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 2 月开始,她在一个所谓的费玉清粉丝团里收到私信,对方自称小哥,说在日本出了车祸,腿骨骨折急需手术费。看着对方发来的坐轮椅照片 —— 熟悉的西装革履,缠着绷带的小腿搭在轮椅扶手上,连标志性的微笑都带着痛苦的弧度,阿姨二话不说就转了 350 万新台币。
台北一位 70 多岁的阿姨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追了半辈子的偶像会突然向她求救。
今年 2 月开始,她在一个所谓的费玉清粉丝团里收到私信,对方自称小哥,说在日本出了车祸,腿骨骨折急需手术费。看着对方发来的坐轮椅照片 —— 熟悉的西装革履,缠着绷带的小腿搭在轮椅扶手上,连标志性的微笑都带着痛苦的弧度,阿姨二话不说就转了 350 万新台币。
这一转账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没过多久,小哥又发来消息,说手术并发症需要二次开刀,这次要 650 万。阿姨掏空积蓄还不够,又找亲友借了 175 万。直到 8 月,对方说要在香港开孤儿院,希望她赞助 100 万做慈善,有亲友觉得不对劲:费玉清不是早就封麦退休了吗?怎么会突然开孤儿院?这才劝着报了警,此时 8 个月已经转出 1100 多万,相当于当地普通家庭 20 年的收入。
最让人心惊的是那些 AI 伪造的证据。骗子不仅 P 了静态照片,还做了段短视频:小哥躺在病床上,护士正在换点滴,背景里有日文标识的医院门牌。技术专家看过片段后指出,绷带的褶皱阴影、人物表情的微抖动,连护士口罩边缘的反光都做出来了,比电影特效还逼真。这种技术放在三年前根本不敢想,现在随便一个诈骗团伙花几千块就能买到 AI 换脸工具,对着明星旧采访视频训练三天,就能生成以假乱真的动态影像。
为什么偏偏是这位阿姨?警方调查发现,这个粉丝团运营了两年,专门筛选活跃度高的中老年粉丝。阿姨几乎每天都在团里留言,晒自己年轻时看演唱会的票根,说小哥的歌陪我熬过丧夫之痛。骗子精准抓住这种情感寄托,聊天时故意提起 1984 年演唱会的经典曲目,甚至能说出阿姨当年坐在观众席第几排 —— 这些细节都是从她多年的发帖记录里扒来的。
这已经不是费玉清第一次被冒用身份。2019 年封麦后,就有网红直播造谣他患癌症,当时经纪团队还发过声明:小哥从未开通过任何社交账号。但粉丝们似乎没把这话放在心上。就像这次被骗的阿姨,明明手机里存着 2019 年告别演唱会的视频 —— 各位朋友,你们就是我的知音,却在 AI 影像面前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边界。
更讽刺的是,阿姨转发给亲友的病床视频,其实破绽百出。有细心的网友指出,视频里小哥的左手戴着智能手表,而熟悉他的粉丝都知道,小哥从不戴任何饰品。还有医院背景里的消防栓,明显是台湾便利店的款式,根本不是日本医院的规格。但这些细节,沉浸在偶像有难焦虑里的老人根本无暇分辨。
现在的骗子早就不是单打独斗。他们分工明确,有人专门负责运营粉丝账号筛选目标,有人专攻 AI 视频合成,甚至还有售后团队负责扮演医生、律师跟进剧情。就像这次诈骗,对方连阿姨的银行转账限额都摸得清清楚楚,每次收款都用不同的海外账户,等警方冻结时钱早就洗白了。
这事儿让人想起那句老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在 AI 换脸技术面前,光有防心还不够。去年上海警方破获的类似案件里,骗子用同样手法伪造某明星借钱视频,骗走一位老人 820 万。他们会根据受害者经济状况量身定制剧本,退休金多的就编海外手术,普通工薪族就说紧急住院,总有一款骗局能戳中软肋。
说到底,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电信诈骗,而是技术作恶盯上了银发群体的情感软肋。当 AI 能复制偶像的音容笑貌,当骗子比子女还清楚老人的生活细节,我们到底该怎么守护那些藏在存折里的养老钱?或许除了提醒长辈明星不会私下借钱,更该教会他们长按图片识别是否经过 PS,遇到视频求助先打官方电话核实。
毕竟在这个连 AI 都能当演员的时代,小心驶得万年船从来不是句空话。
来源:花生哥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