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想起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折腾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从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试图染指,到上世纪70年代修建机场、建灯塔,再到2012年的"购岛"闹剧,日本的小动作一直没断过。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2025年8月,日本部署"海上守卫者"大型无人机紧盯钓鱼岛海域,中国海警随即公开执法驱离日方船只。
然而细心的人发现,相比前些年的频繁挑衅,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声音似乎变小了不少。
从2012年高调"购岛"到如今相对沉默,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回想起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折腾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从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试图染指,到上世纪70年代修建机场、建灯塔,再到2012年的"购岛"闹剧,日本的小动作一直没断过。
2012年可说是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最强硬的阶段。当年9月,时任首相野田佳彦在联合国大会上公开表态,声称“绝不容忍以实力改变现状”。
与此同时,日本外务省还制作了统一宣传材料,下发到各国驻外使领馆,要求严格按照既定口径发声,甚至还对搜索引擎、维基百科等渠道施压,试图在国际舆论场上全面操控话语权。
那几年,日本外交官在各种国际场合都要提钓鱼岛,哪怕跟人家国家海权八竿子打不着关系。从2013年到2015年,安倍晋三访问了十多个国家,每到一地必谈"岛屿争端",生怕别人不知道日本有多"委屈"。
可是到了2025年,画风突然变了。8月4日,中国海警在钓鱼岛海域公开执法,现场广播"你船只已进入中国钓鱼岛领海,请立即离开",新华社第一时间发布通告。而日本这边呢?基本没什么声音,连抗议都显得有气无力。
2024年,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周边航行了355天,这个天数创了2012年以来的新纪录。面对这种"常态化"存在,日本除了部署无人机搞点小动作,公开场合的抗议声音明显弱了很多。
日本为什么突然不那么爱吵吵了?说白了,就是发现自己这些年的"国际公关"基本白做了。
从2012年到2017年,日本可是下了血本搞"信息战"。日本驻英、驻法、驻美使馆多次联系《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主流媒体发稿,日本外相亲自投稿,动画片《尖阁之真相》上线宣传,各种手段用了个遍。
结果呢?法国外交界明确表示"不希望卷入具体领土争端",美国国务院始终重复那句老话:"美方在钓鱼岛归属问题上不持立场"。就连谷歌地图都坚持标注"中国钓鱼岛",日本驻美大使馆抗议了好多次都没用。
更尴尬的是,日本精心制作的宣传视频被各国网友疯狂吐槽,说是"带节奏""夸张失实"。这场全球喊话最后喊成了"单口相声",没人接茬,只有围观。
日本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钓鱼岛问题不是靠嘴皮子功夫就能解决的,国际舆论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好操控。特别是当中国的海警力量越来越强,执法越来越规范,日本发现自己在实际控制力上根本占不到便宜。
2016年以后,日本外务省官网上的"钓鱼岛专栏"更新频率明显下降,在外交场合公开批评中国的表态也少了很多。从2018年开始,日本政府在官方文件中提及"尖阁诸岛"的频率也大幅减少。
最关键的变化,还是实力对比。这些年中国的海警力量发展太快了,让日本真正感受到了压力。
拿装备来说,中国海警的船只越来越大,越来越先进。1万吨级的海警船已经成为常态,而日本海上保安厅的船只普遍在几千吨级别。面对这种"吨位差距",日本心里很清楚硬碰硬讨不到好处。
更重要的是执法方式的变化。中国海警现在的巡航已经形成了固定编队,按图作业,现场广播、视频记录、海上执法一体化运行。这种专业化、规范化的执法让日本很难找到"炒作点",想闹事也师出无名。
并且,中日两国贸易往来密切,2023年双边贸易额超过3000亿美元。一旦因为钓鱼岛问题把关系搞僵,受损失最大的往往是日本。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日本实在承受不起失去中国市场的代价。
日本现在部署的"海上守卫者"无人机,看起来挺高科技,实际上也就是个"千里眼"的作用。这种无人机续航时间虽然长,可以连续飞行40多个小时,但飞行速度慢,生存能力差,一旦发生冲突很容易被击落。说到底,还是在做"防守"的姿态,而不是"进攻"的动作。
不管日本用什么新装备,搞什么新花样,有一点是永远不会变的: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从历史上看,中国人发现、命名、利用钓鱼岛的时间比日本早了几百年。明朝的史料里就有详细记载,清朝的海图上也标得清清楚楚。日本所谓的"先占"理论根本站不住脚,因为你不能占领本来就属于别人的东西。
从国际法看,1943年《开罗宣言》和1945年《波茨坦公告》明确要求日本归还窃取的中国领土。钓鱼岛属台湾附属岛屿,自然应当回归中国。
现在的情况是,中国海警在钓鱼岛海域的执法已经常态化,这不是什么"挑衅",而是主权国家在自己领土上的正常执法活动。日本如果真的想缓解紧张局势,最好的办法就是停止一切非法活动,承认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
从某种程度上说,日本态度的"软化"其实反映了一个现实,在钓鱼岛问题上,时间和实力都站在中国这一边。日本越闹越被动,越折腾越孤立,最终只能选择相对收敛的策略。
当然,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日本虽然在公开场合不那么高调了,但小动作从来没有停过。部署无人机、加强所谓"警备"、在国内炒作"中国威胁论",这些都说明日本并没有真正放弃对钓鱼岛的非分之想。
钓鱼岛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日本真正认清历史、尊重事实、停止一切挑衅行为。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立场始终如一: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任何企图改变这一事实的行为都注定要失败。
日本与其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如早日回到正确轨道上来。#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信息来源:
中国网-日媒:日本部署大型无人机紧盯钓鱼岛
环球网-维护钓鱼岛主权彰显中国决心与智慧
网易新闻-中方发布重要通告,钓鱼岛问题上,新账旧账要一次性和日方算清楚
来源:百科密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