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被⌈偷⌋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7 08:15 1

摘要:假期出游,离不开拍照、拍视频。你应该已经发现了,现在很少有人大包小包背着摄影录像装备,大家掏出手机就能拍拍拍,拿出的随行拍照装备也非常小巧,而在这背后,是国内影像行业的一次换道超车。

假期出游,离不开拍照、拍视频。你应该已经发现了,现在很少有人大包小包背着摄影录像装备,大家掏出手机就能拍拍拍,拿出的随行拍照装备也非常小巧,而在这背后,是国内影像行业的一次换道超车。

今天我们和大家聊聊这段不寻常的往事。

作者:豆汁儿

2010年,如果你站在北京三里屯的街头,会看到一群⌈装备党⌋创作者:肩上扛着索尼Handycam,胸前挂着GoPro,手里或许还握着一支罗德麦克风——厚重而繁杂的装备,不像是去创作,倒像是去野外勘探。

那是外国品牌的黄金年代,中国制造,还停留在⌈跟跑⌋阶段。

十五年后的今天,风向变了。

这个国庆假期,如果你去到西藏纳木错湖边,或许你旁边的女生举起口红大小的设备,随手拍出了电影般稳定的画面。

当你来到新疆阿勒泰天然滑雪场,一位滑雪少年从跳台飞下,头盔上的小相机默默记录下了360度全景。

又或者你来到烟火气浓厚的广州,许多博主正在喧闹的夜市对着衣领轻声说话,声音干净得像在录音棚——

他们手中的设备,分别来自大疆、影石、猛玛。

而如果你是一名北京西二旗的打工人,这个假期并不想出京,那么十公里外的奥森是个好去处——

你可以边跑步边戴着不塞耳朵的韶音耳机,听歌的同时,仍能听见环境声、保证安全。

这些名字,或许还没像索尼那样家喻户晓,但它们正在全球市场的毛细血管里悄然扎根。

它们不靠⌈便宜⌋或⌈代工⌋打开市场,而是用顶尖的技术、聪明的设计,重新定义⌈中国制造⌋。

要理解今天这些中国品牌的崛起,我们需要把时钟拨回到更早的年代。

中国的影像之路,走得并不轻松。

早在20世纪初,我们就有了大众影像的萌芽。1930年代的左翼电影运动,曾推动中国电影走向第一个高峰。但之后几十年,个人影像生产几乎停滞。

1956年,中国第一台国产照相机——⌈大来牌⌋35mm相机诞生,标志着中国相机工业的起步。

从最初的仿制苏联相机,到逐步自主研发,这条路充满坎坷。1958年后,国产相机品牌曾有过一段繁荣期,但大多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改革开放后,影像产业迎来新生。

1977年,个人影像开始复苏。1985年,深圳在光学媒体领域率先探索,王士杰参与筹建深飞激光公司。随后,先科集团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代激光视盘和视唱机。

1996年,DV的普及推动了中国个人影像的发展。2001年第一届独立影像展,成为里程碑事件。从那时起,中国影像产业才真正找到感觉。

然而,数码浪潮席卷而来,传统相机和光盘技术遭遇巨大冲击。

从无到有、从断断续续到重新出发——中国影像产业,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积累期。

而同一时期的日本,正经历影像技术的黄金时代。

索尼在2006年从柯尼卡美能达手中接过单反相机业务,推出首款数码单反α100,迅速抢占20%的日本市场份额,形成与佳能、尼康三足鼎立的局面。

2013年,索尼更推出全球首款全画幅无反相机A7,以轻巧机身和全画幅传感器,彻底颠覆了单反相机的统治地位。

但谁也没想到,这场由索尼引领的⌈无反革命⌋,十年后竟成为中国企业换道超车的契机。

据《日经新闻》报道称,索尼已基本完成相机在华生产线的转移。随之而来的,是其将其主要工厂迁至泰国。而在此前,佳能、尼康等老牌企业也已陆续关闭国内工厂。

索尼的困境早有征兆。

2024财年第三季度,其成像与传感部门成为六大业务中唯一负增长的板块。曾经带来25%利润率的高端传感器技术,近年增长乏力。

2025年4月,索尼甚至考虑拆分半导体业务。但索尼的退场,并非相机行业的终结,而是新时代的开启。

我们生活在一个影像爆炸的时代。每天有超过十亿小时的视频被上传到各大平台,这个数字大到没人能看得完。

摄影,从以前需要专业知识和昂贵设备,变成了现在人人都会的基本技能。

本世纪初,诺基亚推出第一款拍照手机时,只有30万像素。谁能想到,手机会如此迅速地重塑整个相机行业?

有趣的是,全球相机销量从2010年的1.2亿台跌至2023年不到800万台,但视频内容产量却增长百倍。

这说明什么?我们不再需要⌈更专业⌋的设备,我们需要的是⌈更趁手⌋的创作工具。

当手机能拍4K视频,为什么还需要专业设备?

因为冲浪者需要360度捕捉浪花,Vlogger想要电影级防抖,直播主渴求一键降噪。

这些,手机还做不到,而传统专业设备又太贵、太重、太复杂,所以也难怪索尼会⌈退场⌋。

但正是这种对⌈更趁手工具⌋的渴望,为一批中国公司打开了机会之门。

4.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1) 大疆:把⌈天空之眼⌋带给普通人

2006年,深圳一间不足20平米的仓库里,汪滔和同学正在调试一架直升机模型。飞行总是不稳,几个人轮流熬夜,睡在堆满零件的角落。那是大疆的起点。

六年后,⌈精灵⌋Phantom横空出世。它不仅是一台无人机,更是普通人的第一双⌈天空之眼⌋。

DJI Mini 5 Pro

大疆一路拿下全球超70%的市场份额。

但大疆没有止步。他们发现很多人拍Vlog时最头疼的是画面抖动。

当时的运动相机市场被GoPro统治,但大疆没有模仿,而是把无人机云台技术用到了手持设备上。

Pocket系列应运而生:口红大小,自带稳定云台,开机即拍。

它击中了Vlog用户的核心需求:画质好、操作简单。大疆还针对美颜、快速剪辑、社交分享做了优化,让Pocket系列成为⌈Vlog神器⌋。

市场反应热烈。去年,大疆Pocket 3一款产品的销量,接近索尼和佳能两家全年相机销量的总和。

大疆的思路很清晰:基于核心技术,捕捉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用工程创新打造体验颠覆的产品。

(2) 影石:让每个人成为生活的导演

影石创始人刘靖康是90后,大学时期就以⌈技术控⌋闻名。他选择了一个更细分的赛道:全景相机。

在影石之前,全景相机要么笨重昂贵,要么像理光Theta那样偏静态、不适合运动。运动相机则被GoPro定义的单一视角统治。

刘靖康看到了一个结合点:将全景的⌈全记录⌋和运动相机的⌈随性拍⌋融合。

比如滑板时根本顾不上构图,全景相机可以360度全拍下来,事后在手机App中选择角度,甚至制作小行星特效。

这就是⌈先拍摄,后取景⌋。

影石花大力气把硬件和软件都做好。其App剪辑体验流畅,自拍杆能⌈隐形⌋,模板丰富,让复杂后期变得小白也能上手。

影石Insta360X5

影石的成功在于⌈软硬结合⌋能力。刘靖康曾说:⌈我们做硬件,是为了更好地支撑软件。⌋

从2018年定义⌈全景运动相机⌋的Insta360 ONE X开始,影石快速成长,在全球全景相机市场占据超过80%的份额,甚至反超GoPro。

2025年,影石成功上市,市值突破千亿,刘靖康成为科创板最年轻的敲钟人之一。

可见,创新不一定是发明全新事物,也可以是通过聪明组合现有技术,解决真实问题。

(3) 猛玛:让好声音⌈无线⌋简单

当大家都在卷画面时,猛玛选择在声音上下功夫。

视频创作中,声音与画面同等重要,⌈音质毁所有⌋是很多创作者的痛。专业无线麦克风市场长期被罗德、森海塞尔等老牌占据,价格高、操作复杂。

猛玛最初做专业无线图传,服务影视剧组,积累了强大的无线传输技术。看到短视频和直播兴起,他们果断将技术用于消费级市场。

猛玛的思路明确:不做低价低质的⌈平替⌋,而是用自研技术解决行业痛点。

例如,他们首创一体化充电盒,开盖即连,收纳即充;针对户外嘈杂环境,不断优化AI降噪,确保人声清晰。

更重要的是,猛玛扎根于中国这一全球最活跃、最多元的内容生态,能比国外公司更快发现创作者的新痛点并迭代产品。

八年时间,猛玛从无线图传到无线麦克风,再到直播相机,逐步构建起服务创作者的音视频解决方案生态。其产品销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收入占比超60%,连苹果CEO库克也使用过猛玛麦克风。

猛玛的成功,印证了中国公司的一种典型路径:先深耕专业领域积累核心技术,再将其降维打击至消费市场。

所以能在看似小的赛道里,做出了世界级品牌,实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全球成功。

(4)韶音:不塞耳朵的耳机,运动人的最爱

在耳机这片红海市场,韶音是⌈另辟蹊径⌋的典范。

当所有厂商卷参数、降噪、价格时,韶音选择了一条冷门技术路线——骨传导。

骨传导技术并不新,以往主要用于消防、军事等特殊场合。但在消费级市场,它长期面临音质差、漏音、震感明显、耗电大四大难题。

韶音创始团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他们从代工对讲机耳机起步,但不甘于低端。2007年,他们决心做自有品牌,并押注骨传导技术的民用化。

这条路走得艰难,他们花了近十年逐一攻克难题。音质不行?就不断拓宽频率响应。漏音严重?就发明⌈漏音屠龙⌋技术。

2015年,他们在海外众筹推出Trekz系列,因轻便、体验好,迅速走红。

韶音的聪明之处在于,并未试图用骨传导耳机替代所有传统耳机,而是精准定位⌈天命⌋场景——运动。

对跑步、骑行等户外运动者,安全与舒适是刚需。韶音完美解决这两大痛点,成功开创⌈运动耳机⌋新品类。

它将产品铺进三夫户外、迪卡侬等专业渠道,伴随全球户外运动热潮,销量持续攀升。

如今,在波士顿马拉松等顶级赛事上,韶音耳机成为众多跑者的标配。韶音占据全球运动耳机市场70%的份额,在骨传导领域更具统治地位,并构建起庞大的专利墙,让后来者难以绕过。

可见,找准真实需求,深耕技术,也能在红海中开辟蓝海。

5.为什么是深圳?

回顾大疆、影石、猛玛、韶音的成长路径,你会发现它们有一些共同点:

它们都避开了红海竞争,通过⌈品类创新⌋在细分领域做到全球领先;都具备⌈软硬结合⌋能力;都从诞生起就面向全球市场;且都从诞生起就面向全球市场。

并且,它们背后站着同一座城市——深圳。

虽然长三角、成渝等地也有硬件创业公司,但深圳在供应链密度、迭代速度和国际化人才方面的综合优势,仍是独一无二的。

经济学家伯杰提出的⌈产业公地⌋概念,在深圳已经演化为:半径50公里内,什么配件都能找到。

在这里,⌈上午设计,下午打样,第二天量产,一周后卖到海外⌋是常态。华强北周边一公里,可找到成千上万家供应商。

这种能力部分源于过去几十年手机行业的发展——庞大产量练就成熟供应链,任何零件都能便宜、快速制造。

当这条⌈供应链巨兽⌋成熟后,其能力外溢至其他智能硬件领域。

更重要的是,这片土地上的⌈老师傅⌋们——产线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工人——积累了宝贵的⌈工艺知识⌋。

他们可能从不滑雪、跳伞,但懂得如何将图纸上的创新转化为稳定、可靠、可大规模生产的产品。

影石创始人刘靖康应该深有体会。

他将公司从南京迁至深圳,直接受益于顶尖供应链资源。曾为产品良率发愁,但东莞一家供应商接手后,良率迅速提升二十多个百分点。

这种藏在产业链深处的⌈工艺知识⌋,是深圳最宝贵的财富。

支撑这些公司的,除了供应链,还有一群不一样的创业者。

他们不再是草根出身、靠胆量和渠道打拼的第一代企业家,而是常被称为⌈创二代⌋的新群体。

首先,他们多为80后、90后,拥有名校背景、流利英语和全球视野。

大疆汪滔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影石刘靖康是南京大学⌈技术高手⌋;韶音三位联合创始人均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系。

他们⌈见过外面的世界⌋,创业起点不再是生存,而是做出世界级产品、获得全球认可的愿望。

其次,他们往往是产品的深度用户,对细节极其在意。

比如汪滔甚至到了偏执的地步。⌈偏执狂⌋这词如果用到搞技术的人身上,那是一种褒奖,代表着对产品的极致把控。

汪滔规定螺丝拧紧程度要用几根手指施力到特定触感,有谁不会他还会亲自示范操作标准,因为有些工艺流程是没法儿量化的,只能靠手的力度来感受,也难怪比尔盖茨都用他的产品。

喜欢拧螺丝的还有刘靖康。

刘靖康

创业初期,每天3小时的睡眠是常态,在⌈做不出来公司就要倒闭⌋的重压下,刘靖康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甚至常常下到工厂一线去拧螺丝。

他们的这种⌈产品经理⌋思维,也让他们更关注解决真问题、创造真价值。

同时,他们表现出更强的文化自信。

大疆早在十年前就聘请外籍高管,影石从第一天起就以英文名Insta360面向全球。他们不像上一代企业家通过收购海外品牌⌈借壳上市⌋,而是自信打造来自中国的全球品牌。

他们的全球化路径也与众不同:第一代出海靠B端大订单,是⌈幕后英雄⌋;第二代靠亚马逊电商,是⌈卖货思维⌋;而新一代硬件公司,擅长用Kickstarter、Indiegogo等全球众筹平台进行产品验证和早期营销,直接与全球极客用户对话,根据反馈快速迭代。

这是一种⌈生来全球化⌋的模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企业家。

当传统消费电子大品类被巨头占据后,这些高认知、新视野的年轻人,敏锐切入细分赛道,用原创科技和极致产品,开辟自己的新天地。

他们的崛起,标志着中国创业主力军的更新。

他们的成功也并非偶然,而是中国教育国际化、供应链成熟度和自信度提升的必然结果。

7.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大疆、影石、猛玛、韶音等公司的成功,不仅是商业成就,更展现中国制造的深刻变迁。

长期以来,中国产品常被与⌈性价比⌋⌈薄利多销⌋画等号。但这些公司依靠技术和体验,敢于定高价,并被全球消费者接受。

大疆净利润率接近40%,韶音在高端运动耳机市场占主导。

它们也在改变中国企业与世界的关系。

过去,中国公司多是全球化的被动接受者;现在,成为主动参与者和规则塑造者。它们不再只是⌈卖产品⌋,而是在⌈定义品类⌋和⌈输出生活方式⌋。

影石公司系列产品

一位美国科学家谈及可能禁用大疆无人机的法案时说⌈简直疯了⌋,因为⌈不想让劣质产品飞越濒危物种⌋——这是对中国产品质量的认可。

当然,未来挑战依然存在。国际环境复杂,技术封锁和贸易壁垒风险未消。同时,如何保持持续创新能力,避免路径依赖,是每家公司必须面对的问题。

而在CMOS图像传感器这个核心领域,索尼还是绝对的老大,占了51.6%的市场份额。中国企业在核心元器件上,还得继续努力。

不过趋势已经很明显了。随着国内芯片厂商不断向中高端进军,再加上国产芯片替代的热潮,索尼的老大位置,会一点点被蚕食。

但正如影石刘靖康所言,最大的幸运和最大的不幸,都是赛道上有大疆这样强大的对手。

这种⌈鲶鱼效应⌋下的高水平竞争,正推动整个行业不断进步。

站在2025年的今天,回望中国影像产业近七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当下这些企业的崛起。

不是偶然的爆发,而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也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基于用户洞察的原创。

现在,中国的影像产业正在从⌈跟着跑⌋变成⌈并肩跑⌋,甚至在某些细分领域⌈领着跑⌋。这一步一步,走得踏实,也走得让人振奋。

从深圳走出的这些产品,正在新西兰的滑雪场、阿拉斯加的渔船上、巴黎的时装周和纽约的电影片场中被广泛使用。

它们没有选择与索尼、GoPro在老赛道硬碰硬,而是重新定义赛道,开辟新战场。

在西藏纳木错湖边,那个用影石相机拍摄的女生可能不知道,她手中口红大小的设备背后,是深圳供应链网络18个月从图纸到量产的超级效率。

而新疆阿勒泰的滑雪少年,用大疆相机记录下的每个360度全景,都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正在从⌈跟跑者⌋变为⌈定义者⌋。

这些企业的故事,不是又一个⌈中国公司模仿并成本领先⌋的老套剧本。

它们代表了一代新人:他们是全球化的原生代,是技术的偏执狂,是品牌的布道者。他们用极致的产品力劈开市场,用与用户共创新的方式走向世界。

它们的征途,不再是⌈弯道超车⌋,而是换道领跑。

世界的镜头,正以前所未有的清晰与稳定,对准深圳,对准中国。

参考文献:

[1].《大疆,落子即定局》,36氪

[2].《中产「电子三件套」,没有iPhone》,凤凰WEEKLY

[3].《美科学家震惊:封杀中国无人机,简直疯了!》,观察者网

[4].《影石十年:走进那片硬件的迷雾森林》,饭统戴老板

[5].《影石敲钟 ,一群90后眼中的世界级公司|与刘靖康复盘创业十年》,卫诗婕商业漫谈

[6].《全球硬件大爆款,生于中国|深氪》、《深圳这家公司,将麦克风卖给全世界500万创作者》,36氪

[7].《猛玛崛起,小品类也能打爆全球市场》,华商韬略

[8].《把运动耳机卖到世界第一,深圳老板年入70亿》,邱处机

[9].《一群年轻人和AI一起工作,造出老外追着买的中国耳机》,华商韬略

[10].《他们这一代,来了!》、《中国制造的新故事:左手全球化,右手AI》,秦朔朋友圈

[11].《数码单反编年史:黄金时代——索尼篇》,影像新势力

[12].《中国照相机工业业展史研究》,陆文静

来源:冯仑风马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