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实话,带完这届毕业班,我心里憋了太多话。今天几杯酒下肚,也不怕你们笑话,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说说。”老陈是我多年的朋友,也是一所重点高中的高三班主任,周末小聚时,几杯白酒下肚,他打开了话匣子。
“说实话,带完这届毕业班,我心里憋了太多话。今天几杯酒下肚,也不怕你们笑话,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说说。”老陈是我多年的朋友,也是一所重点高中的高三班主任,周末小聚时,几杯白酒下肚,他打开了话匣子。
“家长们总以为考上985的孩子都是全科天才,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老陈摇摇头,眼神里透着教育工作者的坦诚与无奈,“我带了八届高三,发现一个规律——孩子能不能上顶尖大学,关键就看两门课的成绩。”
听到这话,我顿时来了精神。作为家长,谁不想知道这个“秘密”呢?
“是哪两门课?”我迫不及待地追问。
老陈抿了一口酒,缓缓说道:“数学和英语。这两门课,简直就是985的‘敲门砖’。”
他接着说:“数学成绩好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强,这是理科学习的基础。而英语好的孩子,阅读理解能力强,这对文科理科都至关重要。更关键的是,这两门课都不是靠考前突击就能拿高分的,需要长期积累。”
听着老陈的话,我想起了邻居家的孩子小明。去年高考,小明以数学148分、英语145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心仪的985高校。而小明的其他科目虽然不算差,但也没有特别突出。这不正好印证了老陈的观点吗?
“我班上有个学生,叫小雨。”老陈继续说道,“高一高二时,她的语文、历史都很好,但数学总是在及格线徘徊,英语也只是中等水平。家长急得团团转,找了我好几次。”
“后来呢?”我好奇地问。
“高三开学,我和小雨深谈了一次。我告诉她,如果想考上好大学,必须把数学和英语抓上来。这孩子很争气,从那以后,她每天固定抽出两个小时专攻数学,一个小时学英语。遇到不懂的题目,哪怕是周末,也会通过微信问我。”
老陈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今年一模考试,小雨的数学从原来的90多分提高到130分,英语也从110分提高到135分。凭借这两门的优势,她的总分一下子冲到了年级前列。”
这样的例子在老陈的教育生涯中不胜枚举。他感慨道:“很多家长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让孩子在各个科目上平均用力。结果孩子累得够呛,效果却不理想。聪明的做法应该是‘扬长补短’,尤其是在数学和英语上下狠功夫。”
为什么数学如此重要?老陈分析道:“数学不仅是高考分数的大头,更是训练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核心科目。数学好的孩子,物理、化学学习起来也会轻松很多。而且数学成绩往往决定了理科综合的分数水平。”
至于英语,老陈认为这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科目。“英语不像语文那样主观题多,只要肯下功夫,考高分比语文容易。而且英语高分对总分的贡献非常直接。我见过太多孩子,因为英语成绩好,总分比同等水平的同学高出20-30分。”
说到这里,老陈语气变得严肃:“但是,家长们一定要注意,提高这两门课成绩不是靠刷题就能解决的。方法很重要。”
对于数学,老陈建议:“不要一味追求难题、怪题。先把基础打牢,课本上的例题、课后习题反复做,做到滚瓜烂熟。我见过不少学生,基础题全对,中档题也能拿下,分数就已经很可观了。”
对于英语,老陈分享了他的观察:“词汇量是根本。我班上英语好的孩子,没有一个是靠死记硬背单词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方法——有的通过阅读英文文章,有的通过看英文电影,有的甚至通过唱英文歌来积累词汇。”
“语言环境很重要。”老陈补充道,“我建议家长在孩子房间放个蓝牙音箱,每天早晚播放英语新闻或者英语美文,不需要孩子特意去听,就当背景音乐。时间长了,语感自然就上来了。”
老陈还提醒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建立错题本。“数学和英语都要有错题本,但不是简单地把错题抄上去。要写明当时为什么错,正确的思路是什么,以后如何避免同类错误。这样的错题本才是真正有用的。”
谈话间,老陈的手机不时响起,都是家长发来的咨询消息。他苦笑着说:“你看,高三家长的焦虑无处不在。但其实,很多时候焦虑是因为找不到重点。如果早早抓住数学和英语这两门关键课程,孩子的学习之路会顺畅很多。”
“当然,我不是说其他科目不重要。”老陈特别强调,“而是说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应该优先保证这两门课的投入。毕竟,高考是看总分的,数学和英语的分数权重高,容易拉开差距。”
酒过三巡,老陈的话也更加直白:“说实话,作为老师,我看过太多孩子的成长轨迹。那些能上985的孩子,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但一定是最懂得抓重点的。而数学和英语,就是高考中最需要抓住的两个重点。”
临别时,老陈拉着我的手说:“把这些告诉更多的家长吧,让他们少走弯路。孩子的青春只有一次,高考虽然不能决定一生,但好的平台确实能让孩子的人生有更多选择。”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回味老陈的这番话。作为家长,我们常常在孩子的学习上感到迷茫和焦虑,生怕哪个环节没抓好。而老陈的“酒后真言”,无疑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清晰的方向。
数学训练思维,英语打开视野。这两门课不仅是高考的“敲门砖”,更是孩子未来发展的基础能力。也许,我们真的应该重新审视孩子的学习规划,抓住重点,事半功倍。
当然,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方法不能千篇一律。但老陈的经验之谈,确实给了我们宝贵的参考。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有这样的指引,我们或许能少一些焦虑,多一些从容。
今晚老陈的一席话,不仅是一位高三班主任的肺腑之言,更是一位教育工作者对家长们的真诚告诫。在孩子的学习道路上,找准方向比盲目努力更重要。而数学和英语,无疑是通往985大学的关键路径。
来源:职场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