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L3级自动驾驶试点名单:中国自动驾驶系统唯有华为和其他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8 00:05 1

摘要:上周北京晚高峰,一辆问界M9在国贸桥下连续三次丝滑变道,后车司机探出脑袋骂街,结果一看方向盘——没人。

“自动驾驶到底谁说了算?

上周北京晚高峰,一辆问界M9在国贸桥下连续三次丝滑变道,后车司机探出脑袋骂街,结果一看方向盘——没人。

我把视频甩进群里,瞬间炸锅:有人喊“华为吹”,有人直接甩特斯拉FSD的剐蹭图。

吵到最后,只剩一个灵魂拷问:

“真·无人驾驶,到底差在哪?

答案其实藏在两条不起眼的新闻里。

一条是六月工信部L3测评放榜:华为ADS 4.0拿了90.7分,排第二的才78分,差距比高考数学最后一道大题还残忍。

另一条更狠——宁波舟山港的无人集卡,24小时连轴转,一天干出2000个标准箱,把人工效率直接拔高30%。

港口老工人说,“以前三班倒,现在机器不撒尿,不服不行。

把这两件事拼一起,就能看出华为到底做对了什么。

第一,它把“考试”和“干活”当成一件事。

别的车企还在高速NOA刷里程,华为直接冲进城中村:无保护左转、鬼探头外卖车、突然窜出来的共享电驴,ADS 4.0用激光雷达+视觉融合,复杂路口通过率飙到98%。

特斯拉FSD v12在同一段路测,雨雾天误判率高出40%,直接化身“马路杀手”。

第二,它把“贵”做成“省”。

很多人吐槽华为车贵,却没人算过账:蔚来为了自研芯片,一颗Orin X 500美元,一年出货量才几十万颗;华为昇腾610自己设计、自己流片,把成本摊进百万台车,单车智驾硬件成本硬生生比比亚迪方案低15%。

规模一上来,贵就变成护城河。

第三,它把“出海”做成“护身符”。

欧盟UN-R157 ALKS认证,过去只有奔驰、宝马拿过,华为成了第一个啃下来的非欧洲玩家。

别小看这张纸,它等于给问界M9开了张欧洲高速通行证,接下来每卖一台车,都要给华为交“技术税”。

当然,吹得再猛,也挡不住灵魂追问:

“L3出了事故,到底谁背锅?

国内法规还没落地,华为已经拉着人保、平安做保险沙盘:把51.3亿公里真实路况切成无数碎片,算出每一脚急刹的赔付概率。

据说精算师熬秃了头,最后给出一句大白话——“L3责任归车企,保费只比传统车险贵8%。

消息一出,准备2025年上车的蔚来、极狐,连夜把华为MDC写进采购清单。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一个画面:

深夜的舟山港,无人集卡排着队,像一串沉默的萤火虫。

控制室里,值班大姐泡好方便面,盯着屏幕打哈欠——

“以前最怕司机疲劳驾驶,现在最怕机器死机。

她夹起一筷子面,补了一句:

“死机还能重启,人没了就真没了。

自动驾驶的终局,也许不是谁干掉谁,而是谁先让人类放心打瞌睡。

华为把分数、港口、保单摊在桌上,筹码越堆越高,剩下的玩家只能跟注或者弃牌。

至于普通消费者,别急着站队——

下一次试驾,不妨直接放开方向盘,看看车自己慌不慌。

慌,就说明故事还长;不慌,那才是真正的革命。

来源:好学小红花HaiRPc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