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与少年》口碑逆转,旅行综艺如何赢得人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6 18:31 2

摘要:近日,《花儿与少年》第七季热播,节目中花少团的小考创意视频在网络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网友纷纷点赞花少团成员的巧思与幽默。回溯这档老牌旅行综艺的发展轨迹:在国内旅综扎堆的市场中,它本凭借第五季“北斗七星”的真诚叙事爆火出圈;可第六季的口碑却急转直下,遭到网友

□江中怡(重庆大学)

近日,《花儿与少年》第七季热播,节目中花少团的小考创意视频在网络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网友纷纷点赞花少团成员的巧思与幽默。回溯这档老牌旅行综艺的发展轨迹:在国内旅综扎堆的市场中,它本凭借第五季“北斗七星”的真诚叙事爆火出圈;可第六季的口碑却急转直下,遭到网友不少诟病;如今第七季开播又成功逆转风向,收获不少好评。

从第五季的“破圈”、第六季的“滑坡”到第七季的“回暖”,《花儿与少年》的风评为何能在短时间内频繁切换?这背后藏着的是旅综创作与观众需求端的深层互动逻辑,已经从“创作端拍什么,观众看什么”的单向传播,转向“观众要什么,创作端精准回应,再引导需求深化”的双向循环。

近年来,观众对综艺的需求逐渐转向情感治愈,冲突猎奇已不再奏效。旅行综艺曾一度陷入“无冲突不综艺”的创作误区,《花儿与少年》前几季刻意放大明星矛盾,制造了短期话题,但也透支了IP信任。而花少第五季的重生就始于对叙事逻辑的彻底重构,节目放弃了冲突制造的戏剧化表达,而是选择将镜头对准团队出游中的细节点滴与社交中自然温情。而第六季也因为嘉宾之间磨合不够,且节目组剪辑不断放大冲突矛盾,遭到网友的抵触。这些也恰好证明了,当下的观众更渴望在综艺中获得情感慰藉而非情绪消耗。

如果说情感治愈是旅综破圈的基础,那么文化价值的注入则为节目赋予了长久的生命力。无论是火爆出圈的丝路季,还是广受好评的同心季,《花儿与少年》的进阶之处就在于将“景点打卡”升级为了“文明互鉴”的窗口,将文化交流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具体化表达。这也回应了在信息量不断攀升的时代,观众的需求已经不再只停留在“看风景”,他们更想知道“风景背后的故事”。无论是丝路季中嘉宾们在国际友人面前大方展示才艺,输出属于中国的优秀文化,还是同心季中,嘉宾们一同了解古埃及文明的魅力,这些都让观众在节目之中看到了人际之暖、文化之美,加深了对世界的了解,对我们民族的认同。

此外,观众在互联网中的反馈也是创作端优化的动力。创作团队通过细致分析观众的弹幕、社交平台的评论以及收视数据等,来把握观众的喜好和需求,进而对节目内容进行针对性优化。例如,许多观众反馈“前几季剪辑太碎”,不够深入;在新的节目制作中花少便采用了慢节奏叙事,给足风景镜头,细节化嘉宾互动。在丝路季中,沙漠星空片段的镜头停留近1分钟,带给观众沉浸式感受。

《花儿与少年》口碑忽上忽下的原因本质上就是是否遵循了创作与需求双向互动的核心逻辑。创作端不应刻意讨好观众的浅层猎奇需求,而是要深挖观众的深层需求,制作有情感、有文化、有价值的真诚内容,与观众形成情感共振、文化共鸣。旅行综艺的宗旨应该是讲有温度、有深度的旅行故事,让观众看世界、看自己、看文化。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