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肖家屋脊文化玉器的主要特色(三)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7 19:35 2

摘要:肖家屋脊文化玉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我国古代玉器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主要特色鲜明地体现在像生类玉雕作品与礼仪类玉雕作品之中。

肖家屋脊文化玉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我国古代玉器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主要特色鲜明地体现在像生类玉雕作品与礼仪类玉雕作品之中。

像生类玉雕作品生动地模仿了自然界中的人物、动物形象,如玉雕人头像、虎与虎头、蝉、鹰与凤等;而礼仪类玉雕作品则以各种透雕玉牌饰为代表,它们不仅是精美的艺术品,更承载着当时社会的礼仪、信仰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一、像生类玉雕之玉雕人头像

在肖家屋脊文化的像生类玉雕作品里,玉雕人头像无疑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类。

截至目前,通过考古发掘出土的肖家屋脊文化玉雕人头像大约有26件,这些人头像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獠牙人头像、玦形连体双人头像、张嘴人头像等各具特色。

二、玉獠牙人头像

玉獠牙人头像以孙家岗M149出土的那件最为典型,其刻纹之清晰令人赞叹。

这件器物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两面都施刻了人头像,且正面为阳纹,背面是与之对应的阴纹,这种阴阳结合的雕刻手法在古代玉雕工艺中较为少见。

从正面来看,阳纹线条流畅自然,勾勒出一个脸庞肥硕的形象,五官特征清晰可辨。

其双线弯弧状的眉毛,宛如弯弯的月牙,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椭圆形的大眼炯炯有神,阴刻的圆晴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神秘。

细凸棱的鼻梁挺拔而精致,勾卷的鼻翼增添了几分灵动;耳轮弧卷,上面佩戴着穿孔珥,体现出当时人们对于装饰的追求。

嘴呈弯弧微笑状,微微开启露出四齿,口内左右两侧含饰外伸的上下缭牙,这一独特的造型可能与当时的某种信仰或文化习俗有关。

有学者认为,獠牙在古代文化中往往象征着力量和神秘,这种玉獠牙人头像或许是当时人们崇拜的某种神灵或祖先的形象。

三、玉玦形连体双人头像

谭家岭W9出土的玉玦形连体双人头像是一对头相背的侧视人头像。它们头戴扁平羽纹冠,羽纹冠的设计可能与当时的身份地位或者宗教仪式相关。

梭形眼犀利而深邃,凸鼻显得刚健有力,嘴微启,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圆弧下颌线条柔和,弧形耳轮上佩戴着穿孔珥,耳上鬓发向后侧下垂呈披发状,营造出一种飘逸的美感。

这种连体双人头像的设计,可能寓意着某种亲密的关系,如夫妻、兄弟或者是具有特殊联系的群体。在古代文化中,连体形象常常象征着团结、和谐以及某种神秘的纽带。

四、玉张嘴人头像

谭家岭W9出土的1件玉张嘴人头像,呈现出写真脸型。它头戴覆舟形羽纹冠,这种冠饰的形状独特,可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梭形眼、窄鼻梁、小凸鼻的组合,勾勒出一个精致的面部轮廓。张嘴的造型十分引人注目,圆弧下河线条优美,长耳佩戴穿孔珥,脑后还有发髻装饰,顶面正中钻一孔。

这种张嘴人头像也被一些学者视为吐舌人头像,主要是因为减地阳纹刻画的张嘴形态形成了上下唇之间的扁梭形,从而被误看作吐舌。

然而,当我们从侧视的角度进行观察时,会发现所谓的“吐舌”实际上并没有凸出嘴唇。

这种造型的争议也引发了学术界的诸多讨论,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一种艺术夸张的表现手法,也有可能是当时某种特殊文化符号的体现。

五、像生类玉雕其他作品及礼仪类玉雕作品意义推测

除了玉雕人头像,像生类玉雕作品中的虎与虎头、蝉、鹰与凤等也各具特色。后面我们会详细介绍,今天简单说明一下。

虎与虎头通常展现出威严和力量,可能象征着守护和权威;蝉在古代文化中常常寓意着重生和不朽;鹰与凤则可能与神灵、吉祥等概念相关。

而礼仪类玉雕作品中的各种透雕玉牌饰,其精美的透雕工艺和独特的造型,不仅体现了当时高超的玉雕技艺,更可能在祭祀、礼仪等重要场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或许是沟通天地、祖先的媒介,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灵的敬畏之情。

这些玉人的头饰与獠牙,发型与面部刻划不是单独存在的,在龙山文化、西周墓葬的遗址中常有发现,特别是三星堆的青铜人物发型装饰,几乎如出一辙,它们之间到底有何联系?是文化的影响力还是种族部落的迁徙,是文化基因的传播还是部落文明的散发?这都有待于未来考古挖掘的不断发现与实证,我们这里不做无谓的联想和猜测。

但是肖家屋脊文化玉器凭借其造型的丰富多样与工艺的精湛卓绝,宛如一座蕴含无尽奥秘的宝库,为我们深入探寻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信仰体系以及艺术造诣,提供了无比珍贵的实物资料与历史线索。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