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可能影响寿命!再次提醒:50岁以后,牢记刷牙“5不刷”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6 17:16 2

摘要:很多人到了五十岁,还以为牙齿问题只是“掉几颗牙”的事,真没当回事。但研究发现,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之间,关系比我们想象得复杂得多。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甚至认知退化,都和牙齿卫生脱不了干系。

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居然关乎寿命?是的,就是刷牙。

很多人到了五十岁,还以为牙齿问题只是“掉几颗牙”的事,真没当回事。但研究发现,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之间,关系比我们想象得复杂得多。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甚至认知退化,都和牙齿卫生脱不了干系。

别再以为“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是句玩笑话。刷牙这事,50岁以后真不能随便对待。

问题不在于你刷不刷,而在于你是不是一直在“错刷”。

很多人坚持每天刷牙,年年查牙,却依旧牙龈出血、口臭不断,甚至牙齿松动。关键问题往往出在五个字:刷错了方式。

50岁以后,牙齿和身体都开始走下坡路,不讲究点刷牙的“节奏”,就可能把炎症刷到血管里,把细菌刷进大脑里。

首先,别再饭后立刻刷牙。

很多人一吃完饭就冲进卫生间刷牙,觉得这样最干净。但其实,刚吃完饭,口腔是酸性的,牙釉质处于“软化期”。这时候立马刷牙,等于在牙齿上“打砂纸”,时间一长,牙痕斑斑,牙本质暴露,敏感、酸痛全来了。

正确做法是:饭后至少等待30分钟再刷牙,给口腔一个自然中和的过程。

还有一个误区,很多人喜欢用冷水刷牙,觉得“清醒”。

但冷水让牙龈血管收缩,尤其是本身就有牙周问题的人,更容易诱发牙龈炎、牙龈出血、甚至牙神经疼痛。更别提到了冬季,冷水刷牙简直是对牙齿和神经的双重暴击。

建议使用温水刷牙,避免刺激口腔神经,也更利于牙膏中有效成分的发挥。

再说一个被无数人忽略的“刷牙时机”问题。

很多人到了晚上困得不行,才想到刷牙,草草了事。还有的人早上起床匆匆刷牙,甚至嘴都没张开几下。

但其实,最重要的一次刷牙,是晚上睡前那次。因为晚上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的自洁能力变弱,细菌趁机繁殖。如果这时候嘴里还残留着白天的食物残渣,那简直是给细菌“摆酒席”。

晚上认真刷牙,是保护牙龈、预防心血管病的关键一步

你可能没想到,牙周病和心梗、中风之间,居然存在直接关联。

《Journal of Periodontology》研究显示,牙周炎患者罹患心血管病的风险,比口腔健康人高出25%以上。口腔里的慢性炎症通过血液传播,全身系统性炎症水平也随之上升。

牙龈出血不是小事,那是体内炎症在敲警钟

更让人警惕的是,牙菌斑中的细菌,还可能通过血脑屏障,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过程。有研究在老年痴呆患者的大脑中,发现了牙龈卟啉单胞菌的DNA。

也就是说,刷牙不到位,不仅可能掉牙,还可能“掉记忆”

现在问题来了,很多人会问,那我每天刷两次牙不就够了吗?

错!不是刷几次的问题,而是怎么刷、刷多久、用什么刷都讲究。

首先,牙刷选太硬,等于自己给牙龈“做手术”;刷毛太软,又刷不干净。建议使用中软刷毛的牙刷,既不伤牙龈,又能有效清洁。

其次,很多人刷牙时间根本不够。两三下就完事,等于“走个过场”。科学建议是刷牙至少持续两分钟,每个区域都要照顾到,尤其是牙龈边缘、后槽牙这些“卫生死角”。

还有人刷牙的方式像在“扫院子”,左右横扫,结果牙齿刷成了“川字型”。正确方式是小幅画圈式刷牙,沿牙龈边缘慢慢推进,把牙缝清理干净。

但更关键的是,有五种情况下,50岁以后,不建议刷牙。

第一,刚喝完果汁或碳酸饮料时不要刷牙。这些饮品会让口腔变酸,刷牙只会加剧牙釉质流失。

第二,口腔溃疡发作期不建议刷牙过频。这时候刷牙容易刺激创面,甚至引发出血感染,建议用温盐水漱口,减少刺激。

第三,服用抗凝药物期间(如华法林或阿哌沙班),刷牙动作如果过猛,容易引发牙龈出血且不易止住。建议使用更温和的刷牙力度,并缩短刷毛长度。

第四,牙龈肿胀严重时不要勉强刷牙。这时候应先处理炎症,再恢复正常刷牙,否则只会扩大感染范围。

第五,睡眠严重不足、免疫力低的时候,建议用漱口水暂时代替晚间刷牙。因为这时候口腔黏膜极易受损,刷牙反而可能让细菌更容易“钻空子”。

别再把刷牙当成日常小事。它是你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50岁以后,每一次刷牙,都是在给寿命打基础。

如果你还在用二十年前的方式刷牙,那就像用老旧的零件维持一辆老车,迟早出故障。

关键是,我们不能等牙掉了,才想起牙齿值钱;不能等心梗了,才怀疑是不是牙菌斑惹的祸。

刷牙这件事,简单,却不该随便。

每次刷牙,其实就是在和细菌赛跑,在和炎症谈判,在为大脑“清场”。别再刷着刷着,把健康刷没了。

刷牙不是洁癖,而是对身体的基本尊重。50岁以后,别再犯“5不刷”的错,否则,刷着刷着,刷走的可能是你的健康年限。

人到中年,拼的不只是养生食谱,而是每天的点滴坚持。刷牙这事,看似微不足道,却可能是你和高血压、认知退化、糖尿病之间最小的屏障。

别让牙龈的出血,成为你身体的“破口”。刷牙这件小事,做好了,是预防;做错了,是隐患。

50岁以后,刷牙不能靠习惯,得靠“觉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参考文献:

[1]李亚莉,张俊丽.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4,40(03):295-298.

[2]陈凯,宋志刚.牙周致病菌与阿尔茨海默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5,37(07):895-899.

[3]杨雪,赵红.刷牙方式对牙釉质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2023,17(04):412-416.

来源:云朵健康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