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郑丽文站在10月5日的政见发布会现场时,大概没想到这场本该展示抱负的舞台,会变成蓝营内部派系角力的“修罗场“。她面对镜头时略显僵硬的笑容,被张亚中当众质问时泛红的眼眶,以及那句“排山倒海的压力“的哽咽告白,都成了这场政治闹剧最真实的注脚。
当郑丽文站在10月5日的政见发布会现场时,大概没想到这场本该展示抱负的舞台,会变成蓝营内部派系角力的“修罗场“。她面对镜头时略显僵硬的笑容,被张亚中当众质问时泛红的眼眶,以及那句“排山倒海的压力“的哽咽告白,都成了这场政治闹剧最真实的注脚。
这场发布会最吊诡之处,在于它撕开了蓝营“团结“的假面。张亚中火力全开的批评看似针对郑丽文个人,实则暗藏派系刀光——当郑丽文以黑马姿态杀出重围时,某些人坐不住了。更耐人寻味的是,郝龙斌以“救灾“为由缺席辩论,却被媒体拍到先赴宜兰与地方派系密会,抵达花莲后仅作短暂停留便匆匆离去。这种“政治观光“式的救灾,与郑丽文被曝光的“请人吃狗肉“谣言形成荒诞对照,恰似蓝营内部权力游戏的冰山一角。
派系政治的幽灵,正在蓝营上空盘旋。当卢秀燕选择退场,郝龙斌被推到台前时,这场改选就注定沦为权力游戏的牺牲品。某位不愿具名的蓝营高层私下透露:“现在选的不是最能干的,是最听话的。“这种潜规则在郝龙斌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缺席辩论到灾区“快闪“,每一步都精准踩在派系利益的鼓点上。而郑丽文试图打破这种默契的举动,自然招致了全方位的围剿。
谣言的炮制更显露出蓝营内部的病态。当“请人吃狗肉“这种荒诞指控都能成为攻击武器时,说明某些人已经放弃了政治辩论的基本底线。这些谣言的传播轨迹与特定派系的利益走向高度重合。某智库分析显示,郑丽文支持率每下降1%,相关谣言的传播量就暴增300%。这种数据化的恶意,暴露出蓝营某些势力为保权力不择手段的丑态。
洪秀柱三年前的警告犹在耳边:“没有九二共识的蓝营,就是无根的浮萍。“这位铁娘子早看透了派系政治的死循环——当候选人把两岸关系当选票筹码,把民众心愿当权力游戏时,这个政党就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正当性。郑丽文在压力下的挣扎,郝龙斌在派系间的游走,不过是这场慢性死亡的不同表现形式。
但历史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从不会按照政客的剧本演出。当蓝营内部为派系利益争得头破血流时,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期待却在悄然生长。某民调机构数据显示,25-35岁青年群体中,支持“和平统一“的比例较三年前上升了18个百分点。这种民意转向,恰是对蓝营派系政治最无声却最有力的反驳。
政治的本质,终究是对人心的回应。当郑丽文在发布会上强忍泪水说“不会放弃“时,当郝龙斌在灾区摆拍时被民众喝倒彩时,当蓝营大佬们在幕后算计权力分配时,他们或许忘了:选票箱里装着的不仅是选民的选择,更是一个政党存续的判决书。
这场闹剧终将落幕,但留给蓝营的反思才刚刚开始。洪秀柱说的没错,只有真正回归“九二共识“、秉持“一中原则“的政党,才能重新赢得民心。否则,再精妙的派系算计,再巧妙的谣言攻势,都不过是历史进程中的一声叹息。在民族大义面前,任何政治算计都显得如此渺小。
来源:爱吃炸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