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陆军部长丹尼尔・德里斯科尔(Dan Driscoll)在“肖恩・瑞安秀”播客节目中宣称:“中国的先进装备确实厉害,但美国士兵有钢铁般的意志。”等等,您是拿错台词本儿了吧?这难道不是七十多年前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以“钢少气多”对抗“钢多气少”的联合国军吗?如今
美国陆军部长丹尼尔・德里斯科尔(Dan Driscoll)在“肖恩・瑞安秀”播客节目中宣称:“中国的先进装备确实厉害,但美国士兵有钢铁般的意志。”等等,您是拿错台词本儿了吧?这难道不是七十多年前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以“钢少气多”对抗“钢多气少”的联合国军吗?如今这话从美帝陆军部长口中说出,实属有点匪夷所思、恍如隔世。
当年云山、清川江、上甘岭等战役中,志愿军在装备代差悬殊的绝境中打出国威军威,靠的是超越生死的信念支撑。如今美国部长强调的“人员素质优势”,恰似当年中国军人面对技术劣势时的精神写照。对美国人而言,这番表态更像“国事沦落至此”的悲愤;对中国而言,却是时代轮转、攻守易位的真切感慨——曾经的技术领先者开始谈论意志,曾经的意志强者已然手握技术优势。
这番看似悲壮的表态,终究掩盖不了美军深层次的结构性困境。2022年有超过2.3万名美军现役军人依赖食品救济度日,普通士兵月薪仅1500到2000美元,却要承担460美元伙食费和1000多美元食宿费,甚至可能倒贴钱当兵。2023财年美国陆军征兵缺口达2.8万人,2022年仅完成年度目标的一半,即便降低学历和身体素质要求,2023年征兵仍未达计划的75%。
困境根源藏在军费账本里:2024年美军军费高达8860亿美元,其中人员开支仅1765亿美元,占比不足22%,远低于装备采购和全球基地运营投入。反观其F-35项目耗资1.7万亿美元,却故障频发,维修成本高企,不仅没提升士气,反而累积了更多怨气。这种“重装备轻人员”的体系性偏差,让“钢铁意志”成了无源之水。
美国部长称解放军“过度依赖技术”,实则忽略了核心逻辑:技术本就是意志的放大器。福建舰自2024年5月首试以来已完成九次海试,歼-35、歼-15T与空警-600均已在其上实现电磁弹射起降,成为全球首个实现五代机电磁弹射的航母。美媒“战区”网站承认,歼-35早于F-35完成这一突破,而美国福特级航母电磁弹射设计故障周期4166次,实际仅181次就罢工,稳定性远不及福建舰。这些装备突破既提升了战力,更凝聚了民族信念,恰恰是科技与意志的完美融合。
即便有人执着于美军的“实战经验优势”,现实也给出了相反答案。阿富汗二十年战争终以仓皇撤军收场,伊拉克至今深陷动荡,所谓“实战经验”并未转化为战斗意志。长期海外部署让士兵身心俱疲,2023年美军自杀人数达523人,现役军人自杀率较2022年上升12%,2001年以来自杀军人数量更是阵亡者的四倍。如今海军为解决兵源短缺,已将新兵训练从10周压缩至9周,仍有17艘支援舰艇因缺人停运,陆军高层坦言现有建制无法开展大规模地面行动。
真正的意志从来源于信念而非口号。中国军队“两不怕”精神传承至今,董存瑞班班长王鹏带伤完成射击任务,维和烈士李磊临终遗言“我这辈子就交给党了”,杨根思连官兵坚守“三个不相信”宣言,忠诚源于对祖国人民的责任。而美军内部调查显示,多数士兵参军只为薪资、工作甚至免费食物,当服役沦为谋生手段,“钢铁意志”便只剩空洞说辞。
美军仍在世界各地调兵彰显存在,但其庞大基地网络难掩官兵素质的滑坡。当福建舰正式服役,歼-35性能获美媒认可超越F-35,电磁弹射技术稳超福特级,或许美国部长又会换一套说辞。毕竟“我们有啥,他们就贬低啥”这套玩法,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倒是这种攻守易形的说辞方式,反射出的讯息更值得揣摩。
阅读 104
来源:白杨观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