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篇一区SCI论文在手,就可以申请到100万元的配套科研经费,成为国家级人才计划的一员,从此步入财务自由。如果一名青年教师拥有20到30篇SCI论文,便具备了竞争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优青)的资格,一旦入选,将迅速成为学术界的佼佼者。4篇二区的第一作者SCI论文,
本文作者为李明阳,来源科学网博客,为传播而发,有删改,特此分享。
繁忙的评审季节悄然而至,国基项目和学位论文如潮水般涌来。我的一位友人在一所“双一流”高校担任博导,每年都会收到大量的评审材料。
谈及评审过程中的感受,他不禁感叹道:“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如今看来,这句话中的‘书’应该换成‘论文’更为贴切。”
在当前的学术界,一篇篇高水平的SCI论文成为了科研人员晋升、获得资助乃至实现财务自由的关键。按照业界流传的说法:
8篇一区SCI论文在手,就可以申请到100万元的配套科研经费,成为国家级人才计划的一员,从此步入财务自由。如果一名青年教师拥有20到30篇SCI论文,便具备了竞争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优青)的资格,一旦入选,将迅速成为学术界的佼佼者。4篇二区的第一作者SCI论文,足以让一位博士或博士后在普通大学中获得副教授职称,过上小康生活。而如果某位学者发表了一篇第一作者的Nature、Cell或Science(NCS)论文,在一些普通高校中,甚至可以直接与校领导谈判,从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并获得博导资格。尽管高层多次强调要反对“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现象,但在“双一流”建设和学科评估等政策的指挥棒下,“唯论文”之风依然盛行。
原因很简单:有了高水平的SCI论文,就能申报各类科研项目;有了科研项目,就能申请各种人才称号;有了这些称号,自然能享受到优厚的待遇,实现名利双收。
举个例子,华东地区某省特聘教授的评选标准几乎完全依赖于高水平的SCI论文。入选者不仅可获得50万元的年薪,还能得到20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所在学校还会提供1:1的配套资金。
再比如,西部某偏远省份的一位青年讲师,赴美国名校深造后,在一区SCI期刊上发表了5篇论文,随即被北方某高校以教授和博导的待遇挖走,年薪同样为50万元,并提供一套人才公寓。
根据华东某高校的科研奖励政策,一篇第一作者的Nature或Science论文,可获得50万元的现金奖励。这反映出SCI论文在学术界的地位和价值。
谈到“唯论文”现象,我的这位朋友作为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优青、杰青项目的评审人,也感到无奈。
每个申请人都会在申请书中大谈研究的意义,既有理论上的创新,也有实际应用的价值。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证书、应用证明等材料层出不穷,但最终评判的标准仍然是相对公正的SCI论文。
物理学中有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如果将这一原理应用到学术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唯论文现象的严重程度与“高大上”工程的推进力度成正比。
在这些政策不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前提下,“唯论文”现象只会愈演愈烈,甚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由于种种原因,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各类“高大上”工程的推进力度只会增强,不会减弱。因此,我的这位朋友给学术界的青年教师和硕博学子提出了建议:
与其抱怨现实无法改变,不如发扬IT界的996精神和扶贫领域的“5+2+白加黑”拼搏精神,瞄准国际前沿,快速发表大量高水平的SCI论文。
毕竟,在当前的学术环境中,SCI论文已经成为了一种“硬通货”,是青年学者们实现职业发展的关键途径。
来源:研究生的酸甜苦辣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