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哈工大博物馆、航天馆和哈工大中心在迎来师生、校友和各地参观者的同时,正以“文化+科普”的双核引擎打造独具特色的育人品牌。2025年以来,总接待量超205万人次。
6日,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悉,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哈工大博物馆、航天馆和哈工大中心在迎来师生、校友和各地参观者的同时,正以“文化+科普”的双核引擎打造独具特色的育人品牌。2025年以来,总接待量超205万人次。
文化浸润 双向赋能
“听说航天馆展览上新了,同学们都很感兴趣,大家约好趁着国庆假期一起来看展。”10月2日,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本科生、航天馆学生讲解员李泽正在给同学们讲解《科学报国 永远怀念——“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郭永怀生平事迹展》。
“这就是我的太爷爷,我这次带女儿来,就是让她来了解和感悟这段特殊的历史。”前不久,来自北京的申慧女士专程带女儿来到哈工大博物馆“光荣革命传统”展厅,一起走近她的曾祖父、“反五路”斗争的组织者之一、哈工大地下组织员申钟岳校友的传奇人生。
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博物馆深入挖掘哈工大红色故事和馆藏精品,推出“哈工大抗战岁月的精神火种”系列微党课和“烽火淬炼初心”主题思政课。
此外,作为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黑龙江省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黑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两馆一中心”策划推出了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参观路线、弘扬教育家精神主题参观路线。
图片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提供
科学普及 点燃梦想
从天文学中的物理学家到生命科学的起源,从探索月球奥秘到动手搭建空间站……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哈工大航天馆、哈工大中心充分发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基地、教育部红色文化弘扬基地作用,举办科普活动40余场,哈工大航天馆联合哈尔滨天文馆播放天文球幕影院定制影片160余场,让参观者特别是青少年充分体验“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
“我们做科普的目的就是要唤醒同学们对科学的兴趣,引领同学们感受科学之美、科学精神之美!”哈工大物理学院教授任延宇在科普课堂授课后这样说。
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融媒体科普视频《常识课·青年说》,从航天电器“长寿”的密码到火箭发射的减振“神器”,从井盖里的数学奥秘到海岸边的蓝色“光芒”……累计播放量超350万次。
来自哈尔滨市复华小学的学生蒋佩林在参观完哈工大航天馆后说:“当我在航天馆看到视频中航天员叔叔在太空中挥舞五星红旗的时候,我感到特别激动和振奋,也更加坚定了我的航天梦。未来我也要努力成为一名为祖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的航天人!”
哈工大中心留学生志愿者、土木工程学院2023级硕士生小菲表示:“作为一名留学生志愿者,在哈工大中心服务是我最珍贵的经历。我不仅是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哈工大的办学成就,更是在搭建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
龙头新闻·生活报 实习生:吕婷婷 陈越;通讯员:王碧玮 张滨楠 寇钰合;记者:吕晓艳
来源:生活报