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吴艳妮在中秋晒新中式写真,罕见亮出右臂文身,温婉旗袍与赛场霸气的反差把网络点燃
吴艳妮在中秋晒新中式写真,罕见亮出右臂文身,温婉旗袍与赛场霸气的反差把网络点燃
她在社媒写了一句很应景的话,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祝大家中秋快乐,问你是不是和最爱的人在赏月
镜头里的她穿着新中式旗袍,肩背线条藏着点微凉的月光味道,右臂的文身第一次不遮不掩,像是把赛场外的那一面轻轻推到你面前
这张照片像是她在说,节日也要和大家打个招呼,我也有日常里的温柔
当然,热度来了,讨论也跟着跑
有人夸她气质古典,也有人质疑P图太狠,觉得少了运动员该有的力量感
我倒觉得,照片是舞台,力量在训练场,别把滤镜当成绩单
她比赛时右臂文身会用胶布盖住,这次不遮,正好让人看见她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赛场有规矩,社媒有自由,两个空间都是真实的生活
把镜头拉远一点看,她这条动态并不是凭空出现
9月28日,她在全国田径冠军赛女子100米栏跑出12秒90的赛季最佳,逆风0.2米每秒,还领先林雨薇0.32秒,连续四年拿下这项冠军,七年里国内顶级赛事斩获了9冠
那天她俯身亲了一下现场的小粉丝,屏幕外的人也跟着笑
这细节好暖,冠军不是冷冰冰的成绩,它会在一个亲吻里有温度
紧接着国庆,她发训练vlog,说假期都在场上过,还分享了高翻重回90公斤
视频里杠铃落地的声响很直白,像是在提醒所有人,节日的照片背后有重复到枯燥的力量
有人在评论里问,运动员假期要不要放松,我想说,每个人选择不同,只要心态稳,训练是他们的日常节奏
她最近这几条社媒,像是把她的两条线串在一起,一条是赛场,一条是生活
她和教练已经一起练跨栏第13年,年复一年在同一条跑道上,很多胜负都是从凌晨的起跑器里磨出来的
她曾直言拿了冠军也开心不起来,那句话听着扎心
这不是矫情,是高水平持续输出的代价,情绪不总跟成绩同步
数据也在背后作证
国际田联最新排名里,吴艳妮在女子100米栏跃居世界第23位,个人生涯新高,也是中国选手在这个项目的最高世界排名;
放到亚洲,她和日本选手田中佑美并列“亚洲一姐”
这是硬指标,争议可以有,但排名不会撒娇
放到更大的背景里看,东京奥运会统计显示田径的转播时长最高,约220万小时,媒体报道量过万篇,社交媒体共享文章约7亿篇,引发超过6200万次讨论,在国际奥委会和东京奥运的官网及应用上视频浏览超过50万次
热度不是偶然,田径一直是看得见的第一大舞台
世界田径主席塞巴斯蒂安·科说,田径仍是奥运第一大运动,但不能自满,自行车、游泳、体操在抢优势,新兴项目也在崛起
这句提醒对所有运动员都算掷地有声,影响力要靠成绩,更要靠与世界说话的方式
吴艳妮这次晒写真,我把它看成一种与更多圈层对话的尝试,既不等同于放弃专业,也不必被扣上“不务正业”的标签
她此前在5月发了首支单曲《热恋冰淇淋》,引来不少争议,很多人对精致妆容、个性风格不舒服
但个性不是罪,关键是你在跑道上有没有回应质疑的速度
说到场外表达,其实中国的苏炳添给了一个参考
今年7月他去淮安做直播,和快手达人一起逛景点,玩趣味铁三,还吃美食,直播看的人超过5700万,两条话题阅读量分别到5.4亿和34亿,文旅也因此被看见
再看世界的博尔特,退役后常分享家庭生活,圣诞合照、新年玩笑、和三娃的日常,大家依旧喜欢他
分寸拿捏得好,生活里的光也能给竞技加分
回到这次中秋的照片,争议点里有P图,有文身,也有她的风格转向
我更关心的是,她能不能从这种表达里获得松弛感,然后把松弛带回训练和比赛
运动员不是机器,社媒不是战场,适度分享能打破刻板,也能卸下一点精神负担
你看她在国庆还把高翻练回90公斤,说明她知道主业在哪,只是愿意让我们看见她的另一面
也许你会问,这条动态有没有更大的后续
截至10月7日,没有新的进展报道,话题还在网上发酵,但没有延伸成别的事件
这份“没有”,对她算好事,说明风格争议并未变成职业风险
现实里,真正决定她走多远的,还是那道枪声后的10余秒
我喜欢在夜里读完她的那句中秋祝福,想象她训练结束后坐在看台边,手里捏着一块月饼,抬头看一眼被灯照得发白的天空
人总要有几分钟属于自己的夜色,哪怕第二天又要在栏架前跟自己较劲
这份生活感,其实能让外界更理解她的起伏,也更愿意陪她走长路
照片可以争,歌也可以争,纹身更可以争,但成绩说了算
如果说这次中秋她给了大家一个不同的吴艳妮,那我希望下一次,她还能在跑道上给出一个更快的答案
祝她在下一场比赛里,把“开心不起来”的那道坎,翻过去
也祝看到照片的我们,能在普通的节日里找到各自的欢喜,哪怕只是一口月饼的甜
中秋的月亮,照到赛场上,也照到每个人的肩膀
来源:人生何处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