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二晚上,粉丝小林给我发了条长消息,说自己10万本金全砸进了一个热门主线,结果才半个月就亏了2万,问我该怎么办。我点开他的持仓截图一看,好家伙,10万全买了同一个行业的股票,连一只备用的都没有。
上周二晚上,粉丝小林给我发了条长消息,说自己10万本金全砸进了一个热门主线,结果才半个月就亏了2万,问我该怎么办。我点开他的持仓截图一看,好家伙,10万全买了同一个行业的股票,连一只备用的都没有。
其实小林的情况不是个例。我后台每天都能收到类似的留言:有人把10万砸进新能源,套了半年;有人满仓追人工智能,结果回调20%就扛不住割肉。这些散户不是没选对过主线,而是太“死磕”——把所有钱都押在一个方向,一旦主线调整,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本金缩水。
我炒股12年,早年也犯过同样的错。2015年那波行情,我把8万本金全买了某传统行业股票,以为能稳赚,结果行业景气度下降,一年亏了4万。后来跟着一位老股民学了“主线分散+个股精选”的方法,才慢慢把钱赚回来。今天就用大白话,结合我和身边人的真实经历,跟大家聊聊10万本金该怎么分配,怎么选主线、选个股,既能避开风险,又能提高赚钱效率。
先搞懂:为啥别把10万全砸进一个主线?3个教训太真实
很多散户觉得“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才能赚大钱”,但股市里“赚快钱”的背后,往往是“快亏钱”。我身边三个朋友的经历,就能说明为啥不能死磕一个主线。
1. 老吴:10万满仓新能源,套了8个月才解套
老吴是做工程的,2022年听说新能源是“长期主线”,就把10万本金全买了新能源板块的股票。买的时候股价在高位,没过多久板块回调,他的账户亏了30%,10万只剩7万。
那段时间老吴天天盯盘,越看越慌,想割肉又舍不得,不割肉又怕继续跌。他跟我说:“晚上睡不着觉,总想着要是当初分点钱买别的板块,也不至于这么被动。”直到2023年新能源板块反弹,他的股票才慢慢解套,前后耗了8个月,不仅没赚到钱,还错过了其他板块的机会。
老吴后来跟我说:“要是当初把10万分一部分买消费、一部分买医药,就算新能源套了,其他板块也能赚点,不至于把自己逼得这么紧。”
2. 小李:10万追人工智能,20天亏2万
小李是95后,去年人工智能板块大火,他看别人赚了钱,就把10万本金全砸进了人工智能股票。刚开始涨了5%,他还沾沾自喜,结果板块突然回调,20天跌了20%,10万亏到8万。
小李没扛住,割肉离场,后来人工智能板块又反弹了,但他已经没勇气再买了。他跟我说:“早知道不把所有钱都投进去,现在不仅亏了钱,还不敢再碰这个板块了。”
其实人工智能确实是潜力主线,但任何主线都有“回调期”,全仓进去,一旦回调,要么割肉亏本金,要么扛着耗时间,怎么都不划算。
3. 张姐:10万死磕消费,错过科技板块的机会
张姐退休前是老师,觉得消费板块“稳”,2021年把10万全买了消费股票。虽然消费板块没怎么跌,但也没怎么涨,一年下来只赚了3%。
而同期科技板块涨了20%,张姐看着别人赚钱,自己的账户却“纹丝不动”,心里很不是滋味。她跟我说:“早知道分点钱买科技,也能多赚点,现在想想,太保守也不行。”
这三个例子说明:股市里没有“永远涨的主线”,任何主线都会有回调、有震荡。把10万全砸进一个主线,要么亏本金,要么耗时间,要么错过其他机会,怎么算都不划算。
10万本金的“黄金分配法”:3个主线+1个备用,风险低还高效
那10万本金该怎么分配?我这些年总结出一个“黄金分配法”:把10万分给3个不同类型的主线,再留一笔备用金,既能分散风险,又能抓住不同板块的机会。具体怎么分,看下面的拆解。
1. 第一步:先给主线“分类”,选3个“不打架”的方向
不是随便选3个主线就行,得选“不打架”的——也就是行业相关性低、涨跌节奏不一样的主线。比如“成长型+稳健型+防御型”的组合,就算一个主线跌了,其他主线也能扛住。
我一般会这么选:
- 成长型主线:比如新能源、科技、人工智能这类,未来增长潜力大,但波动也大,适合拿30%的本金(也就是3万)。
- 稳健型主线:比如消费、家电、基建这类,业绩稳定,波动小,适合拿40%的本金(也就是4万)。
- 防御型主线:比如医药、公用事业这类,市场不好的时候也能抗跌,适合拿20%的本金(也就是2万)。
- 备用金:留10%的本金(也就是1万),等某个主线回调的时候补仓,或者抓突发机会。
这样分配的好处是:成长型主线能赚“高收益”,稳健型主线能“稳底盘”,防御型主线能“抗风险”,备用金能“灵活补仓”。就算成长型主线跌了,稳健型和防御型主线也能托住账户,不至于亏太多。
我2023年就是这么分配的:3万买科技(成长型)、4万买消费(稳健型)、2万买医药(防御型)、1万备用。上半年科技板块涨了25%,赚了7500;消费板块涨了10%,赚了4000;医药板块没涨没跌,整体下来赚了1.15万,比全仓一个主线赚得还多,而且心里很踏实。
2. 第二步:每个主线里,别买太多个股,1个主线选2-3只就够
很多散户选了3个主线,却在每个主线里买5-6只股票,10万本金买15只股票,结果“撒胡椒面”,赚的时候每只赚一点,亏的时候每只亏一点,最后白忙活。
我建议每个主线选2-3只股票就行,10万本金总共买6-9只股票,既能分散个股风险,又能集中精力盯着。比如:
- 成长型主线(3万):选2只股票,每只买1.5万。
- 稳健型主线(4万):选2只股票,每只买2万。
- 防御型主线(2万):选1-2只股票,每只买1-2万。
我朋友老陈去年按这个方法操作,3万买科技(2只)、4万买消费(2只)、2万买医药(1只),年底算账,科技赚了20%、消费赚了12%、医药赚了5%,总共赚了1.28万,比他以前买10多只股票赚得还多。他跟我说:“以前买太多股票,根本盯不过来,现在就几只,哪只涨了、哪只跌了,心里清清楚楚。”
3. 第三步:留1万备用金,别小看这笔钱,关键时候能“救命”
很多散户觉得“1万太少,没什么用”,但备用金的作用,比你想的还大。它有两个关键作用:
第一个作用:主线回调的时候补仓。比如你买的成长型主线跌了15%,这时候用备用金补5000,能降低成本,等反弹的时候更快解套、赚更多。
我2022年买的科技股票跌了20%,用1万备用金补了5000,后来股票反弹15%,我不仅解套了,还赚了8%。要是没补仓,只能刚解套,赚不到钱。
第二个作用:抓住突发机会。比如某个防御型主线突然回调,或者某个新主线刚开始启动,这时候用备用金进场,能抓住“低价机会”,不用动已经持有的股票。
老吴去年留了1万备用金,年底消费板块回调,他用备用金买了一只消费股票,一个月涨了10%,赚了1000。他跟我说:“以前没留备用金,看到机会只能干着急,现在有备用金,心里有底多了。”
怎么选主线?3个“笨办法”,散户也能选对
分配好本金后,关键是“选对主线”。很多散户觉得“选主线要懂复杂分析”,其实不用,我总结了3个“笨办法”,只要照着做,就能选到靠谱的主线。
1. 看“政策支持”:政策鼓励的,大概率是长期主线
股市里“跟着政策走,吃肉不用愁”,政策支持的行业,往往能获得资金、资源倾斜,更容易成为主线。比如前几年的新能源、现在的高端制造,都是政策鼓励的方向。
怎么看政策?不用看复杂的文件,只要关注两个地方:
- 新闻联播:经常提的行业,比如“加快发展新能源”“推动高端制造升级”,就是政策支持的方向。
- 政府工作报告: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会明确提到要重点发展的行业,这些行业大概率是长期主线。
我2021年就是看新闻联播经常提“消费升级”,就把4万本金投进了消费板块,一年赚了12%。后来政策鼓励“科技创新”,又把3万投进了科技板块,也赚了不少。
2. 看“身边的变化”:老百姓需求变了,主线就来了
主线不是凭空来的,往往是“老百姓需求变了”催生的。比如以前大家买“刚需房”,房地产是主线;现在大家更注重“健康”,医药、养老就成了主线;大家更依赖“手机、电脑”,科技就成了主线。
我邻居王阿姨,2020年发现身边很多人开始买“智能家居”,比如智能音箱、智能门锁,就觉得家电板块有机会,把4万本金投进了家电板块,一年赚了15%。她跟我说:“不用看复杂数据,看身边人买什么、用什么,就知道哪个行业有潜力。”
再比如现在很多人开始关注“低碳生活”,买新能源汽车、装太阳能热水器,这就是新能源板块的机会;很多人注重“养生”,买健康食品、保健品,这就是消费板块的机会。
3. 看“资金流向”:钱往哪里跑,哪里就是主线
股市里“资金说了算”,资金流入多的行业,更容易成为主线。怎么看资金流向?不用看专业软件,看两个简单指标:
- 板块涨幅:某个板块连续几周涨幅排在前面,说明资金在流入,大概率是主线。
- 成交量:某个板块成交量突然放大,比如以前每天成交100亿,现在每天成交300亿,说明资金在进场,可能成为主线。
我朋友小李去年看科技板块连续三周涨幅排第一,成交量也放大了,就把3万本金投进了科技板块,两个月赚了18%。他跟我说:“资金不会说谎,钱往哪里流,哪里就有机会。”
不过要注意:别等主线涨了很久再进场,比如某个板块已经涨了50%,再进去很容易套在高位。最好在主线刚开始涨、成交量刚放大的时候进场,风险低,收益高。
怎么选个股?4个“小技巧”,避开垃圾股,选到优质股
选对了主线,还要选对个股,不然就算主线涨了,个股也可能不涨,甚至亏钱。我总结了4个“小技巧”,散户也能选到优质股。
1. 选“业绩稳定的”:别买“讲故事”的股票
很多散户喜欢买“讲故事”的股票,比如“未来要研发新技术”“未来要开拓新市场”,但这些“故事”能不能实现,谁也不知道。不如选“业绩稳定的”股票——比如过去3年净利润每年都增长,没有出现过亏损。
我以前买过一只“讲故事”的股票,说要“研发新能源汽车电池”,结果连续两年亏损,亏了我2万。后来选股票,只选过去3年净利润连续增长的,再也没踩过这种坑。
怎么看业绩?打开股票软件,看“财务指标”里的“净利润”,只要过去3年每年都增长,就算业绩稳定。
2. 选“盘子不大不小的”:太大涨不动,太小风险高
个股的“市值”也很重要:市值太大(比如超过5000亿),涨起来很慢,适合稳健型投资者;市值太小(比如低于50亿),波动太大,容易被炒作,风险高;市值在100-1000亿之间的,涨起来不慢,风险也不高,最适合散户。
我2022年选的一只消费股票,市值500亿,买了之后一年涨了15%;选的一只科技股票,市值300亿,半年涨了20%,都属于“不大不小”的市值。
3. 选“机构持有的”:机构比散户专业,跟着机构选更靠谱
机构有专业的研究团队,会花大量时间调研公司,他们持有的股票,大概率是优质股。怎么看机构持股?打开股票软件,看“股东研究”里的“机构持股比例”,机构持股比例在30%以上的,说明机构认可,值得关注。
我朋友老吴选股票,就看机构持股比例,去年选了一只机构持股40%的医药股票,一年涨了12%。他跟我说:“我没精力调研公司,跟着机构选,心里踏实。”
不过要注意:别选“机构突然大量减持”的股票,说明机构不看好了,容易跌。
4. 选“股价在低位的”:别追高位股,低位股更安全
很多散户喜欢追“高位股”,觉得“涨得好的股票还会涨”,但高位股回调的风险很大。不如选“股价在低位的”——比如股价比过去一年的高点跌了30%以上,而且业绩没出问题,这样的股票安全边际高,涨起来的概率也大。
我2023年选的一只家电股票,股价比高点跌了40%,但业绩没出问题,我买了之后3个月涨了25%。要是追高位股,可能早就套住了。
最后:10万本金,赚的不只是钱,更是“炒股思维”
很多散户觉得“10万本金太少,赚不了多少钱”,但我觉得,10万本金最重要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培养“正确的炒股思维”——不贪心、不盲从,学会分散风险,学会选主线、选个股。
我刚开始炒股的时候,也是10万本金,因为不懂分配、不懂选主线,亏了4万。后来学会了“主线分散+个股精选”的方法,不仅把钱赚了回来,还能用这套方法应对不同的市场行情。现在就算市场波动,我的账户也能稳得住,心里不慌。
其实股市里没有“稳赚不赔”的方法,但“合理分配本金、选对主线、选对个股”,能让你避开大部分风险,提高赚钱的概率。就像老吴说的:“以前觉得炒股要‘赌一把’,现在才知道,炒股要‘算一把’——算清楚风险,算清楚机会,才能稳赚。”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以前10万本金是怎么分配的?有没有因为死磕一个主线亏过钱?要是用“3个主线+1个备用”的方法,你会选哪3个主线?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我们一起交流、一起成长。记得点赞关注,后续我还会分享更多散户能看懂、能用得上的炒股方法,让我们一起在股市里少走弯路,慢慢赚钱。
或许你会发现,当你学会合理分配10万本金的时候,不仅能赚到钱,还能在股市里走得更稳、走得更远——这才是炒股最宝贵的收获。
来源:红姐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