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少女人熬到凌晨翻来覆去才悟:你不是不够好,是把“较劲”当本事——家里的脏活累活全揽,同事的烂摊子敢接,别人的委屈你先受,最后自己耗得没了力气,身边人反而觉得“你本来就该这样”。
多少女人熬到凌晨翻来覆去才悟:你不是不够好,是把“较劲”当本事——家里的脏活累活全揽,同事的烂摊子敢接,别人的委屈你先受,最后自己耗得没了力气,身边人反而觉得“你本来就该这样”。
就像身边那些把日子过成“拧巴绳”的女人,总觉得“多扛一点,关系就稳一点;多忍一分,矛盾就少一分”,可到头来,家务堆成山没人搭手,好心帮人却落得埋怨,委屈咽了一肚子,连句心疼的话都听不到。其实不是你做得不够多,是没参透《道德经》里“少则得,多则惑”的道理——人的精力就像一杯水,倒给别人太多,自己就只剩空杯。
李一诺在麦肯锡当高管时,连着生了三个孩子,外人都觉得她要么丢了工作,要么顾不上家,可她偏把两边都打理得妥帖。没人知道她的秘诀,不过是“不硬扛”:早上和丈夫分工,他送孩子上学,自己先去公司处理急事;周末不盯着孩子写作业,只跟他们定好“完成时间”,剩下的让孩子自己安排。她从不去揪着“地板没擦干净”“衣服没叠整齐”较劲,也不把“妈妈必须全能”的标签贴在自己身上,反而让丈夫多了家庭责任感,孩子养出了主见,自己也有精力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英国有个“60分母亲”的说法,其实跟道家“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想法不谋而合——不用事事求完美,留几分余地给别人,也留几分轻松给自己。家里不是离了你就转不了,孩子不是少管一点就长不好,学会把不属于自己的担子卸下来,才能把能量收回到自己身上,日子才不会过得又急又慌。
还有些女人,总把“讨好”当相处的窍门,觉得“我对所有人都好,别人总会对我好一点”。毕淑敏早说过,“无底线的好,本质是不自信”,你把自己放得太低,别人反而不会把你放在眼里。
《热辣滚烫》里的乐莹,以前就是这样的人。妹妹要占她的学区房,她咬着牙点头;亲戚让她帮着录节目,她推了自己的事硬上;就连闺蜜抢了她的男朋友,还让她当伴娘,她都没敢说一个“不”字。她以为“委曲求全能换真心”,可结果呢?妹妹觉得她“好欺负”,亲戚觉得她“闲得慌”,闺蜜更是没把她的委屈当回事。直到后来她彻底醒了,朋友约她吃饭不想去,就直接说“今天没空”;有人故意挤兑她,她也敢怼回去“你这话没道理”。
有人问她“有两个苹果,朋友要你给不给”,她笑着说“给不给,看我心情”。其实这不是变“冷”了,是懂了《素书》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通透——一段要靠你不断讨好才能维持的关系,本就不是对的关系;一个要你委屈自己才能留住的人,根本不值得你放在心上。过刚易折,过柔易损,做人守住自己的底线,才不会被人随便消耗。
职场里的委屈,更能磨掉女人的底气。有人抢了你的功劳,有人背后说你闲话,有人故意给你使绊子,换作旁人,要么急着辩解,要么躲起来哭,可真正厉害的女人,从不会把精力耗在情绪里。
王小骞刚在电视台实习时,熬了好几个通宵做的节目方案,被另一个女主持人抢了先,对方还故意在演播室待了两个半小时,就怕她再有机会补录。换作别人,早忍不住冲上去理论了,可王小骞没这样做——她知道,跟人吵赢了又怎样?只会让人觉得“你格局小”,反而丢了机会。那天她没回家,在办公室把主持技巧的书翻了一遍又一遍,第二天照常早起上班,比以前更拼。
后来她凭着扎实的功底进了央视,再回头看当年的事,才觉得“幸好没揪着情绪不放”。就像《阴符经》里说的“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职场里的输赢,从来不是靠“吵”出来的,而是靠“做”出来的。你把时间花在辩解上,就没时间提升自己;你把精力耗在生气上,就没心思解决问题。情绪是虚的,能握在手里的本事才是实的——别人越想看你笑话,你越要沉下心变强,等你站得够高,那些曾经的糟心事,不过是脚下的尘埃。
李筱懿刚工作时,也被同事笑过“业务差”,开会时说的方案总被反驳,午休时还能听到别人背后议论她“根本不适合这份工作”。她没躲起来难过,反而把同事的议论当成提醒,每天下班都留在公司看专业书,把别人做过的优秀案例拆了又拆,慢慢的,她做的方案越来越周全,办事效率越来越高,那些议论的声音,不知不觉就没了。
其实女人的成长,就像道家说的“水滴石穿”,不是靠一时的情绪爆发,而是靠长久的沉淀。你不跟情绪较劲,情绪才不会拖你的后腿;你不跟别人攀比,才能走好自己的路。
还有些女人,明明能力出众,却总把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不是运气差,是心思太“细”——别人一句无心的话,她能琢磨半天;一次小小的失误,她能纠结好几天;甚至别人一个眼神不对,她都要想“是不是我哪里做错了”。
李雪琴刚讲脱口秀时,就栽过这样的跟头。第一次上台,她准备了好久的段子,讲完台下冷得没一点笑声,她站在台上,尴尬得手都不知道往哪放,下台就躲在后台哭,甚至想“再也不碰脱口秀了”。可哭完之后她想通了:“反正已经这么差了,不如再试一次,就算不好,也不会比现在更糟了。”
第二次上台,她还是有点紧张,但比第一次放得开;第三次、第四次……她慢慢摸透了观众的喜好,段子越写越接地气,最后终于登上了热门综艺的舞台,成了大家喜欢的脱口秀演员。她后来跟人说:“以前总怕别人不喜欢自己,所以别人的一句话都能影响我好久,现在才懂,太敏感的人,就像带着刺生活,扎到的都是自己。”
道家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别把外界的声音看得太重。别人的评价是别人的,你的生活是自己的——他说你不好,不代表你真的不好;他对你冷淡,不代表你不够优秀。把敏感的神经放“粗”一点,不跟别人的看法较劲,不跟自己的情绪纠缠,才能摆脱精神上的苦役,活得轻松一点。
苏青早年的日子,说出来让人心疼。她本来是个有才情的女作家,结婚后却为了讨好夫家,把写作的笔扔了,十年里连生五胎,每天围着锅碗瓢盆转,公婆把她当丫鬟使,让她洗衣做饭、端茶倒水,稍微慢一点就被指责;丈夫更是对她颐指气使,不顺心就动手打骂。
有一次家里没米下锅,她鼓起勇气跟丈夫要生活费,对方不仅不给,还扬手给了她一巴掌。就是这一巴掌,把她打醒了——她以为“忍一忍就能熬过去”,以为“靠丈夫就能有依靠”,可到头来,才发现女人这一辈子,最靠谱的从来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她带着孩子离开了那个家,重新拿起了笔,把自己的经历写进书里,没想到《结婚十年》一出版就成了畅销书,后来她还创办了自己的杂志社,活成了别人羡慕的样子。就像《道德经》里说的“自胜者强”,女人的“开窍”,从来不是靠别人成全,而是靠自己觉醒——你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就不会被别人辜负;你不将就不喜欢的生活,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张爱玲说:“所有的女人,终有栖息之地,不是他人,而是自己。”其实女人这一辈子,最该学的不是“如何讨好别人”“如何扛起一切”,而是道家“守己”的智慧——不跟家务较劲,留几分余地给家人;不跟烂人较劲,别让别人消耗自己;不跟情绪较劲,别让敏感拖慢脚步;更不跟自己较劲,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你不用活成别人眼里的“好妻子”“好妈妈”“好同事”,也不用为了别人的期待,把自己逼得喘不过气。顺着自己的节奏走,守好自己的本心,把精力花在喜欢的事上,把真心留给值得的人——你会发现,当你不再跟世界较劲,世界反而会对你温柔以待;当你学会成全自己,才能真正活成人生的“大女主”,活得自在、灿烂,且有力量。
来源:乐乐情感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