的大盘数据喃喃自语:“我的定期存款明天到期,是该继续存着,还是拿出来买点基金?”

2025年8月的金融数据刚刚出炉,一个专业术语——“M1-M2剪刀差”正悄然收窄至-2.8%,创下近一年新低。这个看似晦涩的金融指标背后,是超过33万亿元居民存款的流向抉择,是股市行情可能启动的关键信号,更是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风向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谓“M1-M2剪刀差”,本质上就是“活钱”与“死钱”的赛跑。按最新统计口径,M1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是随时可以动用的“活钱”;M2则是在M1基础上加上了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定期存款等“死钱”。当M1增速跑赢M2时,意味着企业和居民更愿意把钱放在活期账户里,随时准备投资或消费。

最新数据显示,这场赛跑中“活钱”正加速前进。8月M1同比增速达到6.0%,较上月提升0.4个百分点,而M2增速稳定在8.8%,二者剪刀差收窄至-2.8%。这一变化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延续了今年以来的趋势——从2024年9月的-10.1% 一路收窄至当前水平,显示出资金活化程度在持续提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场资金大转移的直接推手是居民储蓄观念的深刻变革。随着股市慢牛行情推进,8月居民存款增速较前月下行0.5个百分点至9.8%,而非银存款增速则大幅上行1.6个百分点至16.7%。这些数字背后,是普通百姓用脚投票的结果——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满足于银行存款的微薄利息,转而将资金投入股市、基金等收益率更高的领域。

企业端同样展现出活跃迹象。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企业短期贷款同比大幅多增,带动企业活期存款增加。同时,上半年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地方政府债券大规模发行,也导致部分城投企业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活期存款增加。这些变化共同推动了M1增速的回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顾A股历史,M1-M2剪刀差与股市走势存在令人惊讶的关联性。2007年那轮大牛市启动前,M1-M2剪刀差从2006年1月的-8.58% 一路收窄至2006年10月的-0.75%,并在次月转正为0.03%。同样,在2015年牛市前,这一指标也从2014年10月的-9.4% 收窄至2015年5月牛市巅峰时的-6.1%。

当前的市场环境与历史周期有着相似之处。截至2025年8月,沪深300指数已超越去年9月末水平,上证指数也突破了去年10月的高点。市场表现与剪刀差收窄同步发生,似乎再次验证了这一指标的前瞻性。野鹤山人(黄智华)分析认为,M2、M1同比增速与股市的景气度有着明显相关性,资金活化态势对股市有明显推动效应。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历史从不会简单重复。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提醒,M2、M1“剪刀差”变化的核心在于居民收入预期与企业盈利改善的可持续性。如果基本面再度承压,M1同比增速可能冲高回落,“剪刀差”可能再度走阔。当前中国经济仍处于复苏轨道,但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因素,都为这场资金活化的可持续性增添了变数。

从资金流向看,本轮行情与历史周期也存在差异。兴业研究分析师张励涵等人指出,8月债市调整引发理财赎回,这部分资金回流表内,也对M1形成了提振。这与过去主要通过信贷扩张推动M1增长的机制有所不同,反映出中国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正在增加。

图片来源于网络

M1-M2剪刀差收窄释放出经济复苏的积极信号。中金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林英奇认为,这既体现资金活化程度提升、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也表明前期稳增长、稳预期、稳外贸等宏观政策的效果初步显现。出口形势边际改善和人民币汇率走强后,企业出口增加、结汇意愿增强,使得企业活期存款增加。

经济活力的提升在企业端表现得尤为明显。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M2、M1“剪刀差”收窄意味着政策传导效率提升,企业流动性需求增强,投资意愿逐步修复,经济活力有所提升。随着企业经营活动趋于活跃,采购原材料、扩大生产的意愿增强,整个经济循环也开始加速运转。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过,对当前经济复苏的强度仍需保持理性认识。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参考过去10年的M1平均增速,当前M1增速仍处于偏低水平。居民消费、企业投资动能整体仍处于偏弱状态,特别是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过程中,这影响了居民定期存款向房地产企业活期存款的转移。

展望未来,多位专家对剪刀差走势持谨慎乐观态度。林英奇预计,三季度稳经济、稳预期、稳外贸政策效果和M1的低基数效应将持续显现,对M1同比增速形成支撑,M2、M1“剪刀差”会维持在相对低位。王青也判断,下半年企业和居民的投资、消费活跃度有望持续改善,M1增速还有上升空间。

当M1-M2剪刀差持续收窄,当万亿资金从定期存款流向投资市场,当A股重现牛市曙光,我们是否应该毫无保留地拥抱这场资金活化盛宴?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这种资金活化有多少是基于实体经济的真实需求,有多少是金融资产层面的空转?

从积极角度看,资金活化程度的提升确实意味着经济循环的加速。但当企业将更多资金留在活期账户不是为了扩大再生产,而是为了追逐金融收益;当居民存款搬家不是基于价值投资理念,而是受赚钱效应驱使时,这种资金活化是否能够持续?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资金活化是否会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 历史经验表明,当大量短期资金涌入股市,往往会在推高资产价格的同时,埋下大幅调整的隐患。真正的挑战在于,我们如何在享受资金活化带来的市场繁荣同时,不忘实体经济根基的巩固,不让金融市场的狂欢透支经济发展的未来。

来源:商业模式X光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