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秋时节的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为西安市民及远道而来的游人铺展了一场“穿越时光”与“倾情相待”交织的盛宴——不仅与“回长安”的王昭君不期而遇,更在盈盈笑意中,收到演员们亲手递上的满捧中秋好礼。
中秋时节的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区,为西安市民及远道而来的游人铺展了一场“穿越时光”与“倾情相待”交织的盛宴——不仅与“回长安”的王昭君不期而遇,更在盈盈笑意中,收到演员们亲手递上的满捧中秋好礼。
上午十时,中秋团圆戏准时开锣。西演・青年团两位“梅花奖”得主张涛与杨升娟甫一登台,便以醇厚嗓音点燃全场。张涛清唱《法门寺》《打柴劝弟》,声腔高亢、台风稳健;杨升娟一曲《柿子红了》,将红火日子唱进人心坎里。
西演·青年团的青年演员随后献上的折子戏《拾玉镯》《断桥》,更是将人物演得活色生香。“年年中秋必听戏,今年这些年轻人唱得真好!十几年了,爱的就是这口韵味。”一位白发老者边轻声跟唱,边由衷赞叹。
演出间隙,暖意如细雨般润入观众心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戏剧 “梅花奖” 、文华奖、白玉兰奖得主惠敏莉,带领演员们穿行于观众之间,将一份份中秋礼包亲手送至大家手中。莲蓉月饼香气馥郁,苹果鲜脆欲滴,石榴籽粒饱满——“中秋食石榴,寓意阖家团圆!”递礼时笑语盈盈,偶有观众未及接稳,旁座阿姨便伸手相扶,一时之间,街区广场恍若自家院落,亲切而温馨。
“每年都来易俗社听戏,今年更有月饼相赠,心里比蜜还甜。”方才那位老人接过礼包,感慨不已,手中还紧握着当晚易俗大剧院的戏票,笑纹里漾满欢喜。从武汉远道而来的大学生小陈,正以手机直播记录眼前一幕,屏幕上瞬间涌过层层留言:“西安太有心了!”“盼能多分得一份这份心意!”“明年定要去西安过中秋!”
连日演出,街区内的年轻面孔明显增多。小陈直播时声音微颤:“我直播间里的三秦游子无不欣羡,说在异乡闻秦腔、见月饼,思乡情切,却又倍感温暖。”
台上曲音方落,张涛与杨升娟信步走入街区的非遗美食区,手中尚余半块月饼,笑邀戏迷与游客:“走,带诸位尝尝西安的老字号。”众人围拢在“五一大包”摊前,两位老师一边品尝,一边与大家闲话家常。有人举起刚获赠的石榴合影,场景宛如一场“中秋家宴”,有戏迷笑着说:“这哪是艺术家,分明是带我们过节的家人!既饱耳福,又暖脾胃,这个中秋实在难忘。”
众人尚沉浸在包子与月饼的余味中——午时刚过,身后忽传来一阵欢动。回眸望去,八辆彩车已整齐列队。随着庄重钟声响起,“长安月圆话昭君”活动正式启幕。开场舞《昭君行・出塞》翩然亮相,十二位舞者裙袂飞扬,兼具江南之柔与塞外之韧,将昭君出塞的画卷演绎得淋漓尽致。台下观众凝神屏息,连手中的月饼也忘了品尝,目光尽被舞台牢牢牵引。
“请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迎接昭君 —— 回长安!” 主持人话音刚落,全场齐刷刷起身,只见彩车中央,“昭君”怀抱琵琶,在侍女的陪伴下缓缓走向舞台。那抹身影,是历史书页里的经典定格,也是今日舞台上的鲜活传承。当象征西安市花与民族团结的石榴递到昭君手中,一颗果实承载的不仅是地域符号,也是“昭君出塞”所蕴含的和平、融合之魂。当年,昭君以一己之力促进汉匈和睦,今日,易俗社以一出剧目、一场活动,让这份精神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延续,让“民族团结”的主题在长安月圆之夜愈发鲜明。
随后的演出环节,更是一场跨越古今的文化盛宴。十余段紧扣“昭君” 主题的节目接连上演:《昭君行》的经典片段,以秦腔韵味唱出昭君对故土的眷恋与对和平的坚守;古琴《明妃曲》,道尽 “汉恩自浅胡恩深” 的复杂情愫;直至惠敏莉唱响《昭君吟》,秦腔的豪迈与细腻交织,将整场活动推向高潮,《你就是草原上最美的月亮》让“长安月圆”的意境与“昭君归来”的喜悦完美融合。
“长安月圆话昭君” 活动是对西安易俗社秦腔《昭君行》走进昭君故里宜昌演出成功的庆贺,也是“新昭君出塞”大型文旅探秘活动走进西安的开篇序章,还是西安、宜昌、呼和浩特三地文旅联动的重要探索。以千年文化为纽带,让“长安”成为昭君文化中不可替代的 “家的符号”。
明月依旧,长安如故。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正让这座千年古城焕发新的生机。让我们铭记昭君归来长安的感动,铭记文化的力量如何穿越时空、直抵人心。明日,易俗社文化街区的精彩仍将继续,秦人集合!
10月7日演出
极具“西安味道”的戏曲狂欢
10:00——12:00 西演·青年团12:30——13:30 戏迷大舞台专场14:00——16:00 西安中青年秦腔团本 戏《铡美案》晚上19:30,易俗社剧场里,上演精彩《折子戏专场》!
隔壁的易俗大剧院更加热闹,第五届《国韵秦风》秦腔展演,西演·青年团将为你奉上杨升娟领衔主演的秦腔大戏《周仁》。
来源:西安曲江旅游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