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扫地拖地时需要协调四肢,整理物品时需要记住物品的位置和用途,做饭时更是离不开计划与思考——这些小动作背后,其实离不开你的大脑在默默“开工”。
提到老年痴呆,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天呐,会不会变得什么都记不住?”更有人会把它和家族遗传挂钩,觉得“我爸妈都没事,我肯定不会得。”
还有人觉得“脑子好不好使,和身体活动有什么关系?”其实这些认知都有点偏差。
今天我们来聊聊,做家务和老年痴呆之间有什么关系,以及55岁以后,做家务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让身体和脑袋都在线。
先来破个“谣言”:很多人以为家务是“低级劳动”,对身体和大脑没啥好处,甚至有人觉得“年纪大了就该躺着,别折腾”。可惜事实啪啪打脸。
研究发现,适量的家务劳动不仅对身体好,还能对抗老年痴呆。
2021年发表在《Neurology》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周参与家务劳动超过10小时的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的风险大大降低。
这个数据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超过5000名中老年人的长期跟踪观察得出的结果。简单总结就是:动起来,大脑更清醒,风险更低!
那为什么做家务能减少痴呆风险呢?其实道理并不复杂。家务劳动是一种结合了身体活动和脑力参与的综合性活动。
比如,扫地拖地时需要协调四肢,整理物品时需要记住物品的位置和用途,做饭时更是离不开计划与思考——这些小动作背后,其实离不开你的大脑在默默“开工”。
从神经科学角度看,经常进行这样的活动,可以刺激脑神经元的连接,延缓记忆退化。所以别再低估家务的价值了!
说到这里,可能有读者会问:“既然家务对大脑好,那是不是做得越多越好?”别急,这里就要提醒大家,家务虽好,但也要讲究方式方法,特别是55岁以后。
如果不注意,家务不仅不会帮你“健脑”,还可能带来额外的健康风险。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聊聊做家务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首先,注意量力而行,避免过度劳累。很多人到了中老年,身体状况多少会有些变化,比如骨质疏松、关节退化或者心脏功能下降。
如果为了“健脑”而强迫自己长时间做高强度家务,反而可能得不偿失。比如,有些人为了打扫干净厨房,蹲着擦地半小时,结果膝盖痛了好几天;还有人为了搬动重物,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科学有效的做法是:把家务分解成小任务,循序渐进。比如今天整理厨房,明天清理阳台,每天动一动,既不会太累,也能保持持续的身体和脑力活动。
其次,选择适合自己的家务项目。并不是所有家务都适合每个人,特别是一些需要长时间弯腰、用力过度的工作。比如,拖地、洗衣服这些需要反复弯腰的动作,可能对腰椎和膝盖不太友好。
更建议尝试一些既能活动身体,又能锻炼思维的家务,比如做饭、整理书籍、种植花草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通过规划和操作刺激脑细胞的活跃度。
特别是种植花草,不仅能让人心情愉悦,还能锻炼专注力和记忆力,可谓一举多得。再次,注意家务环境的安全性。
55岁以后,很多人可能会出现平衡感下降、视力减退等问题,这些都会增加家务时发生意外的风险。
比如,在湿滑的地面拖地,可能会不小心滑倒;或者在厨房忙碌时,因为注意力分散而被刀具或热油烫伤。
因此,建议大家在做家务前,先检查环境是否安全,比如保持地面干燥,厨房光线明亮,工具放置在容易拿到的地方等。这样不仅能减少意外伤害的风险,还能让家务做得更加顺心。
最后,别忘了给自己“加点料”。这里的“加料”不是让你做饭时多放点调味料,而是指给家务增加一些趣味性和社交性。
比如,做家务时可以听听轻松的音乐、播客或者健康科普节目,这样既能让劳动不再枯燥,还能学到新知识。
更重要的是,可以尝试和家人一起分工合作,比如和伴侣一起整理衣柜、和孙辈一起种花浇水。这种互动不仅能增进感情,还能通过交流和协作进一步刺激大脑的活跃度。
聊到这里,我们其实已经明白,家务并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一种“身体+脑力”的双重锻炼。
但需要强调的是,家务只是预防老年痴呆的一部分,其他健康生活方式同样重要,比如均衡饮食、规律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和社交活动等。只有综合起来,才能真正远离老年痴呆的困扰。
最后,送给大家一个小提醒:不要把做家务看作一种“负担”,而是当作一种“修炼”。它不仅是对家庭的付出,也是对自己健康的投资。无论是为了你的大脑,还是为了你的家庭,动起来吧!
参考文献:
[1] 徐勇,谭琪,孙宏鹏,等.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防策略的中国指南建议[J].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2018,1(1):38-41. DOI:10.3969/j.issn.2096-5516.2018.01.009.
[2] 杨钧涵,陈仕敏,李怀昊,等. 老年人群不同健康生活方式评分下认知功能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关联研究[J].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24,42(6):563-572. DOI:10.3969/j.issn.1005-4057.2024.06.003.
[3] 曹清明,王蔚婕,张琳,等.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模式的践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解读[J]. 食品与机械,2022,38(6):22-29. DOI:10.13652/j.spjx.1003.5788.2022.60050.
来源:栗子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