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光流逝,斗转星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是一年中秋佳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是一年中秋佳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古代的人们在这个季节饮酒起舞,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
中秋节都有哪些习俗呢?
■ 拜月我国自古就有在中秋节祭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相传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的仪式。人们在这一天向“月神”表达崇敬,祈求一年的平安顺遂。
■ 玩月说到庆祝中秋节,古代真的不比我们现在的活动少。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南宋时期,玩月热闹得更近乎疯狂。吴自牧是这么描述的:此夜天街卖买,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
■ 饮酒桂花是富贵吉祥、子孙昌盛的象征,中秋节又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所以中秋佳节饮用桂花酒寓意家庭甜蜜,富贵吉祥,子孙昌盛,是一种非常美好的寄托心愿的庆祝方式。据清代潘荣陛着的《帝京岁时记胜》记载,八月中秋,“时品”饮“桂花东酒”。
■ 观潮中秋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武林旧事》中的一段文字则更具体地描述了潮水震撼天地的磅礴气势:『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 祭兔爷说到中秋,总是离不开兔子。在中国文化里,一直流传着月亮上有个大兔子的传说。马王堆汉墓里的月亮上,清楚了记录了玉兔的形象,这和月亮上真实月海的阴影像极了。明《北京岁华》记载:『市中以黄土博成,曰兔儿爷,着花袍,高有二三尺者。』那些斑斑驳驳的环形山,在古人心中,就这样成了柔软狡黠的兔兔。转朱阁是它,低绮户是它,照无眠也是它。
■ 吃月饼月饼多为圆形,与中秋的圆月呼应,象征着家人团聚,因此中秋吃月饼也有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 的含义。人们通过分享月饼,传递对家人、亲友的思念与祝福,成为中秋佳节不可或缺的情感载体。
■ 送月饼
中秋送月饼风俗是怎么形成的?据说缘于“走月”活动。
所谓“走月”,就是乘着中秋月圆之际拜亲访友,馈赠糕点、鲜果等食品,来表达对亲友的美好祝福。
中秋最大的意义,被家所承载,团聚,就是最大的幸福,身体走得再远,灵魂也要回家。在那个地方,总有人在为你祈福,时刻翘首以盼,期待你平安归来。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如果你来得及回家,
放下你的手机,推掉一些聚会,
陪父母聊聊天散散步,
就算只是给他们做一顿饭,
他们也会惊喜不已。
如果你依然在外拼搏,
无论你过得好,过得差,
无论你有多忙,
别忘了给家里去个电话,
中秋到了,让心团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来源:泰山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