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草原·筑梦北疆|种羊场来了科技特派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7 03:32 2

摘要:五月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草原正返青,风吹动羊圈旁的草场,也拂过种羊场的新气象。在宝力根陶海苏木的额里图种羊场内,场长苏和正在监测羊群状态。

央广网锡林郭勒5月16日消息(记者李春雪)五月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草原正返青,风吹动羊圈旁的草场,也拂过种羊场的新气象。在宝力根陶海苏木的额里图种羊场内,场长苏和正在监测羊群状态。

“你看这只羊,它的体温、运动轨迹,全部实时上传到了平台。”苏和边操作边介绍,语气中带着掩不住的自豪。眼前的智能化种羊选育平台上,一只只羊的电子耳标数据清晰呈现,异常预警一目了然。

智能化种羊选育平台(央广网记者 李春雪 摄)

科技的力量,已深入草原深处。这场变化的起点,是2022年中组部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的全面推进。

刘志英,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副教授,正镶白旗科技特派团的团长,带着由26名专家组成的跨界团队,进驻这片广袤牧区。

刘志英正在调研牧草生长情况(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察哈尔羊是国家级地方良种,保护和提纯改良刻不容缓。”刘志英说。团队首个发力点,便是搭建种羊智能选育体系。他们采集了500只羊的基因样本,开展全基因组测序,最终筛选出具备“双羔基因”的优质种羊,组建“核心种群”,将原有的繁育率提升了20%左右。

但有了好品种,还需好养殖。刘志英团队联合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引入适合本地的小尾寒羊育肥技术,对羊只分阶段实施精准饲喂管理,饲草则引进蛋白含量更高的燕麦草,由正镶白旗南部农业区向北部牧区精准配送,实现“种养结合”。

航拍宝力根陶海苏木额里图种羊场(央广网记者 李春雪 摄)

“以前我们都是凭经验放养,现在精料怎么喂、什么时候补草,都有标准可循。”苏和说,健康养殖理念已在这片草原生根发芽。

更大的变化,是草原的“绿色重启”。刘志英团队在调研中发现,正镶白旗北部天然草地因多年过度放牧退化严重。她带队开展草地补播、施肥等技术改良试验。

起初,一些牧民心存疑虑。“我们就先从牧民都仁毕力格家的草场做试点。”刘志英笑着回忆,“去年雨水好,补播草场高度长到了齐膝高。他高兴得每天给我打电话。”

如今,都仁毕力格不仅自家追加草地改良,还带动周边牧户纷纷效仿。“老百姓不信专家,就信隔壁邻居。”刘志英说,“技术只有落地开花,才能真正扎根草原。”

三年间,这支科技特派团已在五个产业领域、78个行政村、10万公里的乡路上留下足迹。从优质牧草混播到智能选育平台,从饲养模式改造到草地生态修复,一项项技术落地生根,带来了草场产量提升、养殖成本降低、牧民增收致富的实效。

“我们坚持把实验室的成果转化为牧民口袋里的真金白银。”刘志英的这句话,如今已在草原上印下深深的痕迹。在这片风吹草低的土地上,科技不再遥远,它正化作每一寸草地的绿意,每一只种羊的成长,成为乡村振兴路上,最坚实的智力保障。

来源:央广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