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村塬记:四朝帝王的蹄印与尘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7 03:32 1

摘要:贾村塬的风,总带着股黄土与古木混合的气息,吹过北端的黄梅山时,会绕着那些裸露的岩石打个转——当地人说,那是帝王们留在山里的念想,缠着山,也缠着塬上的岁月。黄梅山本不叫这名,最早的名字,是周穆王的一匹马给的。

贾村塬的风,总带着股黄土与古木混合的气息,吹过北端的黄梅山时,会绕着那些裸露的岩石打个转——当地人说,那是帝王们留在山里的念想,缠着山,也缠着塬上的岁月。黄梅山本不叫这名,最早的名字,是周穆王的一匹马给的。

一、周穆王:马迹为山名

西周的烟尘里,周穆王的西巡车队曾是天下最壮阔的图景。八骏载舆,从镐京出发,越昆仑,会西王母,归来时却少了几分意气——一匹随行的赤骥,在过汧水、登贾村塬时,突然踣地不起。那马通人性,据说曾驮着穆王躲过犬戎的夜袭,此刻鼻孔喷着血沫,蹄子在黄土上刨出深深的印子,像是要把最后的力气刻进地里。

穆王蹲在马旁,解下自己的玉饰系在马颈上。侍从说就地焚化,他却摇头:“此马随我万里,当埋于塬上,让它看着镐京的方向。”匠人凿石为圹,将赤骥葬在山坳里,又在墓前立了块无字碑,碑上只拓了那马最后的蹄印。后来,山便叫了“马迹山”,清代《凤翔府志》里写“相传周穆王西巡,骏马毙于此,葬之,故名”,寥寥数字,藏着千年前帝王对一匹马的惜。

如今黄梅山深处,还有块模糊的岩石,纹路像极了马蹄,老人们说那是赤骥的蹄印化的——风刮了三千年,也没把那印子磨平。

二、秦穆公:一杆旗插出半座山

秦人的马蹄踏碎周原的寂静时,马迹山已换了人间。秦穆公伐晋归来,见此山扼汧河咽喉,塬高坡陡,是驻兵养马的好地方,便下令在此扎营。他亲自选了块开阔地,插了杆玄色龙旗,号令三军——那地方后来就叫“一杆旗”,如今只剩半块残石,据说石下还埋着当年旗杆的铜套。

山脚下的滩涂,成了秦军放马的地方,水草丰美,马群踏过的蹄印能积起浅浅的水,“放马滩”的名儿就这么传了下来;东坡的缓坡,骑兵们每日在此奔驰,尘土飞扬里,“跑马岭”的轮廓日渐清晰;山后有道沟,穆公曾在此接过大周的圣旨,沟名便成了“圣旨沟”;最奇的是“秦王洞”,在山腹深处,洞壁上还能看见模糊的刻痕,传说是穆公与谋臣议事时,用剑刻下的地形图。

秦穆公在这里驻了三年,走时留下了一支骑兵,也留下了满山坡的地名。那些名字像一个个注脚,记着秦国崛起时,帝王踏在贾村塬上的雄图。

三、汉光武帝:七佛寺里的“早种晚收”

王莽篡汉时,刘秀的兵马曾像丧家之犬,被追得躲进了马迹山。那时山已改叫黄梅山,因坡上多了野生的黄梅树,春末夏初,黄蕊落得满坡都是。刘秀困在山里,粮草尽了,手下的兵士啃树皮、挖草根,眼看就要撑不住——敌军把山口堵得严严实实,只等他们饿死。

绝望时,有人发现了山坳里的七佛寺。寺里的老僧人见刘秀面有忧色,便指着大殿前的空地说:“此处土肥,可试种谷物。”刘秀苦笑,此时已是夏末,哪还有能种的庄稼?老僧人却递给他一把麦种:“种吧,陛下是真命天子,土地会帮你。”

刘秀半信半疑,亲自在殿前三尺见方的地里播了种。当天夜里,山里起了场雾,雾散时,地里竟冒出了青嫩的麦芽;到了傍晚,麦芽已抽穗,金黄的麦子沉甸甸的——“早种晚收”,一夕之间,竟收了两石麦子。靠着这地里不断长出的粮食,刘秀的兵士撑到了援军到来,敌军见久攻不下,只好撤兵。

后来刘秀登基,派人来修七佛寺,却发现那片能“早种晚收”的土地,早已变回了普通的黄土。老僧人说:“非土地有神,是陛下的气运,撑住了这一方山。”如今七佛寺虽已残破,但大殿前的那块地,仍比别处的土更黑些,当地人说,那是当年麦子的余泽。

四、周赧王:马塚与斩断山的宿命

贾村塬北端的马塚村,离黄梅山不过十里,却藏着周朝最后的叹息。那是周赧王的地盘——东周末年,周天子早已没了实权,可赧王不甘心,偷偷在塬上设了个秘密牧马场,养着几百匹千里马,想攒点力量,对抗日益强盛的秦国。

牧马场的管事是个老秦人,却感念周室的恩,把马养得膘肥体壮。赧王常来这里,骑着最心爱的一匹白马,在塬上奔驰,风灌满他的袍角时,他总觉得自己还能像先祖那样,号令天下。可秦国的铁骑来得太快,一场激战,牧马场被攻破,那匹白马为了护他,挡了三支秦箭,倒在塬上,血染红了黄土。

赧王抱着马尸,哭了整整一夜。他下令筑一座大墓,把白马葬在塬上,墓堆堆得比山还高,“马塚”村由此得名。可他还不甘心,听方士说,贾村塬西边的千阳岭形似龙脉,脉气都被秦国吸走了,若能挖断龙脉,周朝或许还有救。

赧王派了上千人去挖千阳岭,铁锹下去,竟挖出了血红的土石,像山在流血。方士说:“龙脉断了!”可断了龙脉的周朝,没等来复兴,反倒更快地亡了——秦昭襄王派军来,赧王束手就擒,被迁到了梁城。临走前,他去了马塚,对着白马的墓磕了三个头,说:“朕对不起你,也对不起大周。”

后来人说,千阳岭挖断的不是龙脉,是周朝最后的气数。那血红的土石,是周天子的无奈,也是一个王朝的落幕。

如今的黄梅山,依旧在春末开花,马迹岩上的蹄印被风雨浸得更淡;放马滩的草,每年都能没过脚踝;七佛寺的残垣里,偶尔还能捡到半片汉代的瓦当;马塚村的大墓,早已被庄稼盖了,只有老人们在田埂上抽烟时,会指着那片凸起的土地,说:“那底下埋着周天子的马。”

四位帝王,四段传说,都落在了贾村塬的黄土里。风一吹,那些蹄印、旗痕、麦香、马鸣,就会从土里钻出来,绕着黄梅山转一圈,再沉下去——那是历史的回声,也是这片土地,最厚重的记忆。

来源:元代的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